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發展報告(節選1)
2008-4-21 10: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編者按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陸江會長擔任編委會主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物流學會會長何黎明為主編的《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07-2008)將于“五一”前后出版,各地新華書店公開發售。全書分為綜合報告、專題報告和資料匯編三大部分,是了解中國物流發展的權威著作。
本報從今天起連載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副秘書長兼研究室主任賀登才撰寫的《第一篇綜合報告》。本篇共四章:2007年中國物流發展的環境,2007年中國物流發展的特點;2007年中國物流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2008年中國物流發展展望。敬請關注。
第一章2007年中國物流發展的環境
2007年,中國物流發展的環境進一步改善,中國物流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一、政策環境
(一)黨中央、國務院重視物流發展
2007年10月,胡錦濤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這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途徑。
2007年,中共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在第五部分提出,“健全農村市場體系,發展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物流產業”。指出,“發達的物流產業和完善的市場體系,是現代農業的重要保障。必須強化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業態,培育多元化、多層次的市場流通主體,構建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2007年3月,國發 〔2007〕7號《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在談到 “大力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時提出:要 “優先發展運輸業,提升物流的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水平,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9月,國務院在安徽召開全國服務業工作會議,把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拓展生產性服務業,作為我國 “十一五”時期的重大戰略和基本政策。
(二)物流行業首次開展政府表彰活動
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組織開展了全國物流行業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評選表彰工作。這是物流行業首次開展的政府表彰活動。經各地物流工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逐級推薦、評審,聯合會和人事部共同審核,共評選出先進集體53個、勞動模范241人、先進工作者45人,受表彰的個人享受省部級勞模待遇。物流行業勞模表彰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增強行業凝聚力,提高物流行業職工的社會地位。
(三)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努力營造政策環境
2005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商務部等13個部委和2個行業協會參加,組成了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通過幾年來的工作,已先后建立了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工作規則,重點物流企業聯系制度和各地物流工作牽頭部門聯系制度,正在建立專家委員會,基本上形成了縱向聯系方便、橫向溝通順暢的工作網絡。
2007年,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在上年工作的基礎上,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落實專項規劃。由國家發改委編制的 《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已經國務院批復頒布。根據《糧食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國家發改委制定了《糧食現代物流管理暫行辦法》,下達3億元資金支持60個糧食物流項目。由交通部編制的《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經國務院批準實施,與《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共同構成水運基礎設施發展規劃體系。交通部公布了在《全國公路主樞紐布局規劃》基礎上制定的 《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布局規劃》,共確定179個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其中12個為組合樞紐!恫季忠巹潯犯采w60%地級以上城市,遍及84%國家開放口岸及所有沿海主要港口。國家郵政局編制發布了 《郵政業 “十一五”規劃》,開展了首次快遞服務統計調查,初步建立了統籌郵政業各種所有制經濟發展的工作框架。
二是放寬市場準入政策。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準把 “物流”列入企業登記目錄,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登記為物流企業。到2007年底,經工商部門批準登記的物流企業為52725戶。商務部修訂了 《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改革完善國際貨代企業備案制度。2007年,共有4891家國際貨運代理企業依法辦理了備案登記;到年底,完成備案手續的國際貨代企業已有16733家。民航總局與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下發《{外商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的補充規定 (二)》,允許符合香港、澳門服務提供者定義的港澳航空代理企業在內地設立合資、合作或獨資航空運輸銷售代理企業,注冊資本及其他相關要求與內地企業相同。國家民航總局進一步放寬國內航空貨運市場準入,鼓勵支持航空物流企業的設立與發展。交通部落實中資國際航運船舶特案免稅登記政策,壯大五星紅旗船隊規模,首批25艘、102萬載重噸船舶已回國登記。
三是加強物流市場監管。2007年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共查處交通運輸與物流領域投訴案件4378起,查處涉及地方保護和地區封鎖等行政性壟斷案件683件。交通部整頓國際海運市場環境,打擊部分國際航線 “零運費” “負運費”違法違規行為,向違規單位罰款1100多萬元。國家郵政局發布了我國首部 《快遞服務標準》,出臺了 《禁寄物品指導目錄及處理辦法》《寄遞企業安全管理規定》,完成了《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和 《郵政普遍服務監督管理辦法》,加強了郵件安全監管制度。
四是引導行業發展方向。國家發改委通過深入調研,于2007年9月,在上海召開了首屆全國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大會。組織經驗介紹、專家講座以及制造業與物流業企業家之間的互動交流,現場簽署合作協議。對于制造業與物流業融合滲透,聯動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財政部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設立農村物流服務體系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建立物流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物流配送中心升級改造項目和專業市場的電子交易平臺項目,推進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部出臺 《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交通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 “積極促進現代物流發展”的具體措施。商務部于2008年年初發布《關于加快我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有條件的連鎖經營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改造和建設物流配送中心;鼓勵批發市場建設與改造,增強物流服務功能;支持農村流通體系建設,重點推進鮮活農產品流通;支持傳統批發企業、商業、物資和供銷社企業及倉儲運輸企業開展專業化、社會化的物流服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