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障礙及對策研究
2008-4-29 21:14:00 來源:王 智 利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黑龍江省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障礙及對策研究
王 智 利
[摘要]物流業發展水平已成為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黑龍江省物流產業發展穩定,呈現較好勢頭,但前進中也存在許多障礙,諸如:缺乏統一規劃布局,物流市場主體發育不完善,物流的社會化、市場化程度低等。然而,同時還應看到,黑龍江省物流業發展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具有后發優勢。因此,要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明確奮斗目標,科學布局,依托特有的市場平臺,加快構建全省現代物流產業體系。
[關鍵詞]產業經濟;區域物流;黑龍江省
抓住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和改造的有利契機,積極推進黑龍江省現代物流產業發展,促進經濟運行質量和綜合競爭力的提高,實現“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的宏偉目標是黑龍江省經濟工作的主旋律。反思黑龍江省物流產業發展狀況乃當務之急,極具現實意義。
一、 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必要性和現實基礎
(一)發展現代物流業意義重大
物流是一種“永續資源”,不同于自然資源,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作為一個獨立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它的出現和發展是一個經濟現象,它是經濟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分工的結果,是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然。物流業是近年來國際上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物流發展水平已成為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當前,要充分認識到加快培育和發展現代物流業對提升黑龍江省在東北亞地區經濟中的地位和促進全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有著更加突出的現實意義。第一,發展現代物流業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綜合競爭力。物流業越發展,物流總成本在GDP中的比例越低。據世界銀行估算中國的物流成本為 18%左右,高于發達國家10個百分點。黑龍江省物流成本在20%左右,需要努力的空間還很大,只要能夠將現在的物流成本降低 10%左右,全省經濟總體水平就能出現一次新的飛躍。第二,發展現代物流業可以優化資本運營,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發展壯大企業重在運營資本,運營資本必須立足發展現代物流業。這是優化資本運營,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現實選擇。第三,發展現代物流業可以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現代物流是一個系統完整的供應鏈,產業的關聯度很大。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有利于降低制造業產品成本;有利于促進工商企業業態創新;有利于改變運輸服務方式;有利于帶動相關的金融業、餐飲業、旅游業、信息業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第四,發展現代物流業可以加快黑龍江省產業結構調整步伐。與經濟發達地區比較,黑龍江省經濟發展還存在很多制約因素,最主要的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第二產業比重較大,第三產業相對落后,第三產業產值只占全省GDP的30%左右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會加快黑龍江省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這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建立新的經濟發展體系的重大戰略行動。
(二)對黑龍江省物流業發展的基本評價和認識
1.黑龍江省物流業發展的特點
第一,物流產業發展穩定。截至2003年底,物流業(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訊業)增加值達278.3億元,占GDP的6.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7%;物流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9.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物流業對經濟的基礎作用不斷增強。
第二,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一是交通網絡四通八達,運輸能力不斷增強。截至2003 年底,鐵路營運里程達5373公里,公路營運里程達65123公里,水運營運里程為5528公里,航空營運里程為 108716公里。二是郵電通信業迅猛發展,物流信息網絡不斷擴大。2003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33.3億元(2000年不變價),比上年增長25.2%。擁有長途光纜線路總長度33979.5公里。目前以國家公用網為主體,專用網為輔助的信息化網絡結構基本形成。
第三,根據物流需求質量發生的變化,物流企業不斷拓展業務領域。不少企業立足環節性物流,逐步向一體化物流邁進,與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第四,國際物流發展迅速,進出口貨物吞吐量大幅度增加。黑龍江省有邊境口岸25個,對俄貿易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2003年全省進出口總值53.3億美元,同比增長22.5%。其中,對俄貿易額達29.5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 26.68%,占全國對俄貿易總額近 1/4。 第五,具備現代物流理念的企業正在興起,各類新型物流企業不斷涌現。一些大型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對企業進行流程重組和物流優化工作,整合資源,完善物流網絡,不斷擴大物流服務領域,向第三方物流方向發展。
2.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障礙。
黑龍江省物流業與國際先進水平和發達省區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問題的癥結主要在于體制性與結構性的矛盾。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全社會的現代物流理念有待提高。現代物流產業是復合型的服務產業,是支撐國民經濟運行的基礎性產業。目前,對物流產業的社會認同度不高,甚而把物流僅僅等同于倉儲與運輸。第二,物流管理體制不順,缺乏統一規劃布局。長期以來,沿用傳統的部門分割管理體制,部門間各出己政,缺乏統一布局,重復投資現象普遍,資源浪費嚴重。另外,由于對物流管理缺乏統一指導,以至惡性競爭不斷,阻礙物流業發展。第三,物流市場主體發育不完善。全省尚未有效的形成專業化的物流市場供給主體即物流企業。這主要表現在:一是物流企業數量較少,二是物流企業規模較小,三是物流企業的服務功能不完善,四是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不高,難以滿足社會化物流的需要。第四,物流的社會化、市場化程度低。物流的專業化必然要求物流的社會化。黑龍江省老企業占的比重大,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影響,現有的物流企業大都是隸屬于不同部門,習慣于自成體系,以自我服務為主的物流運作模式,供應鏈水平差,物流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低。第五,物流現代化水平低。絕大多數物流企業仍停留在傳統物流“儲運”狀態,物流企業信息化、網絡化應用水平相當低,直接影響倉儲量和貨運量。少數物流企業只是在局部環節運用計算機管理,大多數企業還停留在手工操作階段。第六,物流企業服務功能單一。大多數物流企業規模較小,服務水平較低,往往是被動地按照用戶的指令和要求,從事簡單的、常規的運輸、倉儲和配送,無法實現個性化服務。第七,受物流流向流量的不利因素影響,物流存量資源得不到很好地利用。從地理現狀看,黑龍江省作為邊緣省份,全國運輸網絡的盲端,長期以來,在物流流向上缺乏優勢,鐵路、公路交通運力浪費嚴重,物流成本增加;同時,又由于流量不均衡,每年第三季度進入淡季,形成了運力大量閑置。第八,航空物流短期內難以大面積發展,水運受氣候制約,鐵路網絡不完善,公路運力緊張。目前,機場擴建需要資金注入,同時建設周期長,一時難有較大發展;水運受氣侯影響很大,冬季無法航行;鐵路網絡建設雖依靠多年積累,主干線清晰,但末端支線尚有待完善。因而,交通運輸顯得相對緊張,所以,提高物流資源的空間布局尤為緊要。第九,物流人才匱乏,經營粗放。大多數企業缺乏物流實用型人才,缺乏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人才,造成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強,發展后勁不足。
(三)黑龍江省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后發優勢
黑龍江省物流業發展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表現為:其一,經濟發展快速,生產密集,商貿發達,為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強大的經濟基礎。2003年,黑龍江省GDP為4433 億,比上年增長 10.3%。糧食產量超過500億公斤,綠色食品產量700萬噸,總量居全國首位。機械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主要產品品種2500多個,醫療、石化、汽車等在國內也具有比較優勢,這為發展現代物流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其二,資源豐富,發展現代物流業市場平臺廣闊。黑龍江省疆域遼闊,資源富集,生態環境優良。在已查明的131種礦產資源中,居全國首位的有石油、石墨等,全省64種主要礦產資源保有儲量的潛在總價值為 14286.1億元;森林面積 1919萬公頃,是全國最大的林區,蓄積量達15億立方米;煤地質儲量216.5億噸,居東北三省之首。豐富的資源使相關行業內部蘊藏著強大的物流潛力,為發展現代物流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其三,獨特的地緣優勢,提供了廣闊的國際市場空間,對發展現代物流業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黑龍江省地處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地帶。與俄、日、朝、韓毗鄰,特別是與俄羅斯接壤,邊界線全長3045公里。可通過江海聯運到達朝鮮、韓國、日本及至東南亞國家。這種鮮明的地緣優勢為發展現代物流,擴大黑龍江省“南聯北開”,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其四,政府高度重視為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領導保證。2003年中央11號文件描繪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宏偉藍圖。2002年末,黑龍江省委工作會議把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列入全省經濟中心工作,并第一次寫進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二、加快發展黑龍江省現代物流業的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工作會議精神為指針,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為契機,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我省經濟運行質量和綜合競爭力為目的,以構建現代化的“大物流”體系為目標,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支撐,突出抓好第三方物流、企業物流管理和中心城市三個重點,加快構建全省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二)基本原則。第一,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協調發展。第二,堅持政府調控、企業實施、市場化運作。第三,堅持改造與建設相結合,培育與引進相結合。第四,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循序漸進,逐步做大做強。第五,堅持以信息化和電子商務推動物流業的發展。第六,堅持標準化、網絡化和規范化。
(三)奮斗目標。依托黑龍江省區位優勢,以哈爾濱為中樞,各中心城市和口岸為依托,全面構筑物流設施、物流信息、物流政策三大平臺。建立以大型物流園區為軸心,以綜合性、專業性物流配送為節點的物流體系框架。培育一批大型骨干物流企業,形成黑龍江省物流品牌和有競爭力的物流產業群。使省重點企業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至15%,物流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30%,進而推動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至40%。建立起物暢其流、快捷準時、結構合理、設施配套、技術先進、管理規范、運轉高效、綠色環保的現代物流體系。
三、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
(一)戰略重點。
第一,發展綜合一體化物流。黑龍江省作為老工業基地,需要大力發展高水平的綜合一體化物流服務。工業物流一體化服務包括供應物流、銷售物流、部分生產物流、逆向物流等,這些物流服務是工業制造業的副業,實行主副分離,第三方物流介入,就可以使工業制造企業按照國際分工原則,集中精力發展自己的核心產品,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第二,發展國際物流。充分利用黑龍江省地緣優勢,重點發展對俄貿易物流發展對日本、韓國、朝鮮以及東南亞各國的貿易物流,建設東北亞物流中心。第三,發展專業物流。依托資源優勢,向縱深化、專業化物流方向發展,重點發展石油物流、綠色食品物流、礦石物流、木材物流。
第四,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即配送企業。具有現代批發特征的第三方物流即物流配送企業,是現代流通業的發展趨勢,它將推動商品流通結構調整,建立科學的商品流通模式和零售業態結構。
(二)主要任務。
第一,建設開放的“扇形物流網絡體系”。根據黑龍江省生產力的布局和物流資源現狀,首先,明確哈爾濱在全省的物流樞紐中心地位,把哈爾濱建成全省物流核心基地。其次,以哈爾濱為扇面軸心,橫軸左側有大慶、齊齊哈爾兩個區域中心城市輻射西北部若干節點城市,橫軸右側有牡丹江、綏芬河兩個區域中心城市,上有黑河、佳木斯兩個區域中心城市分別做兩條豎線,在區域中心城市建設若干綜合性、專業性物流園區,形似覆蓋全省扇形網絡,從而內合外聯,輻射東三省及遠東俄羅斯、日本、朝鮮、韓國確立黑龍江省在東北亞地區物流中心地位。
第二,開發信息系統平臺,以信息化帶動物流現代化。在物流企業中推廣 EDI、GPS、GIS、ITS、EOS等先進管理系統;推進網上物流信息和商務平臺的建設;加強開發,推進應用新的計算機軟件;對物流資源進行管理,以信息平臺帶動物流業走向一體化、系統化、社會化和現代化。
第三,整合物流資源,建設專業化社會化的物流企業,由競爭走向合作。當前的工作,一方面是企業進行資產重組與專業化改造,通過重組與改造,兼并與聯合向集約化與協同化發展,實現全面管理;另一方面是政府統一布局,建立戰略聯盟。在各地市區域內將各自獨立的企業資源整合為一體,實現優勢互補,利益共享。在規模化經營中,降低運作成本,實現雙贏;對相互聯系、分工協作的整個產業鏈進行整合,形成完整、高效供應鏈管理系統及現代化物流系統。
第四,加快物流園區建設。物流園區屬于支撐性服務性體系,應該既有綜合功能又有專業特點,因此要立足于服務對象明確、商貿發達、交通和通訊設施雄厚的區域中心城市,在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等制造業和流通業發達的中心地區和綏芬河、黑河等口岸城市率先建設和完善規模化的物流園區,以點帶面,布局全省物流網絡。
第五,描繪東北亞運輸大通道宏偉藍圖,健全綜合運輸體系。公路和鐵路是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堅強載體。當前要以主干鐵路和國、省道為重點,加快國際經貿大通道建設,提高路網總體水平。加強航運樞紐港口、江海聯運換裝港口和界河開放港口的建設改造,提高水路運輸能力。強化哈爾濱機場的樞紐地位,積極發展漠河、雞西等支線機場,完善航空運輸網絡。通過積極努力,在未來的幾年內構建全省陸海空優勢互補、互連互通的物流網絡。
第六,革新物流企業和企業物流,適應現代物流發展新趨勢。將省內從事跨市地物流配送的公司和從事物流末端投遞到戶的配送公司進行優勢互補,倡導建立一種貫通物流全程的新物流體系對不同類型企業物流的發展思路也要進行梳理,制造業物流著重于再造物流流程,專業物流著重于構筑供應鏈,農業物流著重于提高農產品資源配置效率,商業物流要把降低交易成本作為當前工作重點,對外貿易物流要把提高通關速度作為當前工作重點。第七,發展龍頭物流企業。要以“服務、速度、規范、卓越”為經營理念,秉承“創新、誠信、協作、進取的企業精神,高起點、高定位地打造物流企業的龍頭品牌,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培育壯大一批龍頭企業。第八,做好物流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物流服務標準化、規范化直接影響著全省物流整合的成功與否,要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物流術語、計量、設施技術標準、數據傳輸標準、物流運作模式與管理標準的普及和落實工作。
四、當前黑龍江省發展現代物流產業的保障措施
以建立高效的協調機制和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為突破口,為黑龍江省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提供支持平臺。現代物流業是復合型產業,需要政府牽頭協調各個行業和部門,大量的發展政策、法規、發展戰略及規劃需要統一的協調、組織、管理和指導。同時,還要積極運作和建立現代物流行業協會,發揮其行業管理、協調、監督和服務的職能作用。再有,制定物流統計指標體系,建立健全物流數據信息報送、分析、匯總制度。要從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長遠利益出發,抓緊落實扶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第一,關于物流園區。將物流基地和物流配送明確為物流園區,參照科技園區和經濟
開發區的政策,在規劃、土地、工商管理、財政稅收、金融、通關等方面給予優惠。
第二,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允許符合政策的物流企業遷入物流園區,享受工業企業同樣的搬遷政策。并對符合全省發展總體規劃的物流項目,在規劃、用地、辦照審批上開辟綠色通道特事特辦。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跨區域、跨行業經營。建立健全物流服務規范和價格機制,加強信用制度建設,形成公平、有序、競爭的物流市場環境。
第三,鼓勵外資和私營企業進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國際資金、技術和人才,發展全省現代物流產業。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鼓勵民間資本投向現代物流業,在政策方面使其享受同等待遇。
第四,設立“物流發展基金”。由政府每年劃撥一定數額的商業結構調整資金,專項用于符合規劃的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區開發建設的貼息和擔保。
第五,建立物流基地土地預留制度,在城市開發建設時,優先規劃確定物流基地用地。對工商企業利用現有的避開居民區和客流密集區的庫場,企業鐵路專用線改擴建的倉儲、配送、集散、分撥、中轉設施的,在審批規劃用地上予以優先。
第六,積極培養和引進現代物流人才。充分發揮高校和社會力量,采取學歷教育、資質認證和在職培訓多種方式,培養物流產業人才。
黑龍江省要牢牢抓住當前的重大戰略發展機遇,把物流從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變成經濟發展的促進因素;把物流消耗的因素變成增值的因素;把物流從粗放的因素變成提高國民經濟運行水平和運行質量的因素。起步晚,就必須高起點、高標準,形成后發優勢、戰略優勢,加快把發展潛力轉化為現實的發展優勢。
(本文發表在《學術交流》2004.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