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速公路建設全方位創新沖刺“十一五”目標
2008-4-22 4:4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十一五”期間,吉林省確定了建設1715公里高速公路的目標。由于技術積累不足,隊伍經驗不足,1715公里高速公路建設任務艱巨。在矛盾面前,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建設高標準、高質量的景觀路、環保路、安全路、廉潔路”的要求,吉林省交通廳黨組周密部署,吉林省高等級公路建設局(簡稱吉林高建局)干部職工,以創新為手段,在重重困難中尋求突破。
創新高速公路建設管理模式
在創新管理理念方面,吉林高建局提出了“指揮到位、監管到位、服務到位”的理念。首先,從調整管理模式入手,理清直管項目、委托管理項目和行業管理項目的關系,根據項目的分布情況,成立五個項目辦,實行項目區域化管理。其次,從創新管理手段入手,創建吉林省高速公路建設管理信息系統,借助現代網絡技術提高工程管理綜合效益,不僅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而且保證了工程管理公開透明。第三,從監督工作落實入手,成立督察辦,督促檢查各項重點工作的落實情況,使工作更有目的性、條理性,也更有效率。
破解東北山區高速公路建設難題
為破解東北山區高速公路建設難題,吉林高建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建設理念和技術創新。
在吉林至延吉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們堅持了全壽命周期成本理念,全線采用長壽命瀝青路面結構。吉延高速公路采用柔性基層瀝青鋪筑,路面厚度達25厘米,大大提高路面抗疲勞能力,延長了道路使用壽命,降低了維修費用。
在山區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們樹立了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建設理念。他們聘請專家重新對吉延高速公路進行了景觀設計,加速自然恢復進程,注重在細節中融入自然、保護自然。針對山區行車危險的特點,建設者們注重人文關懷,不讓司機的錯誤以付出生命為代價。在吉延高速公路,將原設計的砌石邊溝改造為植草柔性邊溝,修建淺碟式生態邊溝,避免車輛沖向路邊時出現翻車事故。
此外,在技術創新方面,吉林高建局還逐步在全省新修的高速公路項目中推廣智能交通系統,在重點路段實行電子監控,提高高速公路的運營效率,加強交通運輸的安全性和環保性。
紀檢行政全過程監督
吉林高建局依法嚴格招投標管理,完善招投標各項制度。為避免人為因素的干擾,他們嚴格執行通過招標選擇招標中介機構的制度,在源頭上保證招標的公平、公開。在招標中,采用有限低價法,在接近最低投標價數值的投標價中,通過搖球的方式產生中標單位,最大限度地避免圍標等人為因素的干擾。嚴格資格審查,通過實地考核和發詢證函確認業績真假,取消業績虛假投標人的中標資格。由于實施了紀檢行政全過程監督等嚴格的管理手段,吉林高建局2007年14項招投標工作,未出現一起違法違紀案件。
構筑高速公路建設質量屏障
視工程質量為生命,吉林高建局在各個環節上加強工程質量的管理。
吉林高建局重視前期工作,打破設計審查完全由省內人員參加的常規,對設計方案進行完善和優化,從源頭上加強質量管理。吉林高建局2007年參與設計審查19次,提出審查意見593條,很多意見被采納。在營城子至松江河高速公路初步設計中提出松陽隧道與特大橋右線方案,不僅建設里程縮短64米,而且縮短橋長1320米,降低造價7200萬元。
為加強質量管理,吉林高建局將試驗檢測工作覆蓋到全省高速公路在建項目,做到用科學的數據反映工程質量、控制工程質量。在工程管理中,吉林高建局加強巡檢,實行亮牌制,發現質量問題毫不手軟。2007年,長琿項目累計下發黃牌14張、白牌46張,推倒3處外觀質量不理想的混凝土構造物。長農項目拆除質量不合格的構造物14處。伊遼項目拆除質量不合格的構造物兩處。
全方位的創新,為吉林省高速公路建設工作增加了強大的動力。2007年,在建設項目不斷增加、管理人員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全省高速公路項目完成投資56.3億元,除BOT項目外,續建工程全部超額完成任務。吉延高速公路完成投資23.3億元,超過年計劃19%。伊通至遼源高速公路完成投資6億元,超過年計劃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