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對改革的切身體會,美蓓亞精密機電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顯得頗為感慨:“如今我們只要通過計算機系統就可以足不出戶完成報關,短短幾秒鐘就能收到海關的放行回執,憑電子回執可直接辦理提發貨手續。”他所說的“足不出戶報關”,其實指的就是這次改革的一大亮點?“無紙通關、企業單證暫存”通關作業模式。據了解,適用這種模式的試點企業由海關系統自動完成通關審核、驗放手續,同時可以自行保存紙質報關單證而無需交到海關。由于報關不用來回跑,單證也無需交到海關,簡化的通關手續讓企業同時享受到提高通關速度和降低通關成本的雙重好處。這種新的通關作業模式還能較好地適應原料配件零庫存、生產成品負庫存等新的貿易方式和物流運作模式的需要。
“無紙通關、企業單證暫存模式主要面向誠信守法企業,根據守法便利原則,只有高資信的企業才能享受,目前試點的企業也僅有37家。” 上海海關監管通關處張亞平處長說,“不過隨著改革試點的進一步深入,越來越多的高資信企業會享受到這項VIP服務”。
對于絕大多數普通進出口企業而言,海關的通關無紙化改革帶給他們的最大實惠莫過于通關速度的明顯提升。記者從上海航聯報關、上海優佛物流等公司了解到,以前每次報關一般要花上幾個小時,繁忙時段甚至要耗費半天時間,如今基本1個小時就可以搞定,貨物在港口停留時間更短,企業通關成本更低,自然更滿意了。
上海浦江海關黃堯根關長對此的解釋是,按照以前的審單作業模式,我們的關員需要逐票審核報關單,低風險貨物也不例外,就影響了通關速度,特別是低風險單證的流轉速度。改革試點后,只有10%左右的單證需要人工逐票重點審核,近四成的單證可以由關員作快速審核,而約一半的低風險單證可由計算機自動放行,低風險單證的平均作業速度和流轉速度提升1倍,每票單證作業時間縮短至7-8分鐘,單證流轉時間縮短為1小時。
企業滿意,海關關員也拍手稱好。浦江海關出口科關員小陳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改革前,每天人均接單量是800份,大部分都是簡單機械勞動,那時說‘做’單可能比‘審’單更貼切。現在每天不到400份,減少了一半。‘電腦’解放了‘人腦’,我們就可以集中精力重點審核那些高風險、疑難單證,終于從體力勞動者變回了腦力勞動者,挑戰性大了,工作也更有勁。”通過抓住10%的高風險單證,海關的糾錯率、查獲率都有所提升。通過發揮“電腦”和“人腦”兩種優勢,企業提高了通關速度,關員降低了作業強度,海關也成功實現了“管得住”和“通得快”的雙重目標。
在成功邁出“通關無紙化改革”第一步的基礎上,上海海關正加快推進步伐,在海關和企業的雙贏格局中擴大改革成果的分享范圍。截至3月27日,無紙通關已從上海浦江海關擴大至上海口岸所有海運及空運出口業務現場,下一步的目標是繼續向進口領域延伸,讓更多的企業享受到快速通關的便利。另據了解,以通關單聯網核查系統正式運行以及4月1日起實施企業分類管理為契機,海關方面正著力從報關內容和企業數量兩個方面擴大“無紙通關、企業單證暫存”適用范圍,不久的將來,更多的高資信企業將享受到海關提供的更為優質的VIP服務。
上一篇:濰坊海關實行誠信差別管理
下一篇:控制通脹 成品油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