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倉儲與運輸論文

庫存控制綜述及JIT采購的意義

2008-4-5 23:5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摘要:

  庫存控制是個很復雜的企業綜合管理問題,從管理的戰略意義上講,戰略性庫存決策問題是宏觀的管理決策問題,純粹用傳統的、微觀的、基于算法求解的方法不能解決戰略庫存決策問題。

  一、關于庫存管理問題的新理解

  對于庫存的理解,我們習慣認為它是資源的儲備或暫時性的閑置,因此,長期以來對庫存作用的理解就針對庫存是因"儲備"而存在、還是因"閑置"而存在產生截然相反的看法。持庫存是儲備的觀點認為庫存是維持正常生產、保持連續、應付不測需求所必須的,而認為庫存是閑置的觀點認為庫存是一種浪費,它掩蓋管理中問題,因此主張消除庫存,通過無庫存生產方式不斷地降低庫存水平,暴露管理問題,然后解決問題,使管理工作得到改進,達到一個新的水平。這是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改進的過程,JIT思想集中體現了這種理念。

  從深層次的研究發現,庫存并不是簡單的資源儲備或閑置的問題,而是一種組織行為問題,這是我們關于庫存管理新的理解: 庫存是企業之間或部門之間沒有實現無縫連接的結果,因此,庫存管理的真正本質不僅僅是針對物料的物流管理。

  傳統的庫存控制管理,就是物料管理。人們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優化庫存(物料成本優化),但是效果卻總是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要解決庫存的本質問題,必須在采用JIT采購的基礎實施庫存控制管理以達到降低庫存成本的目的。

  二、JIT采購意義

  準時采購也叫JIT采購法,是一種先進的采購模式,是一種管理哲理。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以恰當的數量、恰當的質量提供恰當的物品。它是從準時生產發展而來的,是為了消除庫存和不必要的浪費而進行持續性改進。要進行準時化生產必須有準時的供應,因此準時化采購是準時化生產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它和傳統的采購方法在質量控制、供需關系、供應商的數目、交貨期的管理等方面有許多不同,其中關于供應商的選擇(數量與關系)、質量控制是其核心內容。歸納總結為以下幾點:

  ⑴ 選擇最佳的供應商,并對供應商進行有效的管理是準時化采購成功的基石。

  ⑵供應商與用戶的緊密合作是準時化采購成功的鑰匙。

  ⑶ 卓有成效的采購過程質量控制是準時化采購成功的保證。
準時采購包括供應商的支持與合作以及制造過程、貨物運輸系統等一系列的內容。準時化采購不但可以減少庫存,還可以加快庫存周轉、縮短提前期、提高購物的質量、獲得滿意交貨等效果。

  美國加利弗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生做了一次對汽車、電子、機械等企業的經營者準時化采購的效果問卷調查,共調查了67家美國公司。這些公司有大有小,其中包括著名的3COM公司、惠普公司、蘋果計算機公司等。這些公司有的是制造商,有的是分銷商,有的是服務業,調查的對象為公司的采購與物料管理經理。調查結論如下:
  
  (1)準時化采購成功的關鍵是與供應商的關系,而最困難的問題也是缺乏供應商的合作。供應鏈管理所倡導的戰略伙伴關系為實施準時化采購提供了基礎性條件,因此在供應鏈環境下實施準時化采購比傳統管理模式下實施準時化采購更加有現實意義和可能性。

  (2)難找到"好"的合作伙伴是影響準時化采購的第二個重要因素,如何選擇合適的供應商選擇得是否合適就成了影響準時化采購的重要條件。在傳統的采購模式下,企業之間的關系不穩定,具有風險性,影響了合作目標的實現。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企業是協作性戰略伙伴,因此為準時化采購奠定了基礎。

  (3)缺乏對供應商的激勵是準時化采購的另外一個影響因素。要成功地實施準時化采購,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供應商激勵機制,使供應商和用戶一起分享準時化采購的好處。

  (4)準時化采購不單是采購部門的事情,企業的各部門都應為實施準時化采購創造有利的條件,為實施準時化采購共同努力。
就我國企業現有總體水平情況來看,實施準時化采購的基礎性條件比較差,特別是企業的合作方面有待加強。因此結合庫存控制管理來降低物流成本是國有企業是當務之急。

  三、建立庫存管理的實施策略

  1.建立供需協調管理機制

  為了發揮庫存管理的作用,供需雙方應從合作的精神出發,建立供需協調管理的機制,明確各自的目標和責任,建立合作溝通的渠道,為供應鏈的庫存管理提供有效的機制,為供應商與分銷商協調管理機制模型。沒有一個協調的管理機制,就不可能進行有效的庫存管理。建立供需協調管理機制,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建立共同合作目標要建立合理的庫存管理模式,首先供需雙方必須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標。為此,要理解供需雙方在市場目標中的共同之處和沖突點,通過協商形成共同的目標,如用戶滿意度、利潤的共同增長和風險的減少等。

  2)建立庫存的協調控制方法。庫存管理中心擔負著協調供需雙方利益的角色,起協調控制器的作用。因此需要對庫存優化的方法進行明確確定。這些內容包括庫存如何在多個需求商之間調節與分配,庫存的最大量和最低庫存水平、安全庫存的確定,需求的預測等等。

  3)建立一種信息溝通的渠道或系統信息共享是供應鏈管理的特色之一。為了提高整個供應鏈的需求信息的一致性和穩定性,減少由于多重預測導致的需求信息扭曲,應增加供應鏈各方對需求信息獲得的及時性和透明性。為此應建立一種信息溝通的渠道或系統,以保證需求信息在供應鏈中的暢通和準確性。要將條碼技術、掃描技術、POS系統和EDI集成起來,并且要充分利用因特網的優勢,在供需雙方之間建立一個暢通的信息溝通橋梁和聯系紐帶。 

  4)建立利益的分配、激勵機制要有效運行基于協調中心的庫存管理,必須建立一種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并對參與協調庫存管理中心的各個企業(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或批發商)進行有效的激勵,防止機會主義行為,增加協作性和協調性。

  2.發揮兩種資源計劃系統的作用

  為了發揮庫存控制管理的作用,在供應鏈庫存管理中應充分利用目前比較成熟的兩種資源管理系統:MRPII和DRP。原材料庫存協調管理中心應采用制造資源計劃系統MRPII,而在產品庫存協調管理中心則應采用物資資源配送計劃DRP。這樣在供應鏈系統中把兩種資源計劃系統很好地結合起來。

  3.建立快速響應系統

  快速響應系統是在80年代末由美國服裝行業發展起來的一種供應鏈管理策略,目的在于減少供應鏈中從原材料到用戶過程的時間和庫存,最大限度地提高供應來年的運作效率。

  快速響應系統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供應鏈管理中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管理策略,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為商品條碼化,通過對商品的標準化識別處理加快訂單的傳輸速度;第二階段是內部業務處理的自動化,采用自動補庫與EDI數據交換系統提高業務自動化水平;第三階段是采用更有效的企業間的合作,消除供應鏈組織之間的障礙,提高供應鏈的整體效率,如通過供需雙方合作,確定庫存水平和銷售策略等。

  目前在歐美等西方國家,QR系統應用已到達第三階段,通過聯合計劃、預測與補貨等策略進行有效的用戶需求反應。美國的Kurt Salmon協會調查分析認為,實施快速響應系統后供應鏈效率大有提高:缺貨大大減少,通過供應商與零售商的聯合協作保證24小時供貨;庫存周轉速度提高1~2倍;通過敏捷制造技術,企業的產品中有20%~30%是根據用戶的需求而制造的。快速響應系統需要供需雙方的密切合作,因此協調庫存管理中心的建立為快速響應系統發揮更大的作用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4.發揮第三方物流系統的作用

  第三方物流系統(Third Party Logistics, TPL)是供應鏈集成的一種技術手段。TPL也叫做物流服務提供者(Logistics ServiceProvider. LSP),它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如產品運輸、訂單選擇、庫存管理等。第三方物流系統的產生是由一些大的公共倉儲公司通過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務演變而來,另外一種產生形式是由一些制造企業的運輸和分銷部門演變而來。

  把庫存管理的部分功能代理給第三方物流系統管理,可以使企業更加集中精力于自己的核心業務,第三方物流系統起到了供應商和用戶之間聯系的橋梁作用,為企業獲得諸多好處 第三方物流系統在供應鏈中的作用 

  ◇減少成本;

  ◇使企業集中于核心業務;

  ◇獲得更多的市場信息;

  ◇獲得一流的物流咨詢;

  ◇改進服務質量;

  ◇快速進入國際市場。

  面向協調中心的第三方物流系統使供應與需求雙方都取消了各自獨立的庫存,增加了供應鏈的敏捷性和協調性,并且能夠大大改善供應鏈的用戶服務水平和運作效率。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