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上演“雙城記” 三巨頭暗戰華南
2008-5-23 12:37: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距離美國UPS公司位于浦東機場的上海國際航空轉運中心破土動工才半年時間,UPS突然宣布,其現位于菲律賓的亞洲航空轉運中心將轉移至中國的深圳機場。05月22日,深圳市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公告披露了此事。
UPS為什么在中國要雙中心并行?
5月22日,UPS中國及亞太區資深副總裁黎松江接受采訪時表示,“設在深圳的亞洲樞紐將主要服務于亞太地區;而作為UPS的國際樞紐,上海轉運中心的主要工作則是管理發往日本、韓國、美國和歐洲的貨物。深圳轉運中心并不會對上海轉運中心造成任何影響!
但安信證券航空運輸分析師鄧紅梅分析,“從目前來看,DHL的亞太轉運中心設在香港,FEDEX從菲律賓遷至白云機場,這次UPS則從菲律賓遷至深圳機場,可能與珠三角正處在國際航線的交叉點有一定關系。這應該是三大國際巨頭布局的需要!
扎堆珠三角
5月21日,深圳機場、其控股股東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和UPS就在深圳機場建設UPS泛亞航空轉運中心事項達成一致,簽訂三方協議。轉運中心的基礎設施物業由機場集團投資建設,預計將于2010年完工并啟用。UPS提供給本報的信息顯示,新轉運中心預估投資1.8億美元(一期)。
根據協議,UPS的泛亞航空轉運中心轉移至深圳機場。據悉,UPS的深圳轉運中心一開始運轉就將具有每小時處理多達18000件貨物的能力,相比之下,UPS菲律賓的中心只具有每小時7500件的處理能力。
從深圳機場公布的協議內容分析,UPS與深圳機場的合作與此前聯邦快遞與廣州白云機場的合作方式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家國際快遞巨頭的聯邦快遞(FEDEX)已將其亞太轉運中心遷至位于珠三角的廣州白云機場。DHL的亞太轉運中心設在香港。
中國民航大學物流管理系主任曹允春告訴記者,目前除了TNT之外,三大國際快遞巨頭都已經在中國建立了轉運中心,都看中了中國航空快遞市場快速增長的態勢。據其了解,從2002年起,這個市場每年約增長20%左右。“因此這些跨國巨頭都在努力構建中國的網絡格局,誰先把網絡布局好了,誰就占了先發優勢,這是必然的!
“中國南部的運輸呈現增長態勢,因此從離客戶較近的轉運中心分揀并分配這個運送量具有很大的意義”。UPS亞太區總裁德瑞克·伍德沃德說。
目前,亞洲區域快遞行業增長迅速。僅中國大陸、中國香港、日本、韓國與中國臺灣的市場就達到了UPS亞洲區域內一半以上的運送量占有率。而且,其中相當大一部分的亞洲包裹出口量都出自香港和中國南部地區,這正是UPS在深圳設轉運中心意義所在。
繼UPS之后,四大快遞之一的DHL也選擇了上海建造自己的航空樞紐,并將于2009年啟用。而其于2005年投資1.1億美元將擴建的香港亞太貨運轉運中心,已在2007年年底完成,比預期提早6年。
“三大巨頭都扎堆在珠三角布局亞太轉運中心,除了這一區域腹地有大量的貨物運量之外,應與這里是國際航線的交叉點有相當關系!编嚰t梅表示。
雖然目前聯邦快遞和UPS都在珠三角布了局,但曹允春表示,因為珠三角的蛋糕很大,一家公司吃不完,因此它們之間的競爭應該不會很激烈,但對香港機場卻會產生很大的分流,因為香港很大一部分貨源來自珠三角,一旦白云機場和深圳機場的轉運中心投入運營,對香港機場將有影響。
雙中心并行
對UPS的“雙城記”,鄧紅梅打了個比喻,如果在上海的貨物可以組織一個全貨機,就不需要將貨物運至亞太轉運中心進行集散,而是直接從上海飛至目的地,而亞太轉運中心的則是集散全亞太地區的業務。
“上海這個轉運中心雖然稱為國際轉運中心,但是國際前面加上了‘上海’二字,而貨物量每年也不過20萬噸。而深圳的貨物量預計在60萬噸以上。”鄧紅梅表示。
“UPS在上海的國際轉運中心在我們全球網絡中的地位相當于UPS在美國路易斯維爾和在德國科隆的空運樞紐!崩杷山f。在上海的UPS國際航空轉運中心將于今年11月啟用,屆時它將中國與UPS的國際網絡連接起來,目的地包括美國與歐洲的各個城市。
AMT咨詢經理、航空物流領域資深分析師趙楊則認為,上海國際轉運中心只是UPS針對內亞地區的克拉克轉運中心及其他亞洲、歐洲轉運中心的補充。
“我個人的理解是,與上海相比,深圳這個轉運中心才是所謂真正的洲際轉運中心,上海算不上真正的轉運中心,只是因為上海這個市場的貨物吞吐量一直比較大,所以哪個國際快遞巨頭也不可能繞開這個城市,所以國際巨頭都必須在上海建立一個轉運基地!编嚰t梅認為。
同樣,在鄧紅梅看來,DHL去年在簽訂諒解備忘錄考慮將北亞樞紐設立在上海與UPS在上海的轉運中心意義差不多!癉HL也是考慮到上海的業務量的關系覺得有必要設立一個基地。他們的亞太轉運中心在香港。”
轉運中心的建立,對中國航空貨運、快遞市場將產生很大的影響。曹允春說:“國際快遞公司以其強大的航線網絡和知名品牌,掠去了中國很大的市場。”
曹允春擔心地表示,目前三大快遞巨頭的轉運中心尚未運營,已經出現中國本土公司份額下降的局面,一旦它們投運、完善自己的網絡后,對中國本土航空貨運公司將產生沖擊、改變國內的格局!拔覀兊臋C隊規模、航線網絡都不如人家,我們國際競爭力如何體現?我估計2008年的競爭情況還好,因為有奧運且這些轉運中心才剛開始運營;但2010年應該是一個節點,本土企業的情況不容樂觀,要好好研究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