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標準化征途中的一次跨越
2008-4-9 20:0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靳 偉
聯運通用平托盤主要尺寸及公差國家標準 (GB/T2934-2007)正式公布并開始實施了。這是我國物流標準化征途中的一次跨越,可喜可賀!
此次公布的聯運通用平托盤主要尺寸及公差 (GB/T2934-2007)國家標準,是對1996年聯運通用平托盤主要尺寸及公差 (GB/T2934-1996)國家標準進行修訂后而制定的國家新標準,具有權威性、指導性和實用性,應該大力宣傳和推廣,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上下協調、全面實施。
綜合國內外經驗,我們還可以分析得出這樣幾個結論:一是托盤作用的有效發揮首先要推行托盤標準化。因為托盤標準參差不齊,托盤的大規模租賃和大范圍共用就無法實現;失去了托盤資源共享、循環周轉和規模化利用,托盤的應用價值就大打折扣,托盤利用的巨大潛力和規模化效益也難以顯現。二是托盤在進出口貿易物流中不可缺少,在國際貿易過程中,每個國家都希望采用自己的托盤標準,以便本國的出口貨物充分享用貿易對象國的物流設施,以較低的成本進入對方市場,而不愿意因改變自己的標準犧牲利益、付出代價。三是目前托盤的國際標準和國內標準雖說都不是強制性的,但不使用標準托盤必竟會遇到種種障礙,不僅限制了自己托盤的數量和使用范圍,而且還要因此而蒙受難以預測的經濟損失。
托盤的標準制定與貫徹實施是我國物流發展的基礎,關系重大、意義深遠。20世紀80年代初就曾有幾位外國物流界的朋友善意地對我說,中國是個大國,一定要在物流的發展初期把標準制定好,否則,中途再改就難了。托盤標準可以說是物流發展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忽視不得、耽誤不得。我認為,我國托盤標準的制定與實施應考慮以下因素:一要考慮遵循國際、結合本國。我國改革開放后逐步與國際接軌,中國經濟已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不可分隔,必須遵循國際法則,與國外一致,這樣才能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國際貿易,在國際舞臺上大展鴻圖。ISO 標準(ISO6780)原有的4種托盤尺寸,已于 2003年增加了 1100×1100和1067×1067兩種標準,說明在亞洲正處于發展勢頭的1100×1100標準的托盤擁有潛在的市場,亞洲托盤系統聯盟主推的1200×1000和1100×1100兩種規格的托盤有利于與歐洲主推的1200×1000和1200×800、美洲和澳洲主推的1219×1016和1140×1140標準齊頭并進。我國新發布的1200×1000和1100×1100標準符合目前的國際ISO規定,這兩種托盤近年已在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香港和臺灣出現了明顯增長態勢,而且,在我國這兩種尺寸的托盤也出現了快速上升勢頭。確定這兩種托盤為新的標準規格,既符合國際要求,又順應了國內發展需要。二要考慮放眼長遠、兼顧眼前。物流本身是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物流的發達程度從某種意義上講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所以,物流標準的制定必須高瞻遠矚、未雨綢繆。特別是類似托盤這種基本的物流器具,因其應用的面廣,牽涉的環節多,更應放眼長遠、超前思維。標準制定時一定要考慮周到,全面平衡,因為托盤的標準一旦制定就不好改來改去,觸一處動全身,企業蒙受損失,問題也會復雜起來。本來一個國家最好是一種托盤標準,而此次國家托盤標準修訂之所以從六種減為兩種,不是一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1100×1100的托盤眼下增長態勢明顯,目前還看不出將來是1200×1000的托盤占上風,還是1100×1100的托盤占上風。一下子就從六種減少到一種,時機還不夠成熟,也會給一部分企業帶來經濟損失,需要有個過渡期,也需要觀察一段時間再說。由此而言,托盤標準的制定,只考慮長遠不照顧眼前同樣不行。三要考慮聯運通用平托盤本身的種種因素。聯運通用平托盤主要用于國際貿易運輸,如托盤一貫化運輸,而且此種托盤循環使用率高,易于回收修理和再利用。因此,聯運通用平托盤更強調統一標準,對其性能指標、試驗方法也應有更嚴格的要求。我們既要重視局部和微觀現實,也要重視全局和長遠。同時,政府和行業團體該協調時要協調,該引導時要引導,該決斷時不能猶豫不決。
此次聯運通用平托盤 (GB/T2934-2007)國家標準的發布實施,應該說恰逢其時,恰到好處,是目前狀況下的最佳選擇,所以一定要大力宣傳,廣泛普及、全面推廣。
(本文作者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托盤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