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濱海新區號航母”啟動
2008-4-2 12:4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簡要內容:近年“濱海新區”無疑成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最閃亮的名詞之一。因之濱海新區,天津的形象漸漸明晰:日本首相福田訪問中國選擇濱海新區作為中國之行的第二站,福田表示,希望到濱海新區走走看看,親身感受中國的發展。
3月的天津,春意盎然。在國務院批復《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之際,《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驅車進入濱海新區的天津港,隨處可見堆放整齊的集裝箱和小山一樣的大宗貨物,來來往往的運輸車輛顯示著中國北方第一大港的繁忙。投資600億元的中國目前最大的填海造陸工程正在緊張建設中。
近年“濱海新區”無疑成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最閃亮的名詞之一。因之濱海新區,天津的形象漸漸明晰:日本首相福田訪問中國選擇濱海新區作為中國之行的第二站,福田表示,希望到濱海新區走走看看,親身感受中國的發展。
空中客車公司已把歐洲之外的第一個A320飛機總裝廠定在了天津。英國《泰晤士報》贊許說,天津的雄心壯志已經贏得了國際社會的信任。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站在了新的起點上,與當年深圳開發、浦東開發相比,今天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所處的發展環境、條件和要求已不同了。”
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管委會主任茍利軍告訴本刊記者,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加快推進”,這既是中央對我們的肯定和鼓勵,更是對我們的鞭策、期待和要求。
初現“明星效應”
隨著“濱海新區號航母”的啟動,天津迎來了最大的歷史機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濱海新區采訪時,深深地感到“機遇”兩個字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
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李亞力說,深圳利用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七五”和“八五”保持20%以上增長速度。上海利用浦東新區開發,經濟連續十幾年兩位數增長。天津必須緊緊抓住“國家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寶貴機遇”。
“濱海新區開發開放,關系全國發展的大局。2008年是新區發展的關鍵之年,我們進一步明確了新區的著力點和發展方向。”
茍利軍說,就是按照中央的定位要求,努力走出一條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區域發展路子,實現“四個率先”:率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率先構建科學發展的新模式,率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率先形成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環境。
天津市委把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作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成立了以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市委書記張高麗為負責人的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領導小組,協調研究解決新區發展的重大問題。去年以來,召開了全市動員大會和三次領導小組會議,就濱海新區整體規劃、重大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等重大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和部署。
2007年,濱海新區生產總值達到2364億元,占天津市GDP比重達到47.1%,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9.3%。藍星化工新材料基地、新一代運載火箭、中興通訊北方研發轉化基地等一批新的重大項目加快開工建設。空客A320系列飛機總裝線廠房主體完工,百萬噸乙烯煉化一體化項目順利推進。唯斯塔斯風力發電、中集集裝箱等60多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
“濱海新區已初顯‘明星效應’,許多以前不敢想象的大項目紛紛落戶。”濱海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郝壽義說,與周邊省市的區域合作開始邁出實質性步伐。目前,已有滄州、唐山、廊坊和遼寧、山東的多個地區與濱海新區簽訂了合作協議,內容涉及基礎設施、港口、金融、產業配套等。
在服務區域經濟振興方面,新區加快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增強綜合功能,服務帶動作用顯著增強。2007年,天津港25萬噸級深水航道建成,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深水港。天津口岸與內陸海關的區域通關業務擴大到拉薩、重慶等14個內陸海關,內地和口岸之間物流大幅提速。開通了電子口岸與物流信息平臺,在全國率先推出“無水港”監管模式,在石家莊、包頭等地設立了4個“無水港”。企業僅需在內陸“無水港”辦理一次海關手續,就可以使貨物到港后直接通關。
加快體制創新步伐
十七大報告中提出更好地發揮天津濱海新區在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同時也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任務。”天津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盧衛認為,因為,國際國內形勢有了很大的變化,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發展環境和條件有了很大不同。現在,發展的主要任務已變為實現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主要手段是綜合配套改革,主要方法是靠區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去年底,渤海產業投資基金首筆投資簽約,以15億元收購了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75%的股份。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駿說,目前框架合約已簽滿60億元。基金第二期約140億元人民幣的募集工作也將于今年初展開。
渤海產業投資基金只是濱海新區“先行先試”的一個縮影,作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一年多來,濱海新區已確定了六個方面工作為金融改革創新重點,包括直接融資在內的多方面改革創新已取得初步進展。
天津利用濱海新區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機遇,編制了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上報國務院并得到批復,涉及金融、科技、涉外經濟、土地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和創新。
“這與我國改革所處階段吻合。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是在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新形勢下啟動的,其發展模式不能再純粹以追求GDP為目標,必須遵循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協調發展道路。”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賀京同認為,從全國形勢來看,靠體制內的優惠政策來推動社會前進已后繼乏力,目前改革進入體制改革和創新“深水區”。國家設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就是為了在“深水區”給全國的改革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