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中國物流發展報告(節選3)

2008-4-23 14:2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二)開放型經濟進入新階段
    2007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173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5%。其中,貨物出口12180億美元,增長25.7%;貨物進口9558億美元,增長20.8%。出口大于進口2622億美元,比上年增加847億美元。自2002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增長速度連續6年保持在20%以上,進出口規模翻了兩番,拉動了社會物流總額的持續增長。
    2007年,非金融領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37871家,比上年減少8.7%。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748億美元,增長13.6%。其中,制造業占54.7%,房地產業占22.9%,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5.4%,批發和零售業占3.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2.7%。
    2007年,對外直接投資額(非金融部分)18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2%。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40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3%;對外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68億美元,增長26%。
    (三)物流市場需求持續快速增長
    2007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07367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4014億元,比上年增長1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7239億元,比上年增長2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210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全社會生產資料銷售總額22.1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9.8%。物流需求量大的產業快速增長,拉動了物流需求總規模快速擴大。
    三、市場環境
    (一)需求旺盛,競爭激烈
    2007年,受經貿強勁發展的推動,全球集裝箱貿易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總量可達1.3億標準箱,增幅為10.3%,這是全球集裝箱貿易量連續第6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我國經濟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外貿進出口連續6年增幅在兩成以上,帶動了社會物流總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制造企業實施流程再造,分離外包物流業務,物流需求釋放速度加快,促進了社會化物流量的增長。同時,制造企業提出了高端物流服務需求,要求物流企業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從供應鏈角度整合上下游企業的物流活動。市場需求的這些變化,推動了中國物流業規模擴張和結構升級。
    隨著經濟持續發展和市場環境改善,中國的物流市場正在成為外資關注的 “熱點”。自2005年外資開始并購中國物流企業,2007年又有耶路全球收購上海佳宇物流公司,世能達物流收購寶運物流主要經營資產和萬絡環球收購熙可公司等新的案例。目前,外資物流企業借助資金、技術和管理等優勢 “搶灘”中國市場。他們從合資走向獨資,從單一業務走向綜合物流業務,從中心城市走向全國性物流網絡布局。外資企業在遠洋船運和國際快遞等方面,已經占有優勢地位。
    隨著物流需求的增加和市場競爭加劇,物流要素出現了全面緊缺的態勢。現有的倉儲能力已顯不足,新建物流設施取得土地難度加大,所需費用大增;鐵路運力持續偏緊,部分海運航線訂艙困難,公路運輸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車源緊張的狀況;企業發展資金短缺,融資困難;高端管理人才嚴重不足,操作性員工成本持續上升,穩定性下降。與此同時,行業內不規范競爭加劇,特別是運輸、倉儲等基礎性普通服務,同行間 “價格戰”有增無減。
    由于上述幾方面的擠壓,物流行業平均利潤率進一步下降。有企業反映,物流企業平均毛利率已由2002年的30%降低到2007年的10%以下,倉儲企業只有3%~5%,運輸企業只有2%~3%的毛利。稍有意外,就會虧本,導致部分中小物流企業開始退出物流行業。 (未完待續)
    編者按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陸江會長擔任編委會主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物流學會會長何黎明為主編的《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07-2008)將于“五一”前后出版,各地新華書店公開發售。全書分為綜合報告、專題報告和資料匯編三大部分,是了解中國物流發展的權威著作。
    本文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副秘書長兼研究室主任賀登才撰寫,系《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07-2008)的《第一篇綜合報告》部分。本篇共四章:2007年中國物流發展的環境,2007年中國物流發展的特點,2007年中國物流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2008年中國物流發展展望。今天繼續刊登第一章,敬請關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