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物流業現行稅制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建議

2008-5-21 23:4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作為服務業基礎行業的物流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物流業與總體經濟的關系更加密切,其本身的發展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經濟的健康、快速、持續發展要求物流業高效有序的運營,表現為單位產值物流費用的降低。然而,目前的稅收制度卻成為了一道阻礙,不利于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本文分析了當前物流業稅收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現象,并給出相應改革意見。世界著名咨詢機構摩根斯坦利明確地預測現代物流業在我國將會是一個新興的、發揮咱迅速的產業,未來10年內增長率將超過20%同時也呼吁國際資本投資于我國物流。我國在過去的10年里高速發展,專業化的物流配套服務大大降低了社會必要物流費用,有力的支撐了我國經濟的快速、健康、有序的發展。而今后物流企業要獲得更大程度的發展,就要求廣大物流企業能夠通過加強管理、降低成本從而繼續減少社會必要物流費用。成本控制成為物流企業在新形勢下競爭的有力武器。然而,稅制設置的不合理卻成為物流企業降低成本的一道不必要的障礙,稅收成本大大制約了物流企業減少經營成本的能力。因此,研究當前物流業稅制中不合理的部分,對物流業稅制度驚醒改革也就刻不容緩了。我國物流業水后現狀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助政治權利,按法律規定對社會產品進行的一種分配,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重要形式。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使得物流業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解決了大量的人員就業,同時也創造了大量的稅收。一昂應的,稅收部門的有效管理對物流行業的有序競爭、規范經營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目前我國現行稅收制度主要存在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已經行為稅四第秒類已經各稅系中28項稅種。物流企業所要繳納的各類稅種一般包括營業稅、消費稅、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教育費附加以及企業所得稅。其中,營業稅和所得稅是物流企業所要繳納的主要稅種。據對北京物流企業的初步統計,營業稅繳納額占企業繳納總稅額的60%至70%,企業所得稅占20%左右。物流業稅收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重復納稅對于企業而言,重復納稅是一種無謂的經濟損失,而且這種損失并非源于自身,而是由于稅務機關不合理的稅收制度造成的。營業稅的重復納稅問題由來已久,是目前物流行業稅收方面最重要的問題。主要提前在兩個方面:租賃業務。我國營業稅的征收范圍包括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三個方面。物流企業繳納營業稅的主要稅目根據起提供應稅勞務的不同而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和服務業,物流企業提供應稅業務,按照營業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在物流企業中,倉儲通常占15%-20%,如果企業將部分倉儲業務外包,即A企業承租B企業的倉庫,然后轉租給C企業,在這種非自身財產租賃的活動中,企業與外包企業存在營業稅重復繳納的現象。 Pba=B租給A的租金=12元/平方米·月 Pac=A租給C的租金=14元/平方米·月按照現行稅制,租賃發生的營業稅目屬服務行業稅目,稅率以5%計算,A應繳營業稅Ta=14X5%=0.7元/平方米·月,同時B也發生了租賃經營行為,也應該繳納營業稅Tb=12X5%=0.6元/平方米·月。最終的資金流向是:C每月每平方米向A繳納租金14元,A每月每平方米向B繳納租金12元,A、B分別向稅務機關繳納當月營業稅每平方米0.7元、0.6元。從上初看上去公平合理,但是卻被眾多物流企業所詬病,中運、中儲等多家物流企業都曾經向國家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反映這一問題。同一間倉庫,所有權并沒用發生改變,但租賃雙方卻要為此付出雙倍的營業稅。例子中,A企業14元的營業收入,12元作為租金交付B企業,實際收入只有2元,卻要繳納相對應14元的營業稅。假設B企業直接以14元/平方米·月的價格出租,所繳營業稅為0.7元;由A轉租,則A與B所繳納所得稅總額達到1.3元,實際上說明A與B重復繳納了稅款。由于物流企業自身資源的限制,常常會發生租借他方倉庫的活動,這樣的重復納稅給租借雙方企業帶來很大的額外稅收負擔。類似的,由于物流企業經營項目的多樣性,以及一些服務中的特殊性,物流企業常常要為企業墊付水電、交通、手續等費用,結算時由客戶返還給物流企業。稅務機關將這種墊付還款一并作為營業收入加以計稅,但實際上物流企業并沒有從此部分資金流動中獲利,不應算作營業收入。物流業務。基于先進通訊技術支持的現代物流業,已經具備集合一家核心企業、多家外圍企業構成一個分包網絡的能力。實際上,鄭重分包網絡的發展極為迅猛,但是這種分包網絡也帶來了重復納稅的問題。核心企業作為網絡的主導力量,直接負責與客戶進行溝通,并對整個網絡負責。核心企業與客戶一對一的聯絡,對于財務上的考慮,通常一貫于整單的結算。核心企業完成自己擅長的業務,把其他業務分包給其他外圍企業,并與他們進行結算。核心企業按照整單金額交納營業稅,外圍分包企業也要按照分包協議上的價款繳納,這就出現了重復納稅。重復納稅也出現在聯運業務中。企業受自身車輛資源的限制,常常需要與其他運輸單位進行合作。聯運業務中,物流企業需要按照中單繳稅,聯運單位也要按照運輸收入繳納,這又構成了重復納稅現象。為規避重復納稅,一些物流企業在發票上做文章,導致了發票管理的混亂,也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二)稅收歧視不利于物流業的一體化經營現代物流業是現代服務業的基礎產業,職能眾多,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倉儲、運輸,還包括分揀、貼碼等流通加工功能,信息服務,以及最近出現的物流融資武夫的,各項功能構成金字塔狀,由低到高體現現代物流業對社會產生的支持作用。我國物流企業大力推進由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的轉變,這以為著集合了眾多物流功能的一體化作業將成為主流。但是問題在于,物流企業的各項職能往往分屬于不同的類別,具有不同的稅制特點:物流企業所繳納的營業稅稅目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和服務業。其中,交通運輸業的稅率是3%,包括運輸和裝卸兩項業務;服務業的稅率是5%,包括倉儲、配送、加工、租賃等繁多的物流業務。我國的稅收制度對于行業劃分極為敏感,稅制設計將物流企業的各項職能人為割裂,這使得一體化經營的物流企業在稅收方面產生和強的不適感。繁復的行業稅收差異使得物流企業常常應接不暇;同時,稅收部門也面臨著物流企業利用跨行經營的條件逃避稅賦的局面。在物流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物流企業的利潤已經趨于微薄。據統計,物流企業毛利一般在4%至5%,稅后純利潤只有1%至2%。已經上升為主營業務的諸多服務功能業務稅率偏高,嚴重積壓了企業的盈利空間,使得很多物流企業難以通過自身的積累獲得快速發展。(三)稅收于管理費存在重復收取目前一些地方運營車輛管理費按照乘涼所屬企業的年營業收入作為收費基數,不繳納者的車輛將無法接受年檢,進而無法上路運營。但是物流企業不同于氣壓行業的企業,其運輸收入與企業營業收入出入極大,企業營業收入還包括管理費用、信息費用、出入庫費用、倉儲費等。因而企業年營業收入作為收取管理費的技術是不妥當的,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經濟負擔。在現實的經營中主要有以下情況:將營業稅轉嫁給客戶。途徑是迫使客戶不開發票,若客戶開票則提高運輸費用,不開則享受“打折”費用;將發票在個企業間流通。若本企業這個月的運輸發票已滿,則將發票轉手其他需要的企業;將一張發票兩次使用。留給本企業存根的是較低金額的發票,開給客戶的是高于實際金額的發票;將“閑置”的發票借出。本企業按照自己的實際收入交稅,但是手中留有一些客戶放棄開票的發票,那么這家企業就將發票借給那些逃稅的公司。有些不法經營的運輸公司就靠這些手段逃避交稅,降低成本,與依法納稅的企業不公平競爭。物流業稅收改革措施的相關建議(一)重新確定物流服務營業稅計征基數按國家稅務總局2005年12月下發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試點物流企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以下稱國稅發〔2005〕208),從2006年1月起,137家試點物流企業開展物流業務應按其收入性質分別核算。提供運輸勞務取得的運輸收入按“交通運輸業”稅目征收營業稅并開具貨物運輸業發票。凡未按規定分別核算其營業稅應稅收入的,一律按“服務業”稅目征收營業稅。 2004年8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公安部、鐵道部、交通局、海關總署、國家稅物總局、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出《印發關于促進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的通知》(發改運行〔2004〕1617)對完善物流企業稅收管理提出合理確定物流企業營業稅計征基數,提出差價征稅的辦法。國稅發〔2005〕208號正式明確了試點企業承攬的運輸和倉儲業務,外包給其他單位并由其統一收取費用的,應以該試點企業取得全部收入減去付給外包單位運費(倉儲費)后余額為營業額來征收營業稅。該文件還規定如果物流企業不符合自開票納稅人資格的,其按差價征收的規定不能享受,即對于代開票的納稅人,分包出去的業務收入也要納稅。試點企業范圍太小,不足以惠及大范圍的物流企業,同時造成了試點企業對非試點企業之間的不公平競爭。因此,調整物流營業稅計征基數,解決大多數物流企業重復納稅的問題仍需進行。(二)取消與相關稅收重復的繳費目前物流公路運輸管理費用和運輸服務營業稅的重復征收對于物流企業產生了額外的負擔,建議降低或取消運營車輛管理費的征收,或將車輛管理費并入運輸服務營業稅統一征收,提高政府行為的規范性,避免多頭管理、腐敗、濫收費情況出現。(三)出臺促進物流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隨著社會經濟的穩步健康發展,社會的流通功能將被人們極大關注與需要。為了使國內的物流行業發展能夠與經濟發展相匹配,建議稅收部門根據國家產業發展的政策,適當降低物流企業所得稅、車船使用稅和購置稅、土地使用稅等稅目的稅率,大力促進物流企業的發展。稅收作為國家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針對物流行業的優惠措施能夠體現國家對物流業積極扶持的政策導向。相信對物流行業稅收扶持政策也能夠將物流業的發展提高到一個更新的高度,促進全社會物流效率的提高。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