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二季度宏觀經濟分析預測報告

2008-5-15 18:3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季度分析課題組
    2008年二季度經濟走勢預測
    根據當前形勢和趨勢判斷,隨著雪災對電力供應、交通運輸等短期影響的消除,二季度工業生產可能出現反彈;同時,投資和消費的強勁增長將抵消出口減速的不利影響。總體判斷,二季度經濟增長可能會小幅反彈;同時由于國際價格上漲幅度較大、新漲價因素增多,通脹壓力不降反增。
    (一)新漲價因素增多,通貨膨脹壓力不降反增
    二季度,促使物價上漲的因素比一季度有增無減:一是國際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石油價格高位震蕩,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增加。二是貨幣流動性增大,物價上漲有貨幣條件。三是投資需求高位運行,投資品價格上漲加快。四是供需變化使國內糧食價格上漲壓力持續增大。五是生產領域價格上漲向消費領域傳導的壓力正在加大。從2007年第四季度開始,包括工業品出廠價格、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幅度都有所擴大。六是翹尾因素影響依然很大,消費價格漲幅將維持高位。根據一季度新漲價因素對消費價格的影響幅度及二季度新漲價因素可能的變化情況,消費價格漲幅將維持高位。
    總之,促進二季度物價上漲的因素很多且比較復雜,既有國際的,也有國內的,既有生產和供給方面的,也有消費和需求方面的,通貨膨脹的壓力還在持續增大,在這種情況下,防止物價由結構性過快轉向全面通脹的任務絲毫不能放松。
    (二)國內需求強勁,經濟增長小幅反彈
    多因素促進投資增長加快。二季度,既有促進投資增長的有利因素,也有抑制投資增長的不利因素。有利因素主要包括:(1)地方政府換屆,投資增長的體制性沖動依然存在。(2)多數行業企業利潤增加較快,資金到位情況良好,為投資擴大奠定了良好的資金基礎。(3)災后南方受災省份基礎設施的修復和重建,也將增加新的投資需求。(4)企業家信心指數保持高位。
    影響固定資產投資的不利因素有:一是受銀行加息、能源原材料漲價和勞動工資提高等因素的影響,企業投資成本增加,降低了投資盈利預期,影響投資者的積極性;二是出口減速會對服務于出口的投資需求起到降溫作用。
    結合以上分析,我們預計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將加快增長。
    不利因素主要包括:一是資本市場調整的“負財富效應”。二是取消“五一”黃金周長假。三是高物價降低了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消費能力。
    出口進一步減速,但外貿順差規模由減轉增。二季度,引起出口減速的因素較多:一是世界經濟放緩,外部需求減弱。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將明顯減速,對我國出口的負面影響將進一步顯現。IMF最新預測2008年全球經濟僅增長3.7%,比2007年下降了1.1個百分點。受金融市場持續惡化、房地產市場繼續調整的拖累,一季度美國經濟近乎零增長,甚至不排除負增長的可能。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將今年歐盟與歐元地區的經濟增長率分別下調至2%及1.8%,均低于過去的預期。
    二是人民幣快速升值對出口的影響。受美元走軟、利率倒掛和外資流入增加等因素的影響,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速度明顯加快,一季度升值幅度達到4.3%。由于匯率變動對貿易的影響有一個滯后期,預計人民幣升值加快對我國出口的影響將越來越明顯。
    三是政策性因素和要素成本上升的影響。受人民幣升值、新勞動合同法、出口退稅、稅率調整等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以及土地、勞動、資金等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出口企業成本迅速上升,增加了出口的難度。
    相反,引起進口加快的因素卻比較多:一是國際大宗商品如石油、鐵礦石等價格大幅上漲,并且主要以美元計價,這會提高我國進口的名義增速;二是中國經濟增長較快,國內需求依然強勁,對能源、資源性產品進口將繼續擴大;三是實際匯率上升也有助于進口的擴大。綜合判斷,二季度出口放慢、進口加快,貿易順差將繼續減少。初步預計二季度出口增長20%,同比回落7.4個百分點;進口增長25%,同比提高7個百分點;二季度貿易順差680億美元左右,同比增加18億美元。
    基于當前情況和趨勢預測,預計二季度我國經濟將保持快速穩定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8%,增幅略高于一季度0.2個百分點,上半年增長10.7%。GDP增速處在我國潛在增長率附近,經濟由偏快轉向過熱的風險有所減緩。
    宏觀調控政策建議
    從發展趨勢判斷,二季度,我國經濟出現“過熱”和“偏冷”的可能性均比較小,經濟運行在比較正常的綠燈區。但物價漲幅中新漲價因素的比重比一季度提高,通貨膨脹的壓力較大。因此,通貨膨脹是當前經濟穩定運行的最大威脅,抑制通貨膨脹是當前宏觀調控最緊迫的任務。
    在國內外不確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今后幾個季度宏觀調控政策要保持穩定,應重點做好現有政策的落實,暫時不宜出臺進一步緊縮政策。同時,為防止可能出現的經濟過快下滑,應當著手準備應對預案。政策的緊縮與擴張都要堅持“有保有壓”,推進投資結構、產業結構、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主要政策建議有:
    繼續運用數量型從緊手段,停征存款利息稅。針對當前熱錢流入導致的貨幣流動性增大,要繼續運用存款準備金、信貸規模控制和公開市場操作等數量型貨幣政策手段,堅持大力回收流動性。同時,由于物價高位運行,當前居民存款實際利率為負,使居民存款大幅縮水,使從緊的貨幣政策大打折扣。建議國家停征利息稅,以增加居民利息收入,提高消費能力。
    堅持“有保有壓”,調整和優化投資結構。我國的經濟周期本質上是投資周期,固定資產投資的穩定增長是防止經濟由偏快轉向過熱和防止經濟過快下滑的關鍵一環。無論對投資總量和速度的調控是防反彈還是防下滑,“有保有壓”都必須堅持。這幾年對固定資產投資控制過程中,我們注意了“有保有壓”,取得一定成效。為應對可能出現的經濟過快下滑,現在就應當著手做好擴大投資需求的預案,擴大投資需求更要注重“有保有壓”,決不允許高能耗、高污染項目卷土重來。
    加大財政補貼的范圍和力度。針對物價上漲給特定行業和居民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政府的補貼政策,對穩定社會物價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我國財政狀況良好,收入增長較快,并且補貼政策造成的扭曲比行政干預要小得多,因此可以考慮進一步加大補貼的范圍和力度,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在增加供給中的優勢和作用。比如,在發電企業自身消化部分因電煤漲價增加成本的同時,國家可考慮適當提高上網電價,提高發電企業生產的積極性;同時對電網企業提供補貼,暫時不提高電網銷售電價。
    適時取消部分商品價格的行政性管制。應擇機解除對這些產品的臨時價格干預政策。因為從短期來看,價格干預、穩定物價帶來的好處可能會大于價格扭曲造成的成本,但從長期來看,價格干預會降低資源配置效率,價格扭曲所造成的成本又會大于穩定物價帶來的好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