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應聘經歷的三大啟示
2008-5-21 2: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東漢三國時期,人杰輩出!各路英雄在上演氣壯山河的歷史正劇的同時,也給后人留下了豐厚的管理思想遺產。其中,“智慧化身”諸葛亮“應聘”的故事就帶給我們諸多寶貴的啟示!
東漢末年,皇室衰微,群雄逐鹿。經過長期的彼此攻伐,到公元207年時,中國北方已由曹操基本統一,國內其他諸侯主要就剩下西涼馬騰、漢中張魯、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江東孫權以及尚無立錐之地的劉備六家了。從總體實力上看,曹操最強,孫權次之,其他各路諸侯都有很快成為曹操囊中之物的明顯趨勢,曹操的死敵劉備更是首當其沖!與當時絕大多數人的思維定勢相反:長期隱居南陽草廬、靜觀天下大勢的“伏龍先生”諸葛亮一出山就義無返顧地投靠了最為勢單力薄的劉備集團并終生為其奔走效力,竭心盡智,在中國歷史上書寫了光輝的一筆!
在為劉備集團做出杰出貢獻基礎上,諸葛亮實現了個人事業的成功----這歸根結底取決于諸葛亮在南陽所進行的、近乎圓滿的職業選擇策劃!
首先,諸葛亮的個人職業發展定位非常清晰。諸葛亮是漢朝中下層官員的后代,自幼博覽群書、胸懷大志,始終以春秋戰國時期兩位著名的最高參謀管仲、樂毅為個人楷模和奮斗目標,立誓要成為他所處時代杰出的“謀略大師”,為光復漢室貢獻力量;同時,諸葛亮也非常清楚:他自己長期積累的核心才干已具備了實現職業目標的可能!
其次,從應聘對象選擇上看,諸葛亮也獨具慧眼。曹操已經統一了半個中國,實力雄厚,最有資格挑戰全國統治權,但他的政治作為嚴重威脅了漢朝的皇威和基業,被當時的正統觀念視為異端,在道義上處于劣勢;孫權只求偏安自保,無意挑戰全國統治權,但具備獨立或與其他力量聯合對抗曹操的實力;馬騰、張魯、劉表、劉璋大都昏庸無能,連守土自保都很成問題;而勢力最為弱小的劉備集團卻是一匹真正的“黑馬”----具備快速成長、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乃至在此基礎上一統天下的可能性。原因在于:第一,劉備始終堅持匡扶正義、光復漢室的理想并在全國范圍內贏得了相當一批支持者和同情者,在道義上處于優勢且與諸葛亮的個人價值觀吻合;第二,劉備品性堅韌頑強,無論條件多么艱險,都敢于與任何強大的敵人對抗;第三、劉備待人寬厚謙和,團隊凝聚力超強;第四,劉備是漢朝皇族后裔,具備名正言順繼承“大統”的資格----以上條件恰恰是劉備增值潛力最大的重要資源且其他諸侯很難模仿、替代。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到207年赤壁之戰前夕時,曹操和孫權兩大集團都已人才濟濟、頗具規模,在新人的物色選拔上都有很多清規戒律和論資排輩的因素;諸葛亮若去投奔,最多也只能成為一名“中層管理人員”,很難進入核心團隊;而劉備集團當時主要由一些武將構成,高級參謀人才奇缺,諸葛亮完全有可能被破格提拔進入最高領導層!
再次,在應聘準備和應聘實施方面,諸葛亮更是做得登峰造極!
在個人推銷方面,諸葛亮隱居南陽期間實際上一直在做一個有心人,通過躬耕隴畝給外界留下踏實肯干、任勞任怨的印象;同時,他還自作了一篇《梁父吟》----這是諸葛亮歷觀古今士道與治道后有所寄托而作,成為其表明心志的重要手段;此外,諸葛亮在與外人言談中每每自比管仲、樂毅,一方面展現了個人的宏圖大志,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對“君臣和諧雙贏”的戰略伙伴關系的向往。上述努力最終在崔州平和徐庶先生那里奏效----諸葛亮個人才能和求職意向的重要信息終于通過特殊的渠道傳遞到了劉備那里。
在應聘時機選擇方面,諸葛亮故意選在他未來的投奔對象劉備敗退新野之后。此時劉備集團正處于屢戰屢敗、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招募優秀的高級參謀已成為“重要且緊急”的頭等大事,使諸葛亮在未來的應聘中完全取得了待價而沽的有利地位。
在應聘臨場發揮方面,諸葛亮巧妙地將應聘現場安排在自己的住處,在完全私密性的“隆中對”時,通過邏輯嚴謹、語言流暢的精彩表述充分展現了個人對國內軍事、政治形勢以及劉備集團未來發展戰略的全面深入思考,令劉備對這個27歲的年輕人大為嘆服,以至發出了“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的感慨!此后,劉備始終待諸葛亮為上賓,集團全部重大決策都要與其共同協商探討,甚至在臨終之時還有托孤讓位之舉,誠可謂肝膽相照;諸葛亮也始終對劉備忠誠一心,鞠躬盡瘁----君臣之間的互信、默契程度甚至超過了諸葛亮一直向往的管仲、樂毅與其君主的關系!深厚的君臣情誼是劉備集團后來事業蓬勃發展、最終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的重要因素并成為千古佳話!
盡管已經過去了1800年,諸葛亮應聘的故事對于今天的人們仍然極富啟發意義----無論對剛走出校門的青年學子,還是對職場中打拼多年的資深人士都是如此!過去,由于在職業選擇方面的盲目被動,許多人要么選擇了錯誤的職業發展路徑而始終迷途難返,要么在職業發展中屢遭挫敗、長期徘徊不前,造成了自身價值的重大折損和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實在令人痛心!今天,借助現代管理理論的支持,通過的科學、合理的職業選擇,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正確選擇自身的職業發展道路,實現成功的人生跨越!
首先,在職業發展定位方面,一定要通過專業化的心理測評獲得對個人職業性向的充分自我認知。個人的職業性向即由個人的知識結構、能力素質水平和價值觀組合所決定的、對特定類型職業選擇的傾向性。職業性向分為操作型、研究型、藝術型、社交型、管理型、事務型六種:
一、操作型----喜歡有規則的具體勞動和需要基本技能的工作,但缺乏社交能力,適應從事的工作主要是熟練的手工工作和技術工作,如制圖員、司機等
二、研究型----喜歡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推理的和獨立的定向任務,但是缺乏領導能力,適合的工作主要是在科學研究和實驗工作方面,如氣象學家,化學家等;
三、藝術型----喜歡通過藝術作品來達到自我表現的目的,感情豐富,善于想象,對藝術創造充滿興趣,但是缺乏辦事能力,適合從事的工作如作家、演員等;
四、社交型---對社會交往感興趣,喜歡出入社交場所,關心社會問題,愿意為社會服務,但是缺乏操作能力,所從事的職業主要是與人打交道和為人辦事的工作,如教師、律師等;
五、管理型----重視升遷和權力,說服力和業務能力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但往往缺乏研究能力,所從事的工作主要是管理、決策方面,如區域經理、廠長等;
六、事務型----對系統的、有條理的工作感興趣,講究實際,喜歡有秩序的生活,習慣于按照固定的規程、計劃辦事;喜歡與企業機構、文件檔案和日程表等打交道的工作,如秘書、出納等。
求職者如果選擇了違背個人職業性向的職業,實際上就是“揚短避長”,注定會給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設置無數不可逾越的障礙。很難想象:一個具有研究型職業性向的人選擇了一份事務型的工作或一個具有管理型職業性向的人選擇了一份藝術型的工作時,他(她)的職業生涯發展能夠一帆風順!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以歷盡坎坷、懊悔不堪而告終!德國最近的一次調查統計顯示:60歲以上的男性被調查者中,80%的人認為他們選錯了職業并導致一生庸碌無為!
其次,在應聘對象的選擇方面,一定要選擇在現實條件下最適合自己的企業和領導。所謂最適合自己的企業,就是指具有良好的實力基礎和發展前景且企業文化與個人價值觀相吻合的企業;所謂最適合自己的領導,就是具有良好的道德水準和能力素質且管理理念、風格與個人價值觀相吻合的領導。如果對應聘對象事先缺乏全面、深入的考察,在應聘對象的選擇上出現偏差,個人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同樣要走許多原本可以避免的彎路!當然,應聘者自身的綜合素質條件越優越,在受歡迎的范圍和程度方面就越有競爭力,他(她)自身的選擇空間也就越加廣闊!
對應聘對象的考察一般通過以下途徑開展:
一、對擬應聘企業官方網站的瀏覽和對比分析;
二、對擬應聘企業負責人個人博客的瀏覽和對比分析;
三、對擬應聘企業及企業負責人媒體報道的收集、研讀、分析;
四、對擬應聘企業及企業負責人公眾評價信息的收集、研讀、分析;
五、對擬應聘企業(上市企業)董事會年度報告的研讀、分析。
當來自各種途徑的信息出現重大矛盾或錯位時,進一步的信息收集和深入分析就顯得尤其必要!特別是當涉及應聘企業綜合實力、資金狀況和外界口碑的描述以及企業負責人經營思想、管理舉措和公眾評價的描述出現明顯分歧時。2003年時,有位青年才俊曾一直傾心于國內某家光環耀眼的知名企業,但他并沒有盲目前往試水,而是仔細研讀了公布在網上的該公司連續三年的董事會報告,發現該公司實際上研發投入偏低,主營業務不強,很多收入來源于形形色色的輔業;同時,通過各種媒體還了解到:該公司骨干人員流動頻繁,勞動爭議不斷,就毅然放棄了對該公司的選擇;果然,僅僅半年以后,該公司在全國的經營業績就發生了歷史性大滑坡,不得不進行重大戰略和組織調整以及隨之而來的人事“大換血”!
再次,在應聘準備和應聘實施方面,應聘者的前期籌劃越充分,應聘成功的把握就越大。
應聘準備和應聘實施包括:根據應聘職位的要求對個人綜合素質中的薄弱環節進行超常規補習;對個人綜合實力的有效包裝及巧妙推銷;應聘時機的合理選擇以及出色的臨場發揮。
每個職位都有來自職責權限本身的對任職者知識和能力素質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有來自企業所處行業/地區/發展階段及其綜合實力/企業文化的、對任職者知識和能力素質的主觀要求。同樣是醫藥銷售經理,地處廣州、上海和北京的企業的具體要求就可能有不小的差異;同樣是醫藥銷售企業,處于快速成長階段和相對成熟階段時,對同一職位任職者的要求也可能南轅北轍。每個應聘者都應當根據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對擬應聘企業和職位的情況提前做出全面客觀的分析、判斷并以此為依據對個人知識和能力素質中的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快速補習。個人知識與能力素質包括核心知識與能力素質、外圍知識與能力素質以及相關知識與能力素質。由于時間限制,這種超常規補習只能聚焦在核心知識與能力素質方面,如外貿管理職位對于外語的要求、IT管理職位對于網絡維護的要求。其中,參加短訓班進行高強度知識/技能突擊以及聘請職業發展顧問進行短期職業定向輔導是較為可行的選擇。
對個人綜合實力的有效包裝離不開一份精心設計的簡歷;對于涉外企業的應聘者而言,多語種簡歷(中英文、中日文、中法文等)是必不可少的。優秀的個人簡歷要在教育背景、既往業績、社會地位、財富狀況、人脈資源和健康狀況等六個方面系統、詳實地闡述自身優勢;同時,還要對個人的職位價值取向以及興趣愛好等內容進行充分介紹,從招聘單位需求的角度給對方留下深刻的正面印象!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互聯網是開展個人推銷的首選:不僅要重視在互聯網上對個人職業信息的選擇性發送,條件允許時還要重視對個人網站、個人博客的針對性設計與持續性完善!如果應聘者擁有個人的發明、專利、作品、著作權及其他知識專享權,這種記錄也會出現在各類傳統或現代媒體中,對應聘者的個人推銷大有裨益!
應聘時機一般應當選擇在每年的年末/年初----這是各類單位大規模選拔新人的普遍時機,也是應聘者獲取有利應聘地位、實現自身價值提升的最佳時機,一定要認真把握!當然,國內外各類知名企業進行重大戰略調整或組織變革之際也是不可多得的良機!
應聘臨場發揮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應聘前一天和應聘當天的計劃落實是否到位。應聘前一天要將應聘考官可能問及的內容以及合理的回答進行最后一次梳理和演練,同時準備好應對敏感話題和意外情況的預案;應聘當天所要做的就是以職業化的儀容儀表精神飽滿地出現在應聘考官面前,將個人的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素質積累在有限的時間內加以重點展現,為贏得職業發展的新機遇遞上一份無怨無悔的優秀答卷!
諸葛亮是昔日亂世中的一個孤兒,從小寄人籬下,默默無聞;若非正確的職業選擇助力,很可能就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永不為人所知!但積極進取且頗有心計的諸葛亮通過在職業選擇上的完美謀劃,不僅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還深刻影響了整個中國歷史的進程!生長于今朝太平盛世的青年學子和職場精英們是否也愿意以古人為鑒,對個人的職業選擇設計多下一番功夫、不斷“刷新”自己的精彩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