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第三方物流論文

第三方物流業發展中的問題

2008-4-6 16: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第三方物流概念從二十世紀90年代進入我國,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在國內掀起了一股“第三方物流熱”,物流實業界和學術界都在津津樂道這種現代物流方式的成功案例和誘人前景。實際上,有人在將我國第三方物流業與其它利用這種運作方式較好的國家進行比較之后發現,我國第三方物流業的發展舉步維艱,難以令人滿意。

  在其崛起的歐洲,第三方物流占整個物流市場份額的10%到35%,如德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營業額為80多億美元,占到德國總的物流市場份額的23.33%;美國的第三方物流每年要完成本國57%的物流量;而在日本這一比例更是高達80%。

  相比于這些數據,我國第三方物流業卻是相當地冷清:我國從事第三方物流的企業屈指可數,整個物流市場不成熟,服務面窄,傳統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功能較弱。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數量較少,規模較小。多數企業缺乏實踐運作經驗,已有的第三方物流與發達國家從組織生產到流通整個供應鏈式服務相差很遠,充其量只能算是第三方物流中的一個層面、一個環節。

  那么,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阻力究竟何在?

  首先,市場對于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不足。目前我國尋求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主要還是跨國企業。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缺乏現代物流理念,恪守計劃經濟時期“大而全、小而全”經營思路,自建物流體系,采取傳統的自營物流方式,致使我國整體物流水平徘徊不前。而第三方物流在發達國家得到發展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市場的需要。全球經濟一體化、分工專業化使得許多企業意識到自營物流成本過高而紛紛選擇專業物流企業,通過專業企業的規模經營和標準化作業降低自身成本,改善產品質量或服務質量。正是有了這種要求才帶動了第三方物流業的極大發展。

  其次,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正處于起步階段,自身的局限性也影響了發展。這些局限性是阻礙物流企業發展最主要的因素。因為與傳統物流相比,第三方物流一般需提供全部的勞動及存貨管理,生產準備,組裝/集運等多項服務,這對供應商的要求是很高的。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不少物流企業觀念落后,設施簡單、功能單一,管理效率低下,難以提供完備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令一些想尋求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企業退避三尺。

  我國的物流企業在認識上與第三方物流概念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第三方物流強調提供最有利于用戶的服務,強調與供應鏈中其它成員的聯系和合作,認為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利潤來自于委托物流成本節約的一部分,兩者間的利益是一致的。物流代理商不僅承接的是物流業務,更重要的是提供給顧客一種嶄新的資源。這種資源是為顧客所特定的,是顧客無法從其自身內部可以獲得的,而只能借助于專業社會生產力資源提供者才可汲取的。目前大多數的專業物流企業還沒有形成這樣的管理策略,在認識上還沒有意識到第三方物流應該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石。

  建立一個高速暢通,動態互聯的標準化信息系統,是第三方物流企業保證其各項職能相互協調并保持高效,實現與其它企業聯盟使得物流服務整體化的必要條件。由于我國的網絡普及情況較差,EDI技術還很落后,難以實現不同計算機系統之間數據的傳遞和交換,我國大多數的物流企業信息數據系統都是相互孤立和靜態的。一些現代化的物流手段:計算機網絡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語音識別技術,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衛星通訊、謝頻識別裝置(RF)、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管理信息系統(MIS)等等的使用還不是很廣泛。這直接影響了物流中心與用戶各方的溝通和協作,阻礙物流服務質量的提高。

  我國物流中心的設施設備普遍比較落后,未達到第三方物流的條件。智能化、自動化倉庫還比較少,倉儲運輸系統的整合效能比較低,信息流通不暢,不能保證隨時隨地的資產可見,也不能形成對物流服務需求全面及時的了解,更難以達到對物流過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難以滿足貨主企業的要求。

  第三方物流是操作性較強的管理活動,同時又是高新技術支持下的策略,它要求從業人員必須是管理類和技術類相結合的復合人才,既要掌握物流優化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同時應具備計算機和網絡,自動化技術方面的知識。但是目前我國的物流企業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較低,難以達到第三方物流概念要求的提供綜合物流業務的要求。

  我國物流企業普遍管理效率低下,基本上還是經驗管理和粗放管理,不能滿足第三方物流對于物流企業有較好的管理能力和協調能力的要求。

  最后,缺乏政府部門的引導和規劃也是我國第三物流業發展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這一點在日本政府與我國的比較中尤為明顯。日本的第三方物流業之所以在短時間之內有如此之迅速的發展,與其政府的合理管理和有效促進是分不開的。日本政府在1997年頒布了《綜合物流施政綱要》,明確了在物流領域里進行改革的一系列舉措,該綱要的實施大大降低了日本物流企業的成本。相反,我國政府雖然意識到物流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作用,卻遲遲未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及綜合治理舉措,以打破部門分割、各自為政的格局。我國目前物流的行業管理仍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部門分割體制。與物流相關的各部分分別由鐵道、交通、民航、內貿等不同政府部門進行管理。

  發展專業化、社會化的現代第三方物流業。這既需要再造現有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促使它們轉變觀念,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又需要國內企業真正根據經濟效益與規;瓌t,建立適應本企業實力與發展需要的物流系統,支持、促進與監督專業化物流企業的成長。同時,國家應盡早構建流暢的物流體系,出臺物流運作標準及相關扶持政策,以促進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