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重慶物流發展要加速度

2008-4-16 10:1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四川省重慶市商業委員會 簡真瑜
    作為西部惟一的直轄市,重慶市擁有著發展現代物流的諸多優勢:西部地區惟一擁有長江 “黃金水道”的內陸口岸城市。全國 “八縱八橫”鐵路通道和 “五縱七橫”國道公路主干線交匯地等等。然而重慶目前物流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要發展現代物流除了完善基礎設施資源外,還要在人才建設、服務理念等軟實力上下功夫。
    現代物流業是新興的生產性服務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力量。發展現代物流業,更好地推動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為經濟發展提供快捷通暢的服務,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當前,重慶現代物流業正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面臨新的機遇。一是具有廣闊的經濟腹地。重慶位于西部腹地,地處西南經濟區、長江經濟帶的結點上,是西部惟一的直轄市,是全國規劃建設的重要物流樞紐城市,擁有發展物流業的廣闊經濟腹地。二是具有明顯的綜合交通優勢。重慶是長江上游地區重要的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是西部地區惟一擁有長江“黃金水道”的內陸口岸城市,正加快建設提高樞紐港口能力,逐漸形成門類齊全的港口口岸體系;全國“八縱八橫”鐵路通道和“五縱七橫”國道公路主干線在重慶交匯;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1000萬人次,已啟動第二跑道建設。三是具有迅速增長的物流需求。市內集中汽車、摩托車、裝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內燃機)、化工、冶金等行業以及商貿流通領域大型企業、市場群等物流配送,加之周邊地區經重慶中轉的物流量急劇增加,物流聚合輻射范圍呈快速增長態勢。四是物流產業已具雛形。物流規模不斷擴大,重慶市去年物流業增加值298億元,占GDP的7.3%;物流企業加快成長,一批具有現代物流特征的本土物流企業正在壯大,一批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已入駐重慶;物流業與各行業特別是制造業的融合進程加快,物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農村物流服務體系正在逐步形成,行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可見,物流市場充滿新的商機。
    然而,物流業的發展與經濟發展的要求仍存在差距,物流企業規模仍然偏小,實力不夠強大;一些地方物流資源配置不盡合理,物流基礎設施薄弱;現代信息技術與物流融合不夠;物流成本仍處于較高水平等,這些問題都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同時,并存著挑戰,諸如物流國際化競爭趨勢增強,物流資源要素全面緊缺,經營成本持續上升等,必須積極應對。
    新時期,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提高效率、優化服務為宗旨,以組織創新、技術創新為動力,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驅動、資源整合、擴大開放、環境營造”的發展思路,立足重慶,服務西部,面向全國,加快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變,促進物流資源優化組合和生產要素合理配置,發展區域物流和配送物流,培育和完善結構合理、設施配套、技術先進、運轉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提高整體物流效率,加快建設長江上游乃至西部地區現代物流中心。為此,要充分發揮優勢,優化結點布局,建設物流平臺,培育物流主體,提升現代物流業發展水平,使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保持在16%以上,到2010年重慶成為全國物流網絡中的主要樞紐和結點之一,初步建成長江上游現代物流中心框架。到2020年建成長江上游現代物流中心。
    優化物流結點布局,夯實基礎設施,構建物流網絡。以主城為核心,區域性中心城市為重點,建設三大樞紐性物流園區、八大區域性物流基地、若干綜合和專業物流中心,形成層次分明、結構合理的布局體系,建成高效快捷、合理銜接的物流網絡平臺。目前,大力實施物流項目,構建物流基礎平臺。一是加快建設港口 (寸灘)、鐵路、空港三大物流園區,進一步完善集裝箱和散雜貨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務、貨運代理、中轉分撥、展示交易的功能,使其輻射西部地區及長江流域、國內國際主要城市。二是加快建設萬州、涪陵、長壽、大渡口-九龍坡、江津、永川、合川、黔江-秀山等八大物流基地,完善與工業、商業、農業中轉及配送物流等配套功能。三是圍繞汽車、摩托車、化工、冶金和商貿流通業、農業物流配送等建設若干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為此,要加大物流業投入,特別是基礎設施、信息網絡等投入。重點發展水運物流,重慶水運是物流業的主渠道,去年港口貨物吞吐量6393萬噸,其中港口集裝箱吞吐量43.3萬標箱,外貿出口90%通過水運,占貨運周轉總量66%以上,聚散范圍已逐步擴大到周邊地區。
    物流企業是推動物流業發展的主體。近年來,重慶市物流企業發展迅速,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物流企業超過700家,其中注冊資本5000萬元以上的3家,1000萬~5000萬的38家,已形成長安民生、港務集團、民生實業、交運集團、中郵物流等一批初具現代物流特征的本地物流企業,中遠、中集、中海、中儲、中鐵快運、中鐵聯合、中外運來渝置業。物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是近幾年來物流業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當然,物流業競爭加劇,物流企業如果不加快成長就有可能被迅速淘汰。因此,抓住物流業快速發展的機遇,發展壯大物流企業,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物流企業,加大整合并購重組力度,按照專業化要求和業務屬性進行整合重組,通過改革、聯合、重組、連鎖經營等方式,優化組織結構,培育現代物流企業,改造和提升大型物流企業,重點培育面向西部、輻射全國、收入上10億元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物流企業自身做大做強,重點發展綜合型物流業務,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明顯提高市場集中度,進一步壯大實力。
    現代物流技術是現代物流業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加快發展,用信息化來引領。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互聯網與電子商務應用的廣泛普及,使物流業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加強物流信息化和標準化的建設,推進物流業的技術創新。一是加速建設資源共享、開放安全的物流信息網絡平臺。加速物流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如電子網絡化管理系統、市場信息系統、電子數據監控系統等,促進網絡開放化,促進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結合,實現企業間或運輸工具間的信息共享。二是加快配送中心建設。廣泛采用各種高科技手段,如現代運輸手段、現代化立體倉庫及進出貨自動化管理、衛星定位系統等,提高物流效率。三是積極加入供應鏈管理系統。探索傳統產業、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模式,包括整套的供應鏈方案設計、條形碼掃描等,發展第三方物流,物流企業要積極加入,并與零售商、供應商成為戰略伙伴,使其日益成為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支撐。
    當前物流市場全面開放,國際化競爭將日趨激烈,物流的開放程度和水平必將進一步提高。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跨國物流企業、戰略投資者開始關注和進入重慶市物流市場,世界著名的物流企業如香港招商物流、香港東方海外物流、馬士基航運、美國聯合包裹公司等物流企業紛紛進入重慶市場,增大本土物流企業發展的壓力,同時帶來了全球化的物流服務網絡,也帶來了先進的物流技術和管理經驗,中外物流企業在競爭中合作,共同促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物流企業走向國際市場,越來越多地采用國際標準,與國際水準的服務和管理接軌,并與制造業的結合、與物流園區的融合越來越緊密,專業化分工加快,增值型業務成為新的增長點,逐步發展成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為此,一要擴大開放。擴大開放必將給物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更大的空間。引進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同時有實力的物流企業也要積極走出去發展。二要加強合作。物流業要加強產業間合作,促進物流業與制造業、商貿業、農業融合。物流企業要加強與生產、流通企業的深度合作,實施流程再造,承接外包物流業務,在更寬領域開展合作。同時,深化區域物流合作,在更大范圍內廣泛開展合作,以此形成物流集聚區。
    目前,物流人才需求較大,要加強物流人才的培養,提高綜合性物流管理能力。首先,建立多層次的物流專業教育,形成較為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訓體系。其次,重視職業教育,全面開展長期培養,廣泛開展短期培訓或專門講座,所有物流從業人員要接受職業教育,并經過考試獲得資格,方能從事有關的物流工作。三是建立物流業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如倉儲、配送、信息技術、管理等工程師職位。
    近年來,國家、地方相繼制定物流業發展規劃,出臺一系列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土地供給、稅收征管、信貸支持、規費減免等,推進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目前重點是細化到操作層面,力求落到實處,收到實效。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大對物流業發展的支持,重點支持農業和農村物流、大宗生產資料物流和生活消費品物流,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做強做大,更多關注食品、藥品、危險品、化學品、回收和應急商品物流以及涉及民生、公共安全的物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