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Ⅲ力促商用車維修業調整
2008-5-16 10:1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Ⅲ實施不僅對生產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售后服務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專家指出,國Ⅲ排放標準全面實施后,將加速商用車售后領域的結構性調整。
相關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機動車維修企業達到35萬家,能夠從事所有類型的整車維修、擁有各種檢測設備、能夠做各種檢修的企業只有6萬家左右,其余的多是提供替換輪胎以及簡單維修的小企業。
據全國工商聯汽車摩托車配件用品業商會高級顧問滕伯樂介紹,目前汽配維修領域很不規范,路邊店比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維修質量。這種看法也得到了很多汽修行業人士的認同。一位維修店的經理就說:“不少汽修經營者把門店辦成了靠‘以換代修、以修代賣、以舊充新、以次充好,把小毛病說成大毛病,小故障修的不能動’的作坊式修理鋪。”據調查,這些小作坊多為個體所有者經營,缺少技術、設備和一些先進的經營理念,維修時大多停留在類似補胎、簡單配件更換等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商用車的維修店大多遠離市區,或在交通不便的礦區。因此,不能為車主提供專業服務。
這種現狀顯然與國Ⅲ排放標準的維修需要不相符合。江淮重卡部市場研究員彭華成告訴記者:“為了滿足國Ⅲ排放標準,發動機需要做較大改動,與傳統的發動機有很大區別。”國Ⅲ發動機重點加強了電子監測功能,這使得國Ⅲ商用車的維修難度提高了不少。道依茨一汽(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銷售副總經理何毅也坦言:“配裝國Ⅲ發動機后,故障診斷的準確率提高了,對維修人員的技能水平要求也提高了,還要引進相應的維修設備。”而這些改變顯然是那些小維修店不能承受的。
彭華成認為: “不同于國Ⅱ車,國Ⅲ車信息化和電控系統的使用,使科技含量增加了很多,一旦出現問題,很容易發生拋錨現象,不是簡單修理就能處理好的。因此,維修站的拖掛設備等緊急救援設施要比較完備,才可以為司機提供服務。這將逐漸淘汰那些落后的小作坊。”
改變不止這些。國家雖然出臺了一些整頓汽配修理市場的法規,但這種行政性的強制規范收效不大。在淘汰小作坊的同時,國Ⅲ標準實施將加強各維修站點之間的合作,并催生出一些比較大的維修和汽配聯盟,形成一種自內而外的變化,這種變化的作用比外在的規范有效的多。
為了迎接國Ⅲ排放標準的實施,相關企業已經對相關維修做了大量指導。一汽大柴已經舉辦過多次維修人員培訓班,江淮公司也對維修人員做過兩期培訓,參加人數達到數百人,以應對國Ⅲ車型對維修領域提出的要求。
國Ⅲ標準實施后,由于市場上不可能全部更換成國Ⅲ車,它對維修市場的影響也不可能立刻顯現出來。彭華成說:“大量國Ⅱ車的存在,還會為這些小的維修點提供生存基礎。但隨著車輛技術含量的提高,小作坊被淘汰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
中國汽車維修協會會長康文仲指出,近幾年客車和卡車的發展逐漸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交通部對營運車輛也出臺了相關的要求,但國Ⅲ對維修行業的影響不會很快顯現出來。 (周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