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流通業:連鎖+物流+電子商務=流通現代化
2008-4-5 12:0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文/周智
流通業無疑是當今傳統產業信息化的一個熱點,也是IT廠商非常關注的重要領域。近日,在廣西經貿委組織召開的“廣西推進流通現代化工作會議”上,確定了廣西流通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即盡力成長擴張,適應并對抗未來的激烈市場碰撞。同時提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以流通方式和組織形式的改革與創新為切入點,推進流通現代化,重點推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的發展”。
連鎖經營:大力發展
廣西連鎖經營自20世紀90年代初起步,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后,也表現出了一些突出的問題:大多數連鎖企業規模較小(店鋪數在10個左右),形成不了規模優勢;銷售額比重低,柳州市10家連鎖企業的總銷售額僅占全市消費品銷售總額的6%,而據記者所知,其他地市所占比重更低。在信息化方面,雖然大部分連鎖企業在零售環節使用了POS系統,但未實現計算機網絡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管理的科技含量低,大多數連鎖企業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善和規范化的經營管理體制,計算機技術和管理專門人才更是匱乏。
因此廣西在今后五年內對連鎖經營定了如下發展目標:
全區連鎖企業店鋪數發展到4000個,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中,在社會消費品總額中所占比重達10%,南寧、柳州、桂林三市達20&左右。
培育5家大型連鎖企業集團,其中包括5家經營業績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跨地區、跨行業經營、年銷售額20億元以上的大型連鎖集團;3家年銷售額10億元以上的連鎖企業。
發展10家品牌化、專業化、特色化經營,實力雄厚、輻射能力強和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專業連鎖企業。
為達到發展目標,廣西將在政策上扶持一批基礎較好、有發展潛力的連鎖經營企業。目前,被看好的企業有:南寧市利客隆超市公司,已有連鎖店25家,年銷售額3.2億元;柳州市佳用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擁有26家直營店,25家加盟店,年銷售額3.75億元,進入2001年中國連鎖百強;柳州市匯康醫藥連鎖有限公司,連鎖店33家,年銷售額5398萬元;河池市糖業煙酒公司,連鎖店17家,年銷售額4780萬元。
同時,廣西經貿委要求,在未來五年,廣西全區的連鎖企業實現計算機管理在總體上要達到80%,而大型連鎖經營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普及率要達到100%——對于廠商而言,商機已逐漸浮出。
物流:積極推進
“廣西的物流已經受到重視,但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還要面臨許多的困難和問題。”一位經貿委的人士如是說。對于廣西的物流業,我們可以根據相關資料總結出五點現狀:一是缺乏指導性政策措施;二是許多重要基礎設施仍然處于壟斷經營狀態,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三是工商領域采購、制造、運輸、倉儲、加工、配送、銷售等環節彼此分割,制約了物流配送的社會化;四是企業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水平和技術落后,現代物流業缺乏發展基礎;五是物流人才缺乏。
為此,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將盡快加強在物流業的發展規劃、重點配送項目和配送格局等三方面的工作力度,制定《全區物流發展“十五”規劃和2002年遠景發展設想》。“自治區已經確定以食品為主的南寧物流中心,以生產資料為主的柳州物流配送中心以及以大宗貨物為主的防城港物流配送中心,并加快力度,爭取早日啟動。”據記者了解,廣西將在南寧、柳州、防城港三市建立起現代化的物流園區,培育3家年配送額在10億元以上的物流配送中心——“現代物流配送中心將普遍建立信息查詢系統、貨物跟蹤系統和電子數據交換平臺,使企業電子商務的應用得到進一步推廣。”
另外,目前廣西物流配送領域的領頭羊——廣西郵政也逐步走向了良性發展的軌道,從1999年獨立運營以來,憑借其龐大的社會服務網絡,在今年實現了三年扭虧為盈的目標。以南寧為例,為了應對信息技術帶來的沖擊,南寧郵政投遞局拓展了物流配送服務,從送牛奶、早餐及、夜飯開始,隨著業務的拓展,該局與10多家大企業簽訂了資金結算和物流配送業務協議。“信息化帶來的不僅僅是沖擊,更多的是經營思路和經營方式、工作方法和工作態度的轉變”一位郵政局的員工在談到自己工作上的變化時,頗有感觸。
電子商務:穩妥試點
雖然.com的泡沫已經破滅許久,而廣西網上銷售額在總商品銷售額中的比例更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電子商務在眾多網絡廠商而言仍是具有巨大潛力的市場。無論是信息產業局、計委還是經貿委,都對電子商務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在支持的聲音中,仍保留有一份謹慎:廣西的經濟相對落后,全面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條件尚不成熟。
由于電子商務的開展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條件和物質基礎,加上諸多影響企業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發展制約因素存在,經貿委對于今后一段時期廣西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是:一,做好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主要是流通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二,抓好重點項目的建設,并重點強調了“廣西食糖中心市場的農副產品網上交易項目”。據廣西經濟信息中心胡安韓副主任介紹,廣西作為全國糖業大省,目前產糖量已占全國總產糖量的45%,銷往外省的商品糖總量占全國各產糖省區向外省銷售總量的70%以上,因此,廣西的甘蔗種植、食糖生產、銷售直接影響全國食糖供求變化,準確、快捷、高效的信息的綜合、分析和傳遞,對食糖的生產、貿易至關重要。廣西早在1993年就開始建立了一個初級的“廣西食糖市場信息網”,1994年7月,借助國家信息中心“聯合信息網”平臺將系統移植到XENIX,后來又發展成為多用戶的系統。近年,利用第三期日本貸款設備和廣西經濟信息網的網絡平臺,開發建設了廣西食糖市場信息系統。2000年6月,該系統通過日本協力基金會驗收,2001年11月8日在南寧通過了省級鑒定。
采訪手記: 在此次采訪中,記者感受較深的有兩點。其一,近年來,我國的流通體制改革進展很快,新型流通方式不斷涌現,商業網點達到1000多萬個,但我國流通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卻不足9%。商品流通的規范化、法制化程度較低,商品市場體系缺乏規劃和資金投入,流通企業組織化程度低,都亟需大力推進流通現代化。因此,國家經貿委鼓勵流通業要積極開展信息化工作,在傳統行業中建立上下游客戶網上采購系統,在大宗商品批發市場中建立專業網絡系統,探索物流企業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模式。
其二,對物流行業的數據統計工作仍需增強。經貿委目前的工作也面臨著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持的困難,這也提醒我們應該在數據統計方面加強管理,重視數字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近年來,我國的評估與研究方面快速發展,在IT領域出現了如“計世資訊”這樣的權威機構,為市場提供了詳細的統計分析報告,對軟、硬件的研發、制造、銷售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但是在應用方面,在如何采用適用的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競爭力方面,權威的評估分析報告還不多見,負責接待記者的經貿委的同志說得很直接:“這方面需求實際上是十分迫切的。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傳統產業中能夠總結信息技術應用狀況的力量有限,需要IT界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