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王之泰:雪災之后審視物流平臺發展

2008-4-25 14:56:00 來源:物流時代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面對今年的雪災我們的物流系統可以說是首當其沖。我們也看到了許多物流公司和物流的從業人員,在雪災中極力拼博,克服種種困難努力地完成任務?上У氖,在雪災中,種種努力常常只是取得有限的成果,不是“不為”,而是“難為”因為“力所不及”,原來在雪災中我們問物流運作所依托的基礎—物流平臺出了毛病。在雪災中,物流公司的表現當然有高下之別,但是都不可能超越物流平臺的允許范圍。所以,我們在雪災之后對物流領域審視的重點,應當放在物流平臺之上。
  物流平臺其實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這里只就通常人們比較關心的兩大部分做一些比較:這兩部分一是由交通線路和節點為主體的實物運行網絡平臺;一是由信息網絡構筑的虛擬信息網絡平臺。在這次雪災中,出問題的主要是實物運行網絡平臺部分,而其中,節點的問題并不突出,主要問題發生在線路上。如果再對線路做更具體分析的話,我們可以發現,在主要承擔國內物流的公路、鐵路兩種主要線路中,雖然都出問題,但是從抗擊雪災的能力來講,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顯然弱于鐵路。
  鐵路領域功過的爭論之外,也看到了普通老百姓在網上發表的批評意見。其實,今年年初的雪災,公路和高速公路方面的問題比鐵路要嚴重得多,災害地區,所有高速公路和公路幾乎全部封閉,鐵路卻在艱難地執行著使命,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了上百萬滯留在車站上的旅客疏散問題,但是,人們的抱怨和情緒卻主要集中在鐵路上,原因何在?是不是錯怪了鐵路?
  作者認為,群眾的責怪是有道理的,有許多責怪并不是只針對雪災引起的鐵路問題而發出,而是對鐵路多年來發展遲緩積累的意見,借這次雪災的爆發而已,人們對于鐵路部門在雪災中的表現和作為,當然給予肯定,但是,由于對于鐵路寄有更高的厚望,人們總認為,鐵路應當做得更好才對,這也許就是鐵路系統和外面認識差距所在的原因。
  雪災提請人們再一次重視鐵路,我們會發現,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開始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中,鐵路問題解決得不理想。其表現在于:
  第一,相對于高速公路、航空線路的發展,鐵路發展十分緩慢。在一個長時期內,鐵路承擔運量和周轉量的比重,一直在下降。構筑成物流平臺的幾種線路,以鐵路發展的最為遲緩。
  第二,鐵路對民生和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不足。雪災中上百萬人的滯留引起民怨沸騰,鐵路客運“一票難求”的現象,不是在緩解而是在加。挥捎阼F路不能保證發電用煤的及時送達,已經直接影響到電力供應,是電力緊張的根本原因之一。物流企業的經理們對鐵路資源緊張的問題深有體會,許多適合于鐵路的遠程、大量物流,在鐵路資源緊張的前提下,不得不選擇成本更高的其他物流方式,這直接影響了物流企業的合理化運作,也是造成我國物流不合理、物流成本過高重要原因。
  第三,從國際比較來看,中國鐵路資源短缺嚴重。和制造業、商業、外貿業等在國際上地位有大幅度提升相反,世界上幾個國土資源遼闊的大國之中,中國的鐵路無論是長度還是密度方面,都居于末端的地位,不僅比不上發達國家,連和我們一樣處于發展中國家行列的印度,也有不小的差距。
  第四,一個突出表現是京滬高速鐵路。五十多年前,日本還處于戰后恢復時期,能夠在奧運會之前完成了東京到大阪的“新干線”,我們對京滬高鐵已經喊了二十年,卻沒有能夠在奧運會之前完成,讓國人大為失望,這正是鐵路問題解決得不理想的明證。
  在大部委制改革之后,鐵道部領導講了鐵道一系列好處“……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鐵路就體現了環保和節能,土地節約了,發揮了交通骨干和基礎性作用……”,希望這個認識能轉化成為今后推動鐵道找回被耽誤的發展時光,實現真正快速的發展的現實。鐵路問題的解決,才會使我國的物流平臺獲得完善,這應當是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在政策出臺前,有猜測將交通、農業和文化等領域試點“大部制”,將鐵道部、交通部和中國民航總局合并,組建新的運輸部,負責所有交通的公共管理職能,包括公路交通、鐵路交通、水路交通和空中交通的管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