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的3A之道
2008-5-21 15: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供應鏈管理的3A之道
現在的企業不僅僅是在價格和質量上進行競爭,更重要的是,要在供應鏈的速度和效率上取勝。供應鏈管理對企業能否成功的影響不僅僅是重要,簡直是生死攸關。這一點業界已有正確認識。
什么是3A供應鏈
3A供應鏈指的是具有敏捷性、適應性和協作性(Agile、Adaptable、Aligned)的供應鏈。它要求一條敏捷的供應鏈自始至終都是高速的。它的敏捷性足以使其快速適應商業環境的變化。這種敏捷性對于供應鏈上的各方——從供應商到終端用戶——都很重要。“敏捷性、適應性和協作性”代表了當前供應鏈管理的最佳狀態。
企業可以從3A供應鏈中獲得:
1.更準確的需求預測——那些以需帶產的企業能夠對自身的各項活動做出更為準確的預測。
2.更高的服務水平——公司提高了兌現訂單、更準確地完成訂單以及及時提供訂單信息的能力。
3.更強的盈利能力——公司通過提高交貨流程的績效以及可靠性,增加了盈利。
4.更快的現金周轉——采用以需帶產的供應網絡管理策略的企業,應收賬款的回收比一般企業更早,新產品上市的速度更快。
5.更低的運費成本——以前,有些訂單要求企業加急送出以達到準時交貨的要求。現在,不再會出現這種措手不及的情況,也就減少了這種運費。
6.更低的存貨成本——借助更優化的存貨管理和更精確的產能計劃,企業可以降低存貨的存儲成本。
7.節省了倉儲費與運輸費——減少存貨就意味著節省了這兩項費用。
如果企業的供應鏈做不到3A,風險同樣非常明顯:
當很多企業開始擔心原材料、零部件和產品不能準時送達,甚至根本就沒有送達時,他們可能改用一些低效的方法,比如提高存貨量、增加倉庫數量、對顧客延長交貨時間,以及用低質供應商替代頂級供應商等。這些做法不僅浪費錢,令顧客疏遠你,還會讓企業面臨虧損的風險,并且會誤導和扭曲整條供應鏈。
思科公司的例子。上世紀90年代,由于公司無法滿足市場上對其網絡設備產品的需求,因此其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都紛紛下額外定單,以應付這種情況。這使得思科的存貨激增,當2001年市場實際需求突然下降的時候,思科手上還有價值20億美元的過量存貨。
為了不重蹈思科的覆轍,企業應該審視3A供應鏈的三個組成要素——靈活性、適應性和協作性。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個的缺失都會瓦解供應鏈。
擁有3A供應鏈的企業能夠通過調整運營的方式,來應付需求猛增或庫存積壓等突發情況。現在對靈活性和協作性的要求更加明顯,因為供應鏈的戰線拉得更長且遍布全球。企業通過擴展供應鏈來支持自身在全球市場上的業務活動,這就需要在3A框架下的更為高效的供應鏈,這就需要有信息系統的強力支撐。
采用供應鏈信息化的3A模式打造3A供應鏈
信息化的3A模式指的是利用信息技術特別是移動信息技術,使企業人員可在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地點(Anywhere)處理與業務相關的任何事情(Anything)。
供應鏈信息化的3A模式帶來的好處是:
1.提高決策質量
2.增強信息傳遞的及時性,提升企業整體快速應變能力
3.有效解決資金不足情況下的營銷問題
4.有利于加強與客戶的溝通,更好地了解和滿足客戶的需求
3A Mobile移動供應鏈管理系統
企業可以通過在Windows Mobile 智能手機上運行基于3A軟件平臺定制開發的3A Mobile移動供應鏈管理系統,實現全國各地的數據采集、統計、查詢和發布,讓企業決策人員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能運籌帷幄,真正隨時掌握最準確的市場數據,做出正確的決策。在某應用實例中,采用了移動供應鏈管理系統,使數據采集的周期從原來的一周到數周縮短到1小時,既有效地避免了中間環節的時間差,也避免了層層匯總帶來的數據錯誤,獲得了降低超過20%的庫存壓力的顯著成果。
3A平臺
3A供應鏈的打造離不開信息化的3A模式,同樣信息化的3A模式離不開軟件開發的3A平臺。
軟件開發的3A平臺指的是以業務模型驅動、軟件工廠加工的方式開發(MDA),以面向服務的理念整合(SOA),以B/S架構發布具有與C/S架構應用相比擬的豐富交互效果(RIA)的企業應用軟件的3A 軟件平臺。MDA、RIA、SOA,3A 技術的進步從開發效率、成本、質量各方面保障3A供應鏈管理系統的定制開發。
3A之道
以3A 軟件平臺打造3A管理系統,以3A管理系統支撐3A供應鏈,這就是一流企業供應鏈管理的3A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