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東北物流 亟待提速

2008-4-11 17: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本報記者 王若懿
■編者按:
    物流發展程度決定著一個地區的核心競爭力。東北地區既是我國老工業基地,也是我國貿易發展的重要區域,而作為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服務業——物流業在東北地區近年得到較大發展。然而,由于 “重生產、輕流通”的發展模式,缺乏現代物流發展理念,東北區域物流發展仍有諸多痼疾待解決。
    一提起東北老工業區,這個工業生產和商貿流通的大舞臺,這個國家重要糧食生產基地,也許人們都會投去艷羨的眼光。而在日前,人大代表、完達山乳業董事長劉清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卻讓我們認識到東北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現代物流。
    而問題的根源在哪里?東北地區如何突破現代物流這個發展瓶頸?
交通運輸卡了“脖子”
    “交通運輸是否還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瓶頸?”
    “對!”記者提出的這一問題得到了劉清泉肯定的回答。
    劉清泉告訴記者,尤其因交通運輸不暢導致物流成本加大在東北地區來說是個普遍問題。尤其是黑龍江省,因地處偏遠,不少企業都面對著物流成本過高的問題。劉清泉用自身企業完達山乳業舉例說:“我們產品的物流成本與其他地區的相比要高出一些,每噸產品多支出300塊錢。”
    “我國的物流體系建設還存有不足。”劉清泉從東北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引申到整個國家的物流體系建設。他認為,我國一些地區的交通網絡建設有待完善,尤其在多式聯運方面體現出了較多的問題。“我國公鐵聯運的銜接和時效與國際相比差得很遠,比如‘二次裝車’就是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劉清泉認為,運輸環節的增多無疑會加大企業的物流成本,為企業發展造成阻力。據悉,由于環節多而導致成本大的問題在東北地區較為突出,其中糧食的流通便遇此難題。
    據了解,東北是 “北糧南調”的重要地區,糧食主要靠鐵路和水路運輸。鐵路運輸從東北直達我國中部銷區,價格相對便宜;水路運輸需要先經鐵路運到港口,裝船后再運到銷區臨近的港口城市,在港口城市需卸船后再裝車,成本較高,所以只有路途較遠的時候才走水路。但無論是鐵路運輸還是水路,無論是東北地區還是中部地區,當前糧食流通中都普遍面臨著中間環節太多增加物流成本的問題。
    吉林省一些長期研究糧食問題的專家表示,鐵路運輸三四次搬倒,每搬倒一次就多增加一部分物流成本,但與水路運輸相比,鐵路運輸已經算好的選擇了。此外,運力不足也給“北糧南調”帶來阻力。記者了解到,東北地區由于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走鐵路南下只有山海關一個出口,趕上旺季時經常沒有車皮,直接導致有糧卻運不出去。
第三方物流難挑大梁
    對東北地區的物流發展狀況頗為了解的劉清泉,作為企業帶頭人,與物流公司的頻繁接觸讓他對物流行業有著較多的認識。
    專業性的物流力量不強是東北地區普遍存在的問題。劉清泉告訴記者:“有些物流公司出于效益的考慮,一般只在主干線上運營,偏遠地區就不去了,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困難。”他還分析說:“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物流企業本身投入不足,二是物流產業的集中度不夠,也給物流公司帶來了麻煩。”
    企業當然不能被物流公司牽著走,探尋一個保險系數高的方法才為上策。完達山乳業便是如此。劉清泉告訴記者,由于乳制品的保質期較短,所以他們最初便想到選擇公路運輸。但這個想法雖好,實施起來卻有點困難。用劉清泉的話來說,難覓合適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記者了解到,完達山乳業曾在2001年購置了20多輛自備車。但自備車一旦上路,卻各地亂跑,車輛油耗難以控制,運輸成本大增。如何解決自備車問題?業務外包行不行?完達山冷鏈物流對車輛配置、物流包裝、裝卸操作有專業要求,但在黑龍江,完達山乳業的工作人員們卻找不到較好的專業物流公司。于是,他們就嘗試把自備車賣給司機,然后由個人把車輛掛靠在公司下。出于效益考慮,車主自然按照公司專業要求運貨。目前,完達山在全國擁有百余輛這種半自備車,物流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
    像完達山乳業采用的這類管理在國內并不多見。盲腸式的自備車依然大量存在,其背后其實凸顯了一個問題——第三方物流的社會滿意度太低。
    據一份關于工業企業物流調查顯示,我國工業企業物流執行主體,無論原材料物流還是成品物流,基本是自營或部門自營,完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僅占10%左右。雖然這些企業對自營物流并不滿意,但社會滿意度不高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也未能因此而贏得客戶。談及這個問題時,劉清泉認為,第三方物流企業因為成本比較低,本應該很受歡迎,但卻沒能擔任“挑大梁“的角色。因為,有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在運輸過程中無法提供一站式服務,得倒車卸貨,導致出現運輸時間長、產品有損壞的風險性兩大問題。
多管齊下助物流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軌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東北地區物流產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與國外及我國物流業較為發達的地區相比,東北地區物流產業存在著總體規模較小、發展速度緩慢的現狀。
    劉清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多次表示,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才能為東北地區物流產業發展提供保證。這種觀點也得到普遍的認同,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尚處于起步階段的東北地區物流產業來說的確是個大問題。
    記者了解到,近些年來,東北地區的高速公路雖然發展較快,但溝通大中城市的高速公路網絡還不完善,高速公路對外通道較少,輻射能力十分有限;沿海港口綜合通過能力缺口較大,大型泊位能力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功能單一,集疏運體系不完善,從而放慢了區域內物流發展的步伐。
    于是,如何促進東北地區物流產業發展成為不少業內人士關注的重點。
    有專家提出了四點建議:第一,應該鼓勵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兼并、重組、聯合與技術升級,完善網絡,做大做強;第二,發揮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在人才培養、物流技術改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三,支持行業領先企業拓展業務范圍,發展增值服務;第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和行業標準,以此促進東北地區物流產業的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