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學苑

物流信息化名詞--CIM(S)

2008-4-14 13:3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CIM(S)理念大致有三個階段的變化。 
在1973年,美國人約瑟夫·哈靈頓博士提出了計算機集成制造(CIM -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這個術語。CIM最初的定義是:借助計算機信息技術,提供一個通用的基于方法的系統,將企業中各種與制造有關的技術系統集成起來,形成未來高效的、有競爭力的工廠。 
在80年代初,基于CIM理念的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 -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在國外曾經流行了5~10年的時間,隨后逐漸淡出。自1987年起,CIMS在中國開始得到重視,作為國家級的項目開始了大規模的研究與推廣,并曾經一度形成“CIMS熱”,但是同時伴有學術界的爭議。這時CIMS的定義是:一個有效的信息集成平臺,把人及其經營知識和能力與信息技術、制造技術綜合應用,以提高制造企業的生產率和靈活性。由此,將一個企業所有的人員、功能、信息和組織方面集成為一個整體。[ISO:TC184/SC5/WG1,1992] 
在90年代后期,CIMS原有的含義已經不能準確地詮釋制造業企業信息化的飛速發展的實際情況。經過CIMS專家組的研討,“傳統CIMS”演變為“現代CIMS” 理念:現代集成制造系統(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其定義也改變為:“CIMS是一種組織、管理和運行現代制造類企業的理念。它將傳統的制造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管理技術、自動化技術、系統工程技術等有機結合,使企業產品全生命周期各階段活動中有關的人/組織、經營管理和技術三要素及其信息流、物流和價值流三流有機集成并優化運行,以達到產品(P)上市快(T)、高質(Q)、低耗(C)、服務好(S)、環境清潔(E),進而提高企業的柔性、健壯性、敏捷性,使企業贏得市場競爭。” 
總體上說,CIMS在國外學術研究比較多,企業實踐比較少。在國內,學術研究和企業實踐都曾經比較頻繁,但是,在CIMS需要多學科綜合、多團隊交叉、高度自動化、高資金投入等先天的不利因素影響下,在企業的實踐成果并不明顯。進入本世紀初,CIMS在中國明顯地呈現出走下坡路的趨勢。目前仍然保持低調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