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港興城 加強物流人才建設——寧波市港口物流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紀實
2008-4-23 14: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王任祥
寧波市港口物流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 (以下簡稱 “基地”)是寧波市十大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之一,寧波工程學院為該基地的主持單位,整合寧波各高校如寧波大學、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浙江萬里學院、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等教育資源,建設適應寧波經濟社會發展物流管理、交通運輸和航海技術等學科專業,培養港口物流應用型專業人才,提升教育服務于地方經濟的能力。
基地建設的重要意義
港口物流是以港口作為物流的中心節點,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物流裝備,整合傳統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轉運、報關、聯檢、金融服務、信息處理、增值服務以及相關配套服務等物流環節,為用戶提供多功能、無縫連接一體化的綜合物流服務或物流解決方案的過程。
港口是寧波最具優勢的資源,是寧波城市發展的生命線,是我國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港口物流是適應現代港口功能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港口城市以港興城的重要內容。加快發展港口物流業,對于推進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和促進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發展港口物流業是推動港口城市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是把寧波建設成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環節,對改善和提升經濟結構具有重要作用。世界著名港口城市的港口物流產業占其GDP的20%以上。因此,浙江省、寧波市政府把發展港口物流作為促進港口城市建設的重要戰略,將港口物流業作為臨港產業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寧波為國際區域港口物流中心,大陸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是關鍵。目前港口物流人才是制約寧波港口物流發展與競爭的主要因素。到2010年,寧波港貨物總吞吐量達3億噸以上,集裝箱運輸達1000萬TEU,將成為世界第三大港和中國集裝箱第三運輸港。未來5年,寧波需要相關崗位人員達25萬人,與之相應的港口物流人才,如交通運輸、倉儲等行業,大專學歷以上需求量至少在2萬人以上。通過對港口及相關行業調查研究,寧波最緊缺的物流人才是:集商貿、金融、運輸、系統工程、信息技術與手段等多種知識和技能于一體,且具備對企業內外資源進行整合、對經營全過程進行管理的能力和豐富經驗的高級人才;懂得國際貿易、國際運輸和國際采購等國際物流領域的從事第三方物流操作的專門人才。港口物流人才基地的建設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舉措。
基地建設的主要專業
港口物流應用型人才基地重在培養懂得國際貿易、交通運輸、國際物流、電子信息技術、港口建設等現代物流領域的知識,從事第三方物流實際操作的專門人才;及培養集商貿、金融、運輸、系統工程、信息技術與手段等多種知識和技能于一體,且具備對企業內外資源進行整合、對經營全過程進行管理的能力和豐富經驗的高級人才。具體專業建設目標為:
物流管理專業 本專業是基地建設的基礎和重點,包含多個專業方向。專科專業方向為:倉儲管理、港口物流管理、企業物流管理等,主要培養港口物流生產第一線的專科應用型層次人才;本科專業方向為:港口管理、國際航運管理、倉儲與配送管理等,主要培養港口物流管理本科及以上層次的應用型人才。
交通運輸專業 專業方向:交通運輸管理、港口生產管理。本專業包含專科、本科及以上層次,培養水路、陸路和航空運輸規劃與管理、多式聯運方式組織、港口生產計劃調度及載運工具應用方面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航海類專業 專業方向:船舶駕駛、航運管理。本專業包含本科及以上層次,主要培養海上運輸船舶駕駛、管理,航運事故處理,船舶貨物運輸組織等方面高級應用型人才。
基地建設的分工體系
以寧波工程學院牽頭,整合寧波大學、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浙江萬里學院等高校物流管理及相關專業學科,聯合寧波港口集團、寧波市交通局、寧波保稅區、浙江物產集團、萬達物流公司、寧波海關、檢驗檢疫局等相關單位,構建人才培養和科研及科研開發的基地。基地成員單位以現有基礎進行合理分工,發揮各自資源和優勢,形成專業學科建設的特色。
寧波工程學院,以培養應用型本科層次人才為主,在現有基礎條件上,著力建設和發展物流管理 (港口物流)、交通運輸兩個核心專業,重點建設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物流管理學科,形成專業、學科的優勢。同時,積極創造條件,按照 “統一目標、合理分工、培育特色”的原則,支持其他院校發展相關專業和學科方向。
寧波大學以培養創新型高級人才為主,發揮航海技術、航運管理專業優勢。同時,要發揮寧波大學學科面廣,學科基礎好的優勢,加強橫向合作,強化基地的學科研究和社會服務的能力,提高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水平。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及其他院校,以培養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為主,利用位于北侖的區位優勢,重點發展臨港倉儲管理和保稅物流一線操作人才,并形成規模優勢。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和浙江萬里學院發揮學科研究的基礎,在港口物流基地學科建設中形成特色和成果。
寧波港集團公司作為寧波港口物流產業的龍頭,也是基地服務的主要對象之一,發揮產學研基地建設、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和科研項目合作等方面的引領作用,積極帶動其他相關的企業支持基地的建設。合作企業多方式、多途徑參與基地人才培養和項目科研。例如,專業核心課程建設與企業應用和發展結合,共同開發。學科研究以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為基礎,緊密產學研結合。基地以人才和科研成果為支持吸引企業投入,企業的投入促進基地進一步發展。
基地建設的措施
按照確定的相關專業和學科建設目標和任務,確立人才基地具體的建設項目,一般建設項目由企業、政府職業部門、學校等相關專家組成的基地建設指導委員會論證確立,基地建設以項目脈絡組織項目實施。通過科學的規劃建設項目,著力抓建設項目,最終實現基地建設目標和任務。
在基地建設中開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國際合作等多種形式的合作,開展靈活多樣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例如,成立校企合作委員會,校際之間、校企之間互聘優秀教師或優秀工程技術人員相互兼職,聯合培養應用型人才,合作承擔培訓項目、科研項目,與國內外高校合作培養國際復合型物流人才等方式。
基地建設的成果
一是多層次的港口物流人才培養“超市”。港口物流人才培養基地要建成寧波港口及現代物流應用人才的搖籃。
二是重點專業和優勢學科。形成
一支結構合理、高素質的
師資隊伍,培養一支具有
較強科研能力的研究
團隊;引領港口物
流專業及學科發
展,趕超國內先進
水平。三是產學研
中心。校企緊密結
合,成為寧波市港
口物流領域的產學
研中心。四是服務的
平臺。為社會提供廣泛
的服務平臺。
基地建設的主要特色
一是實用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基地高校各專業按寧波港口物流產業鏈實用型人才需求為市場培養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模式有:知行合一、雙核協同培養模式,項目化課程模式,“訂單式”培養模式等。
知行合一、雙核協同培養模式。知行合一,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創造;雙核協同,是指人才的核心知識與核心能力協同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項目化課程模式。該模式打破了學科化的知識體系,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以行動為主的自我建構過程,以完成工作化的學習任務為基礎,在有目標的行動化學習中積累實踐知識、獲取理論知識。項目化課程模式真正做到了理論融于實踐,動腦融于動手,做人融于做事,在“所學”與“所用”之間建立了一個近乎“零距離”的通道。
“訂單式”培養模式。“訂單式”培養就是學校與企業進行合作,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提供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并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培養方案,結合崗位需求組織教學,學生畢業后到企業直接上崗工作。
二是校企共同參與、循環發展的專業學科建設。企業參與投資進行基地的專業和學科建設,培養適應企業崗位的人才,減少企業再培訓或崗前培訓的成本。學校、企業共同研究合作,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專業學科緊跟企業發展動態,企業發展反哺學校專業學科建設。
三是創新的應用型人才評價機制。讓企業、事業單位中的技術專家、管理人才參與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中來。讓這些人才與高校老師一起參與學生課程考試、考核。并在畢業論文指導和答辯工作中按一定比例進行畢業生論文指導和答辯任務。畢業生的質量以用人企業為主要權重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