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數據公布

農產品進出口由順差變逆差

2008-4-18 11:09:00 來源:大公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國今年首兩個月農產品進出口實現雙增長,進口增幅遠大于出口增幅,農產品貿易由去年同期11.5億美元的順差,變為20.6億美元的逆差。國家糧食局局長聶振邦表示,國際糧食市場供求趨緊,中國保持糧食市場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難度加大,食用油供應很可能需要依靠進口,當局需要增強糧食宏觀調控的能力和水準。
  國家農業部昨日發布的信息顯示,今年一至二月,中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46.7億美元,同比增長38.6%;其中,出口額為63億美元,同比增長7.4%;進口額為83.6億美元,同比增長77.4%。農產品貿易由去年同期11.5億美元的順差變為20.6億美元的逆差。
  玉米出口量急跌九成六從農業部的數據顯示,谷物仍為凈出口格局,但凈出口量快速下降;今年一至二月,中國谷物凈出口錄得29.5萬噸,同比下降84.8%。在國際米價大幅飆升的情況下,大米凈出口出現一定增長;不過,玉米產品和小麥產品前兩月的凈出口量均出現快速下降,分別錄得凈出口6.21萬噸和16.9萬噸,同比下降96.5%和17%。
  此外,今年首二月,食用植物油出口按年下降25.9%至3.1萬噸;進口則為126.3萬噸,同比增長7.3%。而畜產品也是農產品貿易順差轉逆差的主要‘貢獻者’,同期錄得出口額6.4億美元,同比增長12%;進口額11.3億美元,同比增長51.5%;貿易逆差4.8億美元,同比增長1.8倍。
  中國國家糧食局局長聶振邦在《人民日報》撰文表示,中國糧食供需形勢日漸吃緊,食用油供應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需要依靠進口。而對于內地耕地不斷減少和水資源匱乏的問題,聶振邦表示,內地糧食播種面積繼續擴大的余地越來越小,單產水平繼續穩步提高的難度加大;因此,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基礎還需進一步加強,保持糧食供需長期基本平衡的任務非常艱巨。
  國際糧食市場供求趨緊針對未來國際糧食供求形勢和價格走勢,聶振邦指出,全球糧食供需形勢復雜多變,糧價撲朔迷離。去年以來,國際糧食市場供求趨緊,糧價居高不下,未來世界經濟成長可能放緩,國際石油、糧食等重要初級產品價格受多方面影響,走勢難以預測。但他表示,在中國糧食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的程度加深、國際市場對中國糧食供求和市場的影響愈來愈大的情況下,保持中國糧食市場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難度加大,需要增強糧食宏觀調控的能力和水準。
  另一方面,國家農業部一位官員昨日表示,中國今年的油菜籽產量將為約1150萬噸,較去年減產僅4%,主要是春季的良好天氣以及播種面積擴大,抵銷了冬季惡劣天氣的影響。該預測數字低于此前中國糧油信息中心預估的1200萬噸,但高于上周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一官員預測的950萬噸。
  該官員指出,雖然內地雨雪冰凍災害天氣已導致油籽產量損失160萬噸,但由于較早前播種面積的加大,已抵銷了這一損失。他續稱,目前中國南方地區的天氣對農作物非常適宜,今年單位面積產量可能會同比下降10%,但仍高于農業部最初的單產下降30%的悲觀預測。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