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誰來管管快遞服務的"霸王條款"?期盼行業規范出臺

2008-4-20 2:08:00 來源:保定晚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年來,快遞服務市場蓬勃發展,原來由郵政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一方面,它為市民寄送急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但另一方面,由于某些快遞公司的不誠信等行為,加之缺乏行業規范和組織自律,快遞服務行業的形象正在大打折扣。 
  保定市民王先生找了一家快遞公司托運一臺"IBM"筆記本電腦到上海。他向快遞公司支付了運費。當物品送達目的地時,收件人當面開箱驗收,結果發現箱子里的筆記本電腦變成了兩塊磚頭。得知情況后,氣憤的王先生隨即要求快遞公司賠償損失。但快遞公司稱,王先生托運時已在所謂的“快遞詳情單”上簽過字,而這份“詳情單”以格式條款的形式約定,如果發生物品遺失、損壞、被盜等情況,快遞公司“最高賠償金額為300元”。
  王先生的遭遇絕非偶然,市民劉小姐的遭遇也頗具代表性。據王小姐介紹,前幾天,她的一位親戚從陜西通過某快遞公司寄給了自己一件風衣。事后劉小姐從單據看到,從發貨到收貨用了十天,不僅時間超長,而且這還是在她接到親戚電話,得知東西已寄出,向快遞公司打過兩次電話催促后的結果。后來她向快遞公司反映情況后,才知道這十天時間不是耽誤在路上,而是由于工作人員疏忽,快遞的郵件到保定已經一周,他們整理貨物時漏送了。經過此事,她對快遞公司的選擇格外小心。 
  不可否認,快遞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市場空白,滿足了多樣需求。但由于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許多快遞公司規模不大,一間辦公室、一部電話、幾個雇員就開張。不少小公司除業務電話外,連個經營規范、收費和賠償標準都找不到。
  另外,快遞公司還存在收費和風險標準不一的問題。以投送一部某品牌筆記本電腦為例,被咨詢的6家公司就給出了6種收費答案,各家在物品保價賠償上更是千差萬別。不少公司業務人員面對詢問閃爍其辭,或答公司沒有相關規定,卻口口聲聲鄭重保證丟不了;有的公司則聲稱,一旦快遞過程中出了諸如錯投、損壞、滅失或內件不符時,參照有關郵政法規給予運價的3倍賠償,有的甚至拒絕賠償;至于出現諸如貨物隱私泄露等情形,不少被調查者只說:保證不會有這樣問題!但如果發生了上述情況后,如何賠償他們也說不清楚。
  據悉,針對快遞業發展現狀,國家郵政部門出臺了一項新規:同城快遞服務費用不應低于每件人民幣8元,國內異地快遞服務費用應每件12元;其目的就是來防止出現惡性競爭,出現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事情的發生。同城快遞服務最長時限為1個工作日,國內異地快遞服務最長時限為3個工作日。針對目前出現糾紛最多的物品損壞賠償等問題,標準在現有賠償標準基礎上也有所捏高,例如包裹類快件賠償則按國內快件不低于20元/公斤、最高不超過100元/公斤。
  對于快遞行業的監管,也是近年來相關部門依法行政的一大難點,中國現行的《郵政法》,并不適用于非郵政快遞企業,對于這個市場有需求、百姓有抱怨的行業,該用什么方法來管理?專家指出,快遞服務行業存在諸多“霸王條款”,是引發消費爭議的重要原因。因此,相關部門應當盡快對快遞服務格式條款進行梳理、規范,并抓緊制訂快遞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大力宣傳推廣,同時盡快制訂出臺快遞服務標準等行業規范,有針對性地加強監督管理,從而維護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張紅路)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