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福建中小貨代企業發展方向

2008-4-7 17:5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福建海域遼闊,海岸線長,從北到南分布著三沙灣、三都澳、羅源灣、湄洲灣、廈門灣及東山灣等六大天然良港。港口的發展必將驅動國際貨運代理業的發展。本文旨在分析福建中小貨代企業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探討其在當前經濟條件下的發展前景。

  一、貨代企業現狀

  貨運代理是根據客戶的指示,并為客戶的利益而攬取貨物運輸的人,其本人并不是承運人。貨運代理也可以依照一定條件,從事與運送合同有關的活動。由于它的存在可以節省委托人的財力和精力,同時也可為承運人帶來更多的貨源,因此,它早已成為國際貿易運輸不可或缺的部分。

  2005年4月1日起,我國改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經營資格審批制為備案制,2005年12月11日后,我國的貨代市場也將對外資全面開放。廣闊的市場將中國國際貨運代理業推向了更高層次的國際化競爭。福建目前從事物流貨代的企業有上千家,其中在福建貨運代理協會注冊的一級貨代企業就有300多家,一批國內外知名物流貨代企業均在福建落戶。2004年福州和廈門兩地新增物流貨代企業上百家,他們大小規模不等,絕大多數為中小貨代企業。應該說,目前物流貨代業在福建呈現蓬勃興起的態勢,福建貨代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但在其繁榮的背后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尤其是中小型貨代企業。

  二、貨代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歸結起來,主要面臨以下一些問題。

  1.傭金制度動搖,經營面臨困難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出現傭金下調的局面,且這股浪潮近年愈演愈烈。2003年初,航運巨頭馬士基決定調整貨代傭金,從總運費的2.5%降至1.0%以下,在東南亞、日本一些近洋航線則取消傭金。隨后,美國總統輪船公司、赫伯羅特等多家外資船公司參與其中,這一變故使已競爭慘烈的貨代行業雪上加霜。實際上盡管各地的主管當局、貨代協會以及貨代企業極力反對、抵抗,但收效甚微。

  長期以來,我國的貨代企業主要從事著“貨運代理”和“無船承運”兩塊業務。目前,福建的中小貨代企業的業務仍然是以這兩塊業務為主,其收入包括以委托代理人的身份拿船東的傭金和以承運人的身份以“背靠背”的方式吃貨主的差價。國際貨運代理業本身就是一個中介行業,賺取傭金是它的主營收入,交通部在這方面也作了相應的規定,但是由于貨代行業競爭趨于白熱化,船東不斷地調低傭金比例,甚至取消了近洋航線的傭金,使得這塊收入下降,甚至為零,這對中小貨代企業具有很強的殺傷力。中小貨代企業的另一收入就是作為無船承運人拿運費差價,但現在航運市場上運費幾乎透明,老貨主對哪一航線,哪種船艙,每一集裝箱所需費用了如指掌。因此所謂的差價也差不了多少。因此,傭金制度的動搖,傭金下調使得企業面臨經營困難,甚至危及其生存。

  2.企業規模小、服務單一,缺少核心競爭力

  福建的貨代企業從貨源、網絡、功能、管理、服務、業績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真正實力超群、具有競爭力的寥寥無幾。經營規模小、市場份額少、服務功能少、競爭能力低是絕大多數貨代企業經營狀況的最好寫照。

  國際貨代應是一個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物流行業,發達國家的跨國貨代公司早已發展到了門對門服務。但福建的貨代業務范圍長期以來一直局限于訂艙、報關、轉運等環節的簡單勞務,功能單一,服務面狹窄。行業放開之后競爭日益激烈將是我國貨代行業的大勢所趨,中小貨代企業在競爭中,沒有優勢,為了搶占客戶,只能采取降低服務價格,有的貨代企業甚至放棄吃價差,倒貼錢給貨主,這種惡性的價格競爭,將使那些缺少競爭力的中小貨代企業生存困難,面臨倒閉。福建的中小貨代企業應重新調整定位,進行整合與升級。

  3.資金規模小、融資能力不強困擾企業

  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講求的就是規模效益。為了擴大企業規模,企業需要增加投入,但是福建的中小貨代企業存在資金規模小、融資能力不強的問題。那些國有控股的國際貨運企業或大型的貨代企業,它們可以采用職工持股,或利用自己的品牌、信譽吸納民間資本的做法,來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加速資本集中。但那些中小貨代企業,它們缺少品牌,缺少信譽,它們中有的是掛靠大企業,有的是為幾個人合伙,湊足企業注冊資金,有的甚至是采取借資,一旦企業成立就抽資,這些貨代企業的規模是可想而知的,企業的信譽也就無從保證。這種小規模的貨代企業,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是很難生存下來的。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資金,保證福建本土貨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有必要對目前散亂無序的貨代行業進行全面的整頓。

  三、貨代企業的發展方向

  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大量的外資貨代涌入,國外的貨代企業以其先進的設備和技術、雄厚的資金、遍及全球的網絡、先進的經營管理模式等在行業競爭中占有絕對的優勢,貨代行業將出現優勝劣汰的局勢,一些勢單力薄的貨代企業將被淘汰出局。面對“強敵”壓境的態勢,福建的貨代企業,尤其是中小型貨代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尋找自己的發展方向。

  1.停止內戰,加強聯合,提高競爭力

  近年來,航運業聯合、合并、收購、重組之勢風起云涌,船公司及大型的貨代已為中小貨代企業做出表率。大企業尚且如此,何況勢單力薄的中小型企業。中小型貨代企業要有長遠的目光,應犧牲某些局部利益,停止內戰,加強聯合,尋求共生,避免陷入孤軍奮戰、分散經營的局面。

  有人提出中小貨代企業可以通過“以中型貨代企業為龍頭,以特許加盟連鎖經營為支持”的經營模式來幫助企業快速發展壯大。筆者認為還可以采取以大型企業為龍頭,讓中小型企業以特許加盟連鎖經營的方式,來全面發展福建的貨代企業,整體提升福建貨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貨代行業符合特許連鎖經營的操作特點,它通過規范一系列操作,要求加盟者共同遵守,使特許方與被特許方在經營管理理念保持一致。特許經營模式給特許方和被特許方雙方互惠的機會,特許方無需資金投入,即可壯大規模,受特許方可以得到大企業的支持與扶植。大連錦程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就是通過這種模式得到快速發展的。筆者認為福建的中小貨代企業也可以嘗試這種經營模式,整合企業,以緩解融資問題,在不增加資本投入的前提下,擴大企業的規模,從而全面提高本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2.拓展企業的服務范圍,向物流業進軍

  目前,福建一些大型國際貨運企業已實現了轉型,2003年有6家物流企業進入全國百強行列。但是,中小貨代企業的經營模式,仍停留在傳統模式,有必要進行轉型。中小貨代企業經過優化整合,上規模之后,就需拓展服務范圍,追求更大的利潤源!拔锪鳌笔悄壳皣液偷胤秸罅χС职l展的行業,政府在政策及配套措施上都給予一定的保證。物流的根本產品是服務,貨代企業的本質也是服務,綜合物流的精髓無非是貨運企業經營理念的創新、服務功能的延伸及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

  貸代企業要向物流企業轉型,需具備一定的條件,首先企業必須有集中穩定的貨源;其次必須有完善的配套設施,能提供綜合性服務;第三,必須具備成熟強大的網絡信息系統;第四,擁有訓練有素的專業人才。目前,福建很多中小貨代企業尚不具備上述條件,但它們必須接受物流的經營理念,有轉型的決心。只有這樣,才能具備長遠的發展眼光,才愿意犧牲短期、局部的利益,實現貨代企業在貨源、人才、資產等方面的整合、重組、優化,組成新機構或新實體,形成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3.走中外合資合作之路,促進企業規模經營

  外資貨代企業的進入,對中小貨代企業來說既是壓力,又是一個發展契機。外資貨代企業有很多優勢,如具有雄厚的資金、成熟的網絡、優秀的管理經驗等,但它們剛剛進入我國,對我國的國情和現狀不太了解,急需得到本土企業的幫助。中小貨代企業可以與同國外有一定實力的貨代開展合資、合作經營,走合資合作之路。在合作的過程中,企業可以學習先進的管理方法,改善貨源結構,拓寬服務網絡,提高管理水平,從而達到擴大經營規模、壯大競爭實力的目的。

  在“強敵壓境”的今天,福建的中小貨代企業面臨一定的困難,生存的空間受限,但不等于失去任何生存和發展的機會。中小貨代企業應進行整合、優化,通過內聯外合,擴大企業的經營規模,及時進行企業轉型,延伸服務范圍,這樣就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文/黃映琴)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