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案例

“按需提供”模式悄然興起,欲在供應鏈軟件領域一統天下

2008-4-10 18:4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硬盤制造商希捷公司一直在尋覓數據存儲領域的新機會。當電子行業企業與企業之間開始采用B2B電子商務方式進行信息交流時,希捷發現在這方面可以有所作為。為了加快在這個領域的發展,希捷投資了美國B2B初創公司E2open,從而獲得了通過統一的數據接口來執行采購供應鏈業務的手段。不過頗具諷刺的是,讓希捷引起對B2B商務平臺興趣的那些客戶仍然采用個性化連接的方式進行交易。 

  “我們需要使用10個全職人員來維護與客戶的EDI連接,只有10~20%的客戶從我們的B2B行動中受益!毕=莨竟⿷滊娮由虅諛I務前副總裁Rich Becks表示,“E2open的出現讓我們開始思考,為什么不在客戶端供應鏈中也采用這種方式進行連接!  

  但是,對于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網關和B2B系統的IT部門來說,這種革新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不過,希捷公司的高管最終接受了這樣的觀點:在圍繞希捷努力連接其客戶的革新上,由第三方經營的系統將可以實現更高的可見度和可靠性。 

  “按需提供”模式興起的緣由  

  不管業內將這種方式稱為“按需提供(on-demand)”還是“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將企業非核心業務流程外包的觀點正在電子產業中扎根。當與任何一家供應鏈軟件廠商交談時,他們都會說,如果不能以基于服務的模式隨時提供產品,他們將會因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而被市場淘汰。那些正在按需提供服務的廠商也表示,這是他們增長最快的業務。  

  其實,對于電子行業來說,按需提供服務并不是新鮮事物。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一些電子公司就開始涉足這個概念,出現了電子商務和B2B等說法,E2open、RiverOne和Webplan(即現在的Kinaxis)等一批公司率先推出了針對電子行業供應鏈的解決方案。但是,由于業內對數據安全性的擔憂,該領域增長緩慢。  

  不過,如今這種狀況正在發生改變。這主要是出于一個基本原因:電子行業需要不斷降低總體擁有成本。隨著電子企業對IT投資的預算變得越來越拮據,很少有公司再愿意花費幾百萬美元在龐大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上,除此之外還需要維持一個內部專業團隊對系統進行支持。對于他們來說,每年投資幾千美元,將這部分職能外包給提供IT服務的第三方公司成為頗具吸引力的選擇。  

  “這是一種極好的模式,可以幫助企業更快地延伸其現有的能力,而且對于組織的震動較小!盉ecks表示。他最近離開了希捷,在一家B2B軟件初創公司中領導產品開發工作!斑@是外包非核心業務中的一種必然趨勢。就像制造業一樣,企業在這些業務方面不必獨具特色,因此,你可以把它交給專門從事B2B服務的第三方公司,從而以較低的成本完成這些工作!  

  前杰爾系統公司是最初持懷疑態度的廠商之一。作為希捷的供應商,杰爾采取了保守的路線,通過網絡瀏覽器向E2open系統 發送信息?墒墙軤柡芸彀l現,由于杰爾對希捷有較大的出貨量,這種方法顯得過時而低效。為此杰爾升級它的系統,與希捷的ERP系統直接連接起來。  

  杰爾公司的供應鏈管理副總裁Don Alvine表示,這大大減輕了規劃人員的負擔,但對于內部IT部門來說,卻又增加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當每次杰爾與客戶或供應商簽訂協議時,IT部門都必須搞清楚這些客戶或供應商使用的是什么平臺,分析出向ERP輸入信息的最佳方式。“最后,數據接口多達二三十個,需要一名全職的IT人員專門負責這些接口! Alvine說。  

  2004年杰爾進行了新的嘗試,將它所使用的甲骨文ERP系統直接與E2open平臺相連,并說服其主要供應商也這么做。杰爾希望將包括希捷在內的所有一線客戶都納入進來!拔覀兊闹饕姑窃O計和開發半導體產品,而不是為在客戶和供應商之間傳送信息而編寫軟件!盇lvine表示,“目前,我們完全擺脫了內部系統。”  

  如今,杰爾的全部采購訂單計劃、供應商確認、預警和其它類型的供應信息都以統一格式通過E2open的系統進行處理,不管是按訂單生產還是按預測生產模式。“供應鏈和生產規劃員不再需要對付不同類型的接口,”Alvine表示!八麄兛梢愿行实赝瓿善涔ぷ鳎⒏杆俚貙⒊兄Z傳遞給客戶!  

  “按需提供”軟件的主要供應商  

  大多數企業對“按需提供”模式的軟件持觀望態度。 

  “按需提供”供應鏈系統得到市場廣泛的接受歸因于Salesforce等客戶關系軟件廠商的起步。Salesforce憑借“按需提供”模式迅速成長,并成為美國華爾街的寵兒。在PLM(產品生命周期)領域,Arena Solutions一直在利用其“按需提供”的PLM工具蓬勃發展。對于運輸管理系統(TMS)來說,“按需提供”的模式也是非常有好處的,因為即插即用的特點使客戶更容易迅速增加或去掉運輸商。“在一開始,大家的問題是‘按需提供’是否只是充當進入的門檻! i2 Technologies公司解決方案營銷主管Michael Levi表示,“但實際情況是,很少有人將這種模式應用于TMS,只是最終將它引入企業內部或者將它放在防火墻后面的環境中。”  

  E2open是一家面向電子產業“按需提供”供應鏈管理軟件的公司。當它在2000年作為促成私人交易中心的軟件供應商出現時,E2open的名字還不存在。“進入這個領域完全來自客戶需求!盓2open公司執行副總裁Lorenzo Martinelli說,“客戶要求很簡單,即賣給他們一個能用的解決方案,使他們可以與其交易伙伴在線共享,而不是像CD-ROM那樣,只能在防火墻以內執行!彼硎荆@種模式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技術必須對用戶透明;二是方案必須非常便宜,“為了使之成為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我們必須將它的成本降至傳統方案的一半!盡artinelli說,F在,E2Open經營著50多個“電子交易中心(e-hub)”,在交易伙伴之間建立了一萬兩千多個連接。  

  圍繞“按需提供”供應鏈軟件系統的熱烈討論,以及具有跨企業合作能力的利基廠商取得成功,吸引了i2 Technologies、Oracle和SAP等授權銷售軟件供應商的關注,他們正在開發或推銷“按需提供”的解決方案。Aberdeen的Enslow表示:“傳統的供應鏈軟件提供商已經開始看到其業務遭到這些更為靈活的、‘按需提供’服務的小型廠商侵蝕!  

  2006年2月,i2收購了RiverOne的資產,加快了在這方面的努力。RiverOne此前已在電子產業打下深厚根基,全球前十大EMS公司中有四家使用RiverOne的系統,用來與供應商和客戶進行交易。但Levi表示,收購RiverOne并不是i2對“按需提供”領域的初次進軍,而Freight Matrix運輸管理套件才是i2對“按需提供”領域發起的第一次進攻。在被i2收購之后,RiverOne多企業執行平臺被改造成了“MEI”,即多企業互動(multi-enterprise interactive)。Levi表示,MEI使i2能專注于中型企業,即年銷售收入在2~10億美元之間的企業。該產品向i2提供了一個“按需提供”的前端,“通過這個前端,我們可以向跨企業合作領域推出核心供應鏈計劃產品!  

  傳統授權安裝軟件將被替代? 

  “按需提供”服務開始大規模地在供應鏈管理領域滲透,小型、中型和大型企業都在采用這種模式來完成其部分業務,但分析師并未給對這個領域市場規模的成長預計!拔覀兊难芯拷Y果顯示,大約有50%的企業不是正在使用某類‘按需提供’的軟件,就是正在考慮采用這類軟件。”市場研究機構Aberdeen公司的企業研究資深副總裁Beth Enslow表示,“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他們必須考慮如何使這種模式適應其目前的IT系統!钡⒉徽J為,這種軟件模式將會取代傳統的授權安裝軟件。  

  希捷的Becks卻認為,有朝一日“按需提供”執行平臺將變得足夠強壯,取代工廠計劃系統等有限的計劃應用軟件,并最終取代ERP系統!耙郧埃蚨荚诳紤]ERP,并且投資了了數十億美元在這個領域的軟件和服務上!盉ecks表示,‘按需提供’方式的出現完全是來自客戶的驅動,“因為他們發現,不能用上個世紀的預測方法來完成今日的生產。”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