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物價上漲不影響中國采購戰略
2008-4-8 14:0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沃爾瑪(中國)非食品高級總監范思睿表示,如果供應商漲價,在考慮產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他們會通過簡化包裝、降低物流費用等方法來保證商品 “天天平價”。
控制成本是當前難題
按照沃爾瑪中國總部公開的數字,沃爾瑪在中國通過和近20000個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其貨源有95%都是來自本地采購。但是,和家樂福、華潤萬家、百佳等超市一樣,生產成本不斷上漲也是其面臨的難題。
據記者了解,包括深圳在內的珠三角企業,面臨著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成本上漲的壓力,而一部分成本將不得不由采購商承擔。沃爾瑪全球采辦布料總監陳潔表示:“沃爾瑪會根據市場需要來調整供應商的價格,供應商不會虧本跟你做生意,我們不可能去壓他們價錢。”陳潔表示,沃爾瑪都是按實際市場去報價,要么就是按季度的,調動大概在5%范圍內。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保證采購成本不要太高,又能保證供應商的利益不受損害的博弈中,采購商將扮演重要角色。沃爾瑪全球采辦采購部總監陳浩源向記者坦言,制造成本的上升已是全世界都面臨的難題。“面對供應商報價,我們會客觀地看待他們面對的環境,包括生產成本的問題。”
對于如何聯合控制成本上升的難題,納愛斯集團重點客戶部主任梁少平向記者表示,商家對其最大的幫助就是,作為直接供應商,能減少很多中間環節,這對減低成本有很大好處,環節多必然會分掉利潤。
中國采購量仍第一
日前,有消息指三星將在越南建工廠,年產 1億部手機。“中國制造外逃論”讓國內數以萬計的供應商感到了新的壓力。
“盡管中國制造仍然處于不可取代的地位,但這并不代表中國
制造業在全球的份額不會被蠶食。”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成本世界最低是中國制造最大的
優勢,但隨著工廠受到能源、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擠壓,如今正在失去廉價的優勢。過 去一年中,英特爾、鴻海、廣達、仁寶、奧林巴斯等在越南均有
大手筆出擊,越南、印度等國家 正成為“中國制造”的新出路。 “沃爾瑪全球采辦是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采購,雖然印度等一些國家在生產勞動密集型 產品上會比較有優勢,但是目前我們覺得中國還是最具競爭力。”對于“中國制造”競爭力的疑問,沃爾瑪全球采辦采購部總監陳浩源向記者強調:“目前 在中國的采購量還是占全球的第一位。”據沃爾瑪隨后提供的官方數據,2006年沃爾瑪在中國直接采購總額達90億美元。沃爾 瑪相關人士表示,雖然近兩年中國國內產品價格的上升導致低價的優勢有所削弱,但沃爾 瑪在中國的采購量并沒有太大的變化趨勢,國內的大部分產品依然具有競爭力。“像紡織領域,我們看不見有很明顯的改變,因為成本的上升不單是中國需要面對的,全球都要面對這個難題,我們也做過一些比較,中國還是有競爭的優勢。”沃爾瑪 全球采辦布料總監陳潔說。對于中國企業的競爭力, 沃爾瑪方面還表示,除了工廠 的價錢,還要看運費、關稅等很多因素。一般來說考量價格是到店的成本,而不是離開工廠的成本,因為中間還有不同的費用,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要求。綜合這些因素,中國制造仍有強大競爭優勢。盡管從去年開始美國零售股下滑很厲害,但不影響沃爾瑪2008年的中國采購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