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糧食出口大幅下降,國家“從緊”政策有多緊?

2008-5-23 16:0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去年以來,我國食品價格上漲成為帶動CPI飆升的主要因素,同時,受國際糧價不斷攀升影響,國內外糧食價格存在很大價差,這也帶動了國內玉米、小麥等糧食出口的快速增長,進一步加深了國內物價上漲的壓力。為了遏制國內食品價格通貨膨脹,去年年末,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糧食價格上漲,其中包括鼓勵農作物生產,增加國家儲備糧食投放力度,降低進口關稅,取消原糧出口退稅、征收出口關稅等政策。   到目前為止,系列政策實施效果初現,國內玉米價格上漲速度放緩,小麥價格維持高位震蕩,而08年以來的糧食進出口數據更進一步證實國家控制糧食出口的政策力度。據海關公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中國玉米出口26,235噸,同比下降95%,1-4月累計出口89,501噸,同比下降97%;4月中國小麥出口2050噸,同比下降98%,1-4月小麥出口累計125929噸,同比下降67%。 
  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大大抑制了玉米、小麥的出口數量,對于未來國家是否會繼續采取措施穩定國內糧價,中期期貨分析師曹彥輝表示,從目前國內的情況來看,短期內國家依然會對農產品進行調控政策。一方面會繼續控制出口,加大國內農產品的供應量,抑制過高的物價水平。另一方面,由于08年以來,我國頻受自然災害的侵害,為了滿足國內人民尤其是災區人民的正常生活需要,國家將會繼續動用糧食儲備增加市場供給。因此08年新作物上市后,國家可能會繼續加大收儲力度,來調控國內的物價水平以及保證居民的正常生活。
  組合拳政策效果顯現國內糧食出口大幅下降
  2006年底以來,國際小麥市場大幅飆升,奏響了本輪商品牛市的序曲。隨后國際玉米、大豆市場也紛紛走高。不過,相對而言,我國玉米和小麥價格漲幅有限。國內小麥和玉米的自給率達到95%以上,僅略有出口,市場受國際價格走勢影響不大。回顧07年,由于國際小麥大幅攀升,國內外小麥價格倒掛非常嚴重,刺激了一些亞洲國家紛紛進口我國的小麥和面粉,使得部分面粉企業用量增加,大大提升了國內小麥和面粉的價格。對于玉米市場,每年的玉米出口配額一經發放,勢必會引起國內產區玉米的一波上漲行情。
  隨著國際糧食價格的持續飆升,全球通脹跡象較為明顯,我國CPI也是連創新高,因此國家為應對通脹、保障國內糧食供應安全,以穩定當前糧價,連續出臺一系列政策,加強農產品的出口限制,尤其是基礎農產品市場。
  2007年12月14日,經國務院批準,我國從2007年12月20日起取消小麥、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糧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稅%;2007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準,我國將從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對小麥、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糧及其制粉共57個8類稅目產品征收5%至25%不等的出口暫定關稅;2008年1月19日,商務部公布2008年糧食出口實施配額制管理,在本公告發布后,出口企業在沒有獲得配額的情況下,一律不得對外簽訂新的出口合同。
  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累計出口玉米491.4萬噸,比上年增加60.03%;2007年我國累計出口小麥2,336,620噸,同比增加109.7%。對比08年4月以來的糧食出口數據可以看出,國家對于限制農產品出口的組合拳政策大大抑制了玉米、小麥的出口數量,增加了國內玉米的供給,平抑了玉米價格的過快上漲。
  保障國內糧食供應安全從緊政策必將持續
  面對國內CPI持續高企的情況,2007年年末,中央經濟會議將“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轉變為全面通貨膨脹”作為今后國家窗體頂端窗體底端宏觀調控的重點,隨后投放中央儲備糧、取消部分農產品出口退稅等調控政策的陸續出臺,可見國家穩定物價的決心。
  不過,今年以來,我國頻繁遭受自然災害的侵襲,這令國家抑止通脹的任務難上加難。1月份的雪災導致食品供應大規模中斷,導致1月份的CPI同比上漲7.1%,而2月份CPI更是同比上升8.7%。5月12日,四川又發生8級特大地震,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農業大省受災,將使中國的通貨膨脹問題雪上加霜,而災難過后,政府的為穩定民心以及物價,調控力度必然將加大。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在會中研究部署當前抗震救災和經濟工作時指出:切實加強農業生產,組織好小麥跨區機收,統籌做好夏種工作,穩定擴大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面積,做好防汛抗旱的各項準備,努力奪取全年農業豐收。抑制物價過快上漲,強化物價管理,加強重點商品價格監測預測預警,依法嚴厲打擊價格違法和囤積居奇。
  從抑制物價上漲、控制通脹繼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國家從緊的政策方向短期內不會發生變化,而對于玉米、小麥等農產品的出口限制也不會松動。豐德農業集團分析師蘇樹濤指出,從去年以來國家連續出臺限制玉米出口的政策上可以看出,國家已經注意到如果再不通過一些有效的手段去控制玉米出口的話,國內玉米的大量出口將會引發國內玉米的供不足需。目前國內玉米深加工企業和養殖業是玉米的主要消費渠道,今年養殖業有可能大規模恢復,對玉米的消費將進一步增加。同時,如果原油價格持續高企,對國內的玉米深加工產業影響將會很大,迫使這些企業增加乙醇汽油的產量,玉米需求的增長是必然趨勢。如果國內玉米今年的產量出現問題,則有可能拉開國內玉米進口的序幕。
  2007年12月14日,經國務院批準,我國從2007年12月20日起取消小麥、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糧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稅%;2007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準,我國將從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對小麥、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糧及其制粉共57個8類稅目產品征收5%至25%不等的出口暫定關稅;2008年1月19日,商務部公布2008年糧食出口實施配額制管理,在本公告發布后,出口企業在沒有獲得配額的情況下,一律不得對外簽訂新的出口合同。
  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累計出口玉米491.4萬噸,比上年增加60.03%;2007年我國累計出口小麥2,336,620噸,同比增加109.7%。對比08年4月以來的糧食出口數據可以看出,國家對于限制農產品出口的組合拳政策大大抑制了玉米、小麥的出口數量,增加了國內玉米的供給,平抑了玉米價格的過快上漲。
  **保障國內糧食供應安全從緊政策必將持續**
  面對國內CPI持續高企的情況,2007年年末,中央經濟會議將“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轉變為全面通貨膨脹”作為今后國家窗體頂端窗體底端宏觀調控的重點,隨后投放中央儲備糧、取消部分農產品出口退稅等調控政策的陸續出臺,可見國家穩定物價的決心。
  不過,今年以來,我國頻繁遭受自然災害的侵襲,這令國家抑止通脹的任務難上加難。1月份的雪災導致食品供應大規模中斷,導致1月份的CPI同比上漲7.1%,而2月份CPI更是同比上升8.7%。5月12日,四川又發生8級特大地震,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農業大省受災,將使中國的通貨膨脹問題雪上加霜,而災難過后,政府的為穩定民心以及物價,調控力度必然將加大。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在會中研究部署當前抗震救災和經濟工作時指出:切實加強農業生產,組織好小麥跨區機收,統籌做好夏種工作,穩定擴大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面積,做好防汛抗旱的各項準備,努力奪取全年農業豐收。抑制物價過快上漲,強化物價管理,加強重點商品價格監測預測預警,依法嚴厲打擊價格違法和囤積居奇。
  從抑制物價上漲、控制通脹繼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國家從緊的政策方向短期內不會發生變化,而對于玉米、小麥等農產品的出口限制也不會松動。豐德農業集團分析師蘇樹濤指出,從去年以來國家連續出臺限制玉米出口的政策上可以看出,國家已經注意到如果再不通過一些有效的手段去控制玉米出口的話,國內玉米的大量出口將會引發國內玉米的供不足需。目前國內玉米深加工企業和養殖業是玉米的主要消費渠道,今年養殖業有可能大規模恢復,對玉米的消費將進一步增加。同時,如果原油價格持續高企,對國內的玉米深加工產業影響將會很大,迫使這些企業增加乙醇汽油的產量,玉米需求的增長是必然趨勢。如果國內玉米今年的產量出現問題,則有可能拉開國內玉米進口的序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