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提升我國物流業
2008-4-6 0:2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第四方物流呼之欲出
物流是若干領域經濟活動系統的集成的一體休的現代概念。全世界產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0%以上。我國物流發展明顯不適應我國繼續發展需要,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目前,網絡經濟、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勢頭,加劇了物流的瓶頸作用。這一問題,表面上看是我國物流服務問題,其背后的原因,是我國為物流服務運作的物流平臺不能滿足發展的要求。
眾所周知,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要求物流業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因此產生了第三方物流。的確,第三方物流解決了企業物流某些方面的問題,如節約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如在歐洲,物流服務市場約四分之一都是由第三方物流來完成的。很多倉儲和運輸業務都是由第三方物流來實現。甚至有的零售店,早上只管開門,晚上只管關門,缺什么全由電腦管理,該送時有人送,根本就沒倉庫了。
但是物流作為一社會化系統產業來說,為了使整個地區、國家乃至全球范圍內物流高效率運作,第三方物流的力量顯然不足以整合社會所有的資源,解決當今物流瓶頸,達到解決最大效率。3PL雖然在某個和幾個企業看來,物流運作是高效率的,但從整個地區、國家來說,第三方物流企業各自為政,這種加和結果不一定高效率,甚至是低效率的。其次,由于現代物流產業發展需要一個高技術、高素質人才來支撐,分工進一步細化,第三方物流向專業化發展均勢明顯。因此,第三方從解決一定范圍內企業應該說是有效的,但是解決經濟發展中物流瓶頸以及電子商務中新的物流瓶頸是遠遠不夠的。
事實上,現有物流服務還不能滿足客戶的緊迫需求,同時在合作關系上還普遍存在著信任問題,這也成為我國物流社會化的一個瓶頸。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重新走西方發達國家機關的第三方物流之路,是不可能解決中國物流問題,必須從國民經濟大的方面做全局考慮,走超常規發展之路,才能趕上西方發達國家。原因如下:一是我國工商企業長期形成“大而全”格局使企業在激烈的竟爭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重復建設不僅不利于降低生產成本,而且已成為物流發展的障礙。二在我國的物流企業中,真正實力超群、競爭力強的則為數不多。“小”(經營規模小)、“少”(市場份額少、服務功能少、高素質人才)、“弱”(競爭能力弱、融資能力弱)、“散”(貨源不穩定且結構單一、網絡分散、經營秩序不規范)是我國絕大多數物流企業界存在的產要問題。三是有些企業想涉足第三方物流、受自身能力的限制,在物流信息、技術方面不可能滿足整個社會系統物流需要,更不能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中國即將加入WTO,我國第三方物流公司面對將是跨國物流公司的競爭,很難短期內的技術服務方面 是達到與對手匹敵的實力。
解決瓶頸的關鍵
于是,有人提出,必須有人來管理與第三方提供商的關系。但是,管理的位置應由誰來擔當呢?是顧客、第三方還是其他?前不久、有人提出了第四方物流(4PL)的概念,把它定義為是一個供應鏈集成商,他調集和管理組織的以及具有互補性的服務提供商的資源、能力和技術,以提供錢個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
從概念上看,第四方物流是有領導力量的物流提供商,它提供可以整合整個供應鏈的影響力,提供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也為其顧客帶來更大的價值,顯然,第四方物流騍在解決企業物流的基礎上,整合社會資源,解決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會物流資源充分利用的問題。同時也是發揮政府職能,在推進我國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所能做的唯一切入點。而且,我國在加入WTO后,提高 我國物流企業的國際竟爭力,應對跨國物流公司的竟爭,短期內不可能通過入選落后的物流來實現,只有通過第四方物流才可能實現。這也是我國政府在如何發現代物流要考慮的重點。
然而誰能成為領導力量的物流提供商?一個很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還是另一種方式?
如果從我們整個社會系統來考察,不難發現,第四方物流公司是某個和某幾個第三方物流有關企業學還是物流供應鏈過程中的一個部分,還沒有成為真正的物流企業,離第三方物流或脫胎于傳統物流企業或來源于國外獨資和合資企業,而且還處于轉型發展時期,短期內不能成為整合物流資源的“有領導力量的物流提供商”。顯然,真正能成為第四方物流一的角色是缺位的。
那么,到底有沒有第四方物流?實際上,網絡經濟的發展使第四方物流為可能。首先,通過國際互聯網網絡平臺可達到信息充分共享。網絡平臺在信息傳遞方面具有及時性、高效性、廣泛性等特點,通過互聯網很容易達成信息共享的目的。其次,通過國際互聯網網絡平臺減少了交易成本,實現最大的物流資源的整合。由于網絡平臺的信息共享的優勢,減少了信息不對稱,使中小物流企業也能夠獲益。第三,網絡平臺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不受物理空間的限制,也沒有企業 自身的利益面,容易組成第三方物流企業和其它物流企業都認可的形式,比如聯盟形式,最終實現物流產業整合。
顯然第四方物流企業如果實現整合,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四方物流企業必須不是物流的利益方四方物流必須能實現信息共享;第四方物流必須有能力整合所有物流資源。而真正滿足此條件的只有虛擬的物流網絡平臺。
切入途徑
發展第三方物流是解決企業物流的關鍵,即第四方物流則解決整個物流的主要問題。因此,發展第四方物流須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為第四方物流發展做鋪墊。可為第四方物流首先是通過 第三方物流整合社會資源基礎上再進行整合,只有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第四方物流才有發展的基礎。目前我國物流企業發展比較分散,既有改制后的大型物資集團,又有生產企業延伸供應鏈而形成分管的專業化物流公司,還有外商和民營企業。為迎接加入WTO 后對現代物流的需要,培育大型企業集團。這樣既可以在不增加資本投入的情況下,提高物流效益,又可以為協作企業創造“第三利潤源”。因此,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是當前提高我國物流產業發展水平最重要的措施。
2.加速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產業的融合,建立全國物流行業的公共平臺。正如前述,發展第四方物流是解決整個社會物流資源配置問題的最有力的手段。我國目前正在推進信息化進程,把當前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產業結合起來的最佳途徑就是培育第四方物流企業(包括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資源,這樣可能使我國物流產業真正有質的提高,也只有這樣才能從容應對加入WTO后跨國物流公司的竟爭。
目前物流方面網絡企業很多,但能夠整合一定社會資源的和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并不多。目前要重點培育已經具有第四方物流的信息平臺發展成為第四方物流
3.轉變政府管理職能,做好物流基礎建設、產業服務、規范工作。我國物流產業真正提升,必須通過第四方物流完成。對第一方或第二方物流能靠政府通過財稅政策傾斜,困為目前物流資源在沒有充分利用的情況下,已經處于飽和狀態,如倉儲和運輸能力已經是供過于求。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靠企業自身發展規律就能生存。唯有第四方物流對整合社會資源、物流產業的提升有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物流產業政策上,應重點放在物流基礎建設、產業服務、規范工作。比如建立商品條形碼標準,鼓勵物流企業技術創新、加快物流人才培養和加大物流人才引進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