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應注重“中國流”
2008-4-8 15:2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企業競爭優勢的途徑之一在于成本優勢。而成本的建立和保持必須以可靠和市郊的物流運作為保證。國有大中型企業要走出目前的困境,不僅需要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采取正確的營銷策略、以及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更需要加強“品質經營”即強調“時效性”,其核心在于服務的及時性、產品的及時性、信息的及時性和決策反饋的及時性。這些都必須以強有力的物流能力作為保證。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勞務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物流去完成物流服務的物流運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雙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務提供者。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它是物流專業化的一種形式。
適合中國國情的綜合物流代理模式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加以分析,我國物流產業應積極采取代理形式的客戶定制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模式。中國目前物流企業在數量上,供大于求,供給數量大于實際能力;在質量上有所欠缺,滿足不了需求的質量;物流網絡資源豐富,利用和管理水平低;缺乏有效的物流管理者。
如何開展適合中國國情的綜合物流代理
國際著名的專門從事第三方物流的企業有:美國的聯邦快遞,95年營業額達到125億美元;日本的佐川急便,95年營業額達到57億美元。國內專業化的物流企業主要是一些原來的國家大型倉儲運輸企業和中外合資獨資企業,如中國儲運公司、中外運公司、大通、敦豪、天地快運、EMS、寶隆洋行等。近年來,各公司的營業額均在億元以上,營業范圍涉及全國配送、國際物流服務、多式聯運和郵件快遞等。其實,上述公司都已經在不同程度的進行了綜合物流代理運作模式的探索實踐。尤其是一些與外方合資或合作的物流企業充分發揮國外公司在物流管理經驗、人才、技術、觀念和理論上的優勢,率先進行綜合物流代理運作。
從事綜合物流代理業務的主要思路為:不進行大的固定資產投入,低成本經營和如市原則;將主要的成本部門及產品服務的生產部門的大部分工作委托他人處理,注重建立自己的銷售隊伍和管理網絡;實行特許代理制,將協作單位納入自己的經營軌道;公司經營的核心能力就是綜合物流代理業務的銷售、采購、協調管理和組織設計的方法與經驗,并且注重業務流程創新和組織機制創新,使公司經營不斷產生新的增長點。
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運作,不但要提出具有競爭力的服務價格,還必須采取以下措施:堅持品牌經營,產品(服務)經營和資本經營相結合的系統經營;企業的發展和目標與員工、供應商的目標和發展充分結合;重視員工和外部協作經營商的培訓,協助其實現經營目標;建立和完善物流網絡,分級管理,操作和行銷分開;開發建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應用EDI、GPS、RF、EOS、INTERNET、CODEBAR等新技術,對貨物進行實施動態跟蹤和信息自動處理;實行優先認股的內部管理機制,促進企業不斷發展;組建客戶俱樂部,為公司提供一個穩定的客戶群。
案例分析
假設銷售額6000萬元的箱包企業工廠總部位于北京,全國有九家分公司,距北京平均距離1200公里。10家城市均攤,月均50萬元銷售額。設標準包裝箱為45CMx33CMx60CM,約0.09CBM,15KG,每箱30只。平均計價144元/只,每箱貨值0.43萬元。每城市每月銷售116箱,約11.25CBM。計費噸數為3.4t。設該公司于每城市有100家銷售網點,每個網點銷售116箱,0.5萬元/家,約38只包箱。送貨3800只/月/城,10城市總送貨38,000只,全年送貨45.6萬只。設每家銷售網點布貨品種20種,30%為暢銷品占銷量的70%,即6種箱包的每月的送貨量為26只,其余14種每月送貨量為12只,分3次送完。計每城市每月送貨300次,10城市送貨3000次,全年送貨3.6萬次。該公司的物流比率為1.8%(2/1440)。
該箱包企業為了完成原料采購和產品分銷的等物流功能可以有兩種選擇:采用第三方物流和企業自營物流。公司自行承擔物流功能需要車輛、倉庫、辦公用房等固定資產占用,要負擔相應的維修及折舊費用,要負擔有關人員的工資獎金費用,年物流費用為277萬元,約占銷售額的4.62%。而采用委托第三方物流,采購全套物流服務,所需物流費用為200萬元,約占銷售額的3.33%。兩者之比為72/100(200/277)。
由此可見,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務比本公司自營節省可見成本28%。實踐證明,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務可為公司解決以下煩惱:降低物流成本;擴大公司業務能力;集中精力,強化主業;縮短出貨至交貨時間;增加車輛效率和減少油耗費用;徹底實施品質管理;遇到旺季人手不夠。
我國物流業正在蓬勃發展,物流一體化和第三方物流正在引起我國物流業界和理論界人士的重視和關注。開展物注一體化的研究,促進第三方物流,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物流運作模式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