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聯盟有哪些缺陷?
2008-4-21 1:5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三方物流隨著全球化競爭的加劇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得以誕生。隨著跨國公司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信息技術以及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第三方物流逐漸顯示出其不足之處,這就帶來物流模式的又一次變革,產生了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3PL,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通常又稱之為契約物流,是指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商品流通過程中進行服務的第三方,它本身不擁有商品,而是通過合作協議或合作聯盟,在特定的時間內按照一定價格向客戶提供物流代理服務。目前,第三方物流在歐美國家發展己相當成熟,并且使用較為普遍,如在歐洲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比例約為76%,在美國約有58% 。第三方物流企業引導了物流外業務的發展。在提供貨代、運輸、倉儲等基本業務的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還向客戶提供其他相關服務,為銷售物流服務商提供了一條進入新的利潤空間,拓展綜合一體化服務的渠道。
當物流業務繼續向前發展,客戶需要得到包括電子采購、訂單處理、供應鏈管理、虛擬庫存管理以及包括集成技術在內的各種服務,尤其是當物流跨地區甚至跨國進行全球化運作時,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往往在綜合技術、集成技術以及戰略和全球擴展能力上存在局限性,使得客戶對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在改進他們的物流與供應鏈功效上是否會有所突破缺乏信心,不得不轉而求助于咨詢公司、集成技術提供商等,由他們評估、設計、制定及運作全面的供應鏈集成方案。這種管理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新組織一經出現,就有人十分形象地把它稱之為“第四方物流”(4PL, 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 。
美國埃森哲公司最早提出了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并依據其業務進行了定義:第四方物流供應商是一個供應鏈的集成商,它對公司內部和具有互補性的服務供應商所擁有的不同資源、能力和技術進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應鏈解決方案。 第四方物流以整合供應鏈為己任,向企業提供完整的物流解決方案。與第三方物流僅能提供低成本的專業服務相比,第四方物流能控制和管理整個物流過程,并對整個過程提出策劃方案。再通過電子商務把這個過程集成起來,以實現快速、高質、低成本的物流服務。近幾年國外己興起了第四方物流的研究與試驗,事實表明,第四方物流的發展可以滿足整個物流系統的要求,很大程度地整合了社會資源,減少了貨物的流通時間,節約了資源,提高了物流效率,也減少了環境污染。在2003年德國慕尼黑舉行的“國際物流博覽會”上,許多專家和學者認為,增值服務與全球物流一體化、新技術提速物流業、第四方物流帶來新的挑戰一起構成了未來物流發展的四大趨勢。在信息主導商業發展的今天,第四方物流主要是借助完善的信息系統和網絡以及供應鏈管理功能,通過發揮專業物流管理人才的經驗和技能為企業降低成本,提供增值型的物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