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理政資訊

“東西”手挽手 共謀“大通關”

2008-4-16 10: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本報記者 洪厚興
    3月26日,上海、重慶、四川三省市的政府官員、海關駐三省市分支機構以及三地幾十家相關企業負責人齊聚重慶,簽署了《滬渝川三省市口岸大通關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協議。
    滬、渝、川三省市本次大通關合作主要包括口岸查驗、口岸資源、口岸物流、大通關報關報檢、電子口岸方面。其合作機制采用每年舉行一次的聯席會議制度,以研究三省市大通關合作中的重大事宜,并協調解決相關問題。這一協議確立了三省市打造快速通關體系的基礎性平臺。
    此外,三方代表還簽署了《滬渝川內支線運輸合作備忘錄》和《成都至上海集裝箱五定班列合作協議》。這些協議規定了三地間的將在直線運輸、電子口岸搭建及協同、開設成都至上海的集裝箱班列、開設上海至重慶至曼谷的航班等方面展開合作。
    在這一系列協議搭建的框架下,滬、渝、川三省市的貨物將進一步實現“屬地報關、口岸放行”以及直通式放行,并將依托鐵路、公路、航空和水運等運輸方式,實現 “水水聯運”、“海鐵聯運”,以促進三地物流的大發展。
聯手共贏
    在長江上游,地處長江之濱的重慶得“水利”之便,水運是其進出口貨物的最主要運輸方式。目前,重慶80%的進出口貨物通過水運經上海完成。
    然而,上海港作為全國最大的港口之一,進出口貨物在上海經繁瑣手續的“阻攔”,滯留不可避免,重慶的“水利”優勢并未得到充分發揮。
    “重慶到上海水運一般需要5天時間,而由于上海港是全國最大的港口之一,在報關、檢疫等繁雜的手續下,通常會出現大量貨物在港口‘排隊’等候審批的現象,貨物在滬等待時間往往較長。”重慶海關有關負責人說。
    繁瑣的通關手續成為兩地物流順暢的“攔路虎”之一。
    正是為了解決此難題,滬、渝、川三地代表簽署協議,以真正實現三地的“大通關”。據介紹,滬、渝、川三地將建立大通關合作聯席會議制度,并在上海設立聯絡處,各地口岸辦、海關、檢驗檢疫局各設一名聯絡員,負責日常具體事務的聯系協調。
    此外,根據《滬渝川內支線運輸合作備忘錄》有關內容,上海將為川、渝兩地開展長江航運開辟優先通道。具體措施為,上海港方將建立專人負責制,為川、渝航方在上海開辟新的內支線運輸提供優先服務;專門負責西部地區在上海口岸進出口報關業務,確保內支線中轉集裝箱與干線船舶的銜接,加快其轉關速度;為西部地區到滬的內支線集裝箱船舶提供及時靠泊、裝卸、儲運等服務,縮短在內支線集裝箱船舶在上海港的滯留時間,加快貨物周轉;并為西部專置碼頭協調人員。
通關效應
    “大通關的這些措施實行后,上海將加速對渝企貨物的審批,從而刺激口岸流通。”重慶海關的該負責人表示。
    大通關的實行,還將促進“屬地報關、口岸放行”及直通式放行的發展,使得報關手續更簡便,企業物流更順暢。
    “原來企業在當地海關和口岸海關都要辦理的申報手續,將會縮減到一次。而且企業在當地海關申報比在口岸委托代理報關節省大量通訊、差旅費用,還可以節省可觀的運輸費用,從而減少報關費用,降低通關成本。”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的唐偉認為, “同時,實施屬地報關,企業便可就近報關,辦理通關手續更加快捷,與當地海關的溝通聯系更加方便,有利于企業及早了解通關政策規定,靈活安排生產經營活動,加快物流速度,提高生產效率。”
    “更主要的是,實施‘大通關’之后,貨物的中轉會更為便利快捷。它會使進出口貨物的銜接更為通暢,企業也能夠更好、更合理地安排貨物進出口計劃,從而提高物流效率。”唐偉稱,“在以前,貨物通關所花時間往往比較長,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出口貨物錯過船期的情況,致使貨物出口計劃被打亂,從而使企業蒙受損失。‘大通關’的實施,可以讓企業在備貨方面更為從容、合理。”
    對于物流企業來說,滬、渝、川三地的大通關合作可以降低其物流成本,提高運輸效率。而從政府層面來說,三方的聯手將會打造一個共贏的局面。
    “目前重慶市80%的進出口貨物要通過水路經上海完成,四川50%的鐵路、水路進出口貨物也要通過上海完成。”在簽署儀式上,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禹鵬表示,“上海口岸是全國的口岸,未來上海口岸將進一步增強其服務于全國的功能。”
    重慶市外經委有關人士稱:“通過大通關合作,三方各有所贏。上海口岸將集納全國進出口資源,以進一步強化自己的口岸優勢,而重慶口岸則可圖謀西部資源,四川可打通出海通道。”
重慶突圍
    成為西部水路進出口集納地是重慶方面一直在努力的目標。“現任市委書記薄熙來以及前任市委書記汪洋對都對重慶物流的發展極為重視,希望將重慶打造成西部的進出口集納地。”重慶海關有關負責人日前對記者表示。
    目前,重慶市已經先后與上海、天津、廣西、云南、廣東湛江等沿海(邊)口岸建立起了水、陸、空快速轉運協作機制,并與四川、貴州建立起區域通關協作機制,以此打通西南出海大通道。而有消息稱,重慶市承諾讓上海港擁有重慶主要港口50%的股權,也使得上海方面在本次三方合作中具備直接原動力。
    據了解,“十五”以來,重慶口岸發展全面提速。2007年,重慶完成國際集裝箱運輸24.2萬標箱,國際水運461.4萬噸,國際空運9287噸,國際郵件260萬件,分別是2002年的3.5倍、14.2倍、3.4倍和1.4倍。
    而在滬、渝、川三地大通關合作簽署儀式上,重慶市也披露了其近期目標。至2012年,重慶市爭取實現“口岸吞吐量翻兩番,國際旅客達到100萬人次,國際航空貨郵達到10萬噸,水運外貿集裝箱達到100萬標箱,國際貨運量2000萬噸,新開放2個一類口岸和4個二類口岸,基本形成內陸開放性經濟體系”的目標。
    在這樣的背景下,三地大通關合作對于重慶口岸及物流的大發展創造了契機。
    與重慶毗鄰而居的四川,扮演著與重慶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伙伴的角色。兩地都想將自己打造成區域交通樞紐,以發揮其經濟輻射能力。此次的大通關合作,對于四川實現其期望同樣具有重要影響。
    根據協議,為促進滬川兩地口岸功能的延伸和互補,成都鐵路局與上海鐵路局決定,將進一步規范川滬集裝箱五定班列的運行。上海將加強與成都地區的車站聯手,以重去重回、只在發站和到站地區的編組站進行解編作業,運輸途中不解編的循環班列運輸為發展方向。其中,蘆潮港中心站和楊浦直屬站將被作為重點車站。此外,雙方還將強強聯合,與船公司聯手,掌握海鐵聯運的核心貨源;并積極與中遠、中海、馬士基等世界先進航運公司進行商談,發揮五定班列運輸的品牌效應。
    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喬仁毅曾指出:“四川省經濟發展不足的主要制約因素在開放,而開放受到地域因素的限制。三地大通關合作,為四川提供了通道,將積極動員川企用好這個通道。”
    滬、渝、川三地,通過大通關合作,上海統攬了進出口資源、重慶拓寬了進出口通道、四川得以順勢借道上海,最終實現了聯手共贏。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