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生產資料論文

醫藥流通企業物流化沖動的思考

2008-4-5 11:5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筆者近日特地對已成立運轉半年的某國內著名藥店連鎖企業建設的“醫藥物流中心”進行了尋訪。該中心選址沈陽主要的藥品集散地(據悉其年銷售額有100多億元)。整個物流中心分4層,地下層為3000平方米的周轉庫房,地面一層為藥品超市(面對消費者和第三終端),二、三層為藥品洽談區(上游供應商與下游終端客戶)。另外,該中心還規劃配置有30000平方米的大型倉儲配送中心。   地面一層為該物流中心的藥品超市,據其門店負責人介紹,目前約有12000個品規,日均營業額20萬元。這當中既有針對消費者的零售,同時也包含農村診所、藥店社區診所的批量、采購或團購部分。開業半年來的業績顯示,它不僅是沈陽乃至東北地區的零售龍頭,在全國平價藥房系統范圍內,其穩定的業績增長及經營手法也當屬上乘。
  但二、三層的交易大廳卻與首層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原計劃招募500家供應商進駐的藥品洽談區,現在卻冷冷清清。二層大廳內,只有幾十家企業在辦公,還有很多有廠家標識物,但卻無人“坐攤”。問其原因,是7月1日起,這里一家按1700元/月收費(之前是按1%交易額收取管理費),以至使原本就不多的供應商走了不少。
  經與在此辦公的兩家企業負責人交談得知,主要是在這里的成交額太小,其中一家銷售月均不足5萬元,另一家只有1萬元。如此算來,均收不抵支(前一家因在沈陽地區就配備了近10個終端促銷員和渠道協銷員,花費較大)。聽說也有好的,一個月能賣貨幾十萬元的,如北京同仁堂等。
  進行多元化或模式創新的企業,離本業愈近或愈相關的部分,愈容易獲得成功;反之,則不容易獲得成功,或者說,投資回收期就可能會超過預期。上面提到的“醫藥物流中心”,從傳統連鎖業態經營切換為平價業態所獲得的成功,就是例證。而從先前的城區配送轉為廣闊的農村市場配送,從消費者的零售服務轉為供應鏈體系的打造和跨越,其間的轉換成本相對高些,轉換期相對長些,也更艱難些,其中,如何分攤和能否分攤建造物流中心的巨額固定資產投資,是一個關系到投資者、管理者、經營者能否協調好立場和滿足各自基本利益需要的關鍵因素。
  近年來,醫藥流通企業的物流化沖動已經帶來明顯的負效應,如60%的醫藥物流中心的空轉。很多醫藥物流中心按照現代化的建設標準開工建成后,才發現終端市場容量、數量不足以形成基本的規模要求,體制的抑制、競爭市場不規范等問題顯得特別突出。事實上,這些問題在當初決定興建物流中心時,應該都是有所考慮和有預案的,但為什么建成卻不能很好地解決呢?就沈陽的那家物流中心而言,如何把該集散地的小型或個體代批集中起來,把競爭者變成合作者,或者按照安徽華源模式運轉,這顯然是其下一步必須解決的問題,否則,該“醫藥物流中心”這一創新模式將遭受量能不足以支撐其基本運行的重大考驗。
  與此相類似的,還有相當部分醫藥企業物流中心的擬建或在建項目,都應該重新審視或規劃好這些瓶頸問題的應對預案。
  經營成功的超市,或真正的賣場式平價藥房(經營面積至少在3000平方米、品規10000個以上者),如何在零售業競爭環境惡化、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形成和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助推醫藥分業、消費者自我藥療以及加強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穩定當地零售物價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這些都應該是業內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和論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