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配送與連鎖論文

配送是連鎖經營的紐帶

2008-4-10 3:0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華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許勝余

  一、 連鎖商業是零售業的一次革命

  連鎖超市作為世界零售業的一次革命已在我國迅速興起。它的發展對我國零售業傳統的銷售方式,既是一種突破,又是一種挑戰。連鎖超市以連鎖制為軸心,以廣譜的門店網絡為市場依托; 以中央采購制開發銷售利潤;以現代化的物流方式--配送中心獲取物流利潤;將市場信息向加工制造業滲透,發展定牌商品,甚至形成供應鏈,開發生產利潤。它把"商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相輔相成的最佳形式。

  二、 配送中心是連鎖經營的供貨樞紐

  1、 要實現連鎖超市的超常規發展,必須抓好三條:

  (1)決策權向連鎖超市的總部集中

  (2)物流活動向商品配送中心集中

  (3)經營、管理、決策實現電腦化

  2、配送中心的定義:

  配送中心是"匯集連鎖門店的訂貨信息,進行采購;從供貨商手中接受多種、大量商品;進行儲存保管、配貨、分揀、流通加工,按眾多商場的要求,配齊商品;以令人滿意的服務,迅速、及時、準確、安全、低成本進行配送"的物流設施。

  三、 如何把配送中心建成多功能的供貨樞紐

  1、實現一頭進貨、直接銜接產銷;增強商業對市場信息需求的反饋能力,以促進生產、滿足消費、降低市場資源配置成本。

  2、強化儲存功能:

  (1)庫存可有效調節商品的"生產與消費"、"進貨與銷售"之間的時間差。

  ① 配送中心不是"以儲存為目的"的。

  ② 為了保證"市場需求(缺貨率)"和"配貨、流通加工等環節的正常運轉",必須保持一定的庫存。

  (2)集中儲存比商場的前店后庫分散儲存,大大降低庫存總量。

  3、合理、經濟地組織商品運輸

  (1)合理安排送貨路線,實現準點配送。

  (2)合理規劃配送中心的物流流程。

  (3)建立配送中心與配送分中心的配送網絡體系

  4、在開箱拆零、拆包分裝、流通加工方面大做文章,讓門店集中精力做好、做足生意。

  5、加強環保意識,做好廢棄物物流(廢舊紙板箱回收工作)。

  6、做好物料供應的配送化。

  7、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統

  (1)揀貨方式由摘果式改為播種法:大大減輕配貨工作量,縮短配貨時間,壓縮配貨費用成本。

  (2) 實現單品管理:以尋求壓縮庫存和降低商品缺貨率的最佳點。

  (3) 運用計算機對卡車實行單車經濟核算,提高運輸效率。

  (4) 實現生產、物流、銷售(即產供銷)一體化:把訂貨信息、庫存信息反饋給供應商,把"超市公司補貨"變為"供應商補貨"。

  四、 降低物流的總成本,是連鎖超市"盈利"的有力支撐

  1、 在連鎖經營中,物流費用占據了整個流通費用的很大比重:

  (1)美日歐發達國家連鎖超市公司的物流成本通常占銷售額的4-6%;

  (2)冷鏈配送(包括冷凍、冷藏)的物流成本是常溫配送的2.5倍。

  (3)華聯超市公司1999年的銷售額為42億元,純利潤為5000萬元,利潤率為1.19%。 (配送中心的物流成本為銷售額的1.08%) 如果不抓好配送中心的物流成本核算,將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后果。

  2、物流成本分析

  (1)物流成本的定義: 物流成本是指商品在實物運動過程中,如裝卸、搬運、運輸、儲存、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各個環節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

  (2)降低物流成本的責任不僅僅在物流部門,物流成本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經營策略的制定"。

  (3)華聯超市公司配送中心主要物流費用分析。

  (4)控制物流成本的主要措施: 降低物流費用應從各方面去抓,但重點是:

  ① 運輸調度合理化--(車輛、人員、裝載、路線)

  ② 人工--(勞動力調配、勞動定額管理、減少作業環節)

  ③ 倉庫--(合理安排倉位、減少裝卸搬運作業量、機動庫、高峰庫)

  ④ 合理進貨--(盡可能提高商品周轉率)

  3、 合理規劃設計配送中心的物流流程 根據商品的進貨渠道,科學地確定:

  (1)哪些商品需經過配送中心儲存后再配貨

  (2)哪些商品應銜接進貨、當場配貨

  (3)哪些商品由工廠、供應商直接送貨(共同配送) 以降低物流的經營成本。 合理規劃設計配送中心的物流流程,可"縮短商品的周轉期",減少銀行貸款的利息支付,可減少倉庫租借面積,降低租金和維持費。

  建造現代化配送中心 增強配送能力

  我們華聯超市在構筑商品配送體系時,深深感到:采用先進的物流技術、提高配送中心的技術含量、引進現代物流的管理模式,構筑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統,將是企業新一輪發展的關鍵。

  上海華聯超市新一輪發展的目標是:到2001年,門店數達1000家,銷售規模110億,日均配貨量14萬箱,庫存量90萬箱,銷售利潤1.2億。

 為了確保完成新一輪發展計劃,必須實現企業物流的現代化。而"物流現代化"應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要科學地工作商品配送體系;

  第二,要合理地規劃商品物流流程;

  第三,要建設高效率、低成本的配送中心;

  第四,要盡可能采用先進的物流技術。

  1、構筑高效率的物流設施

  (1)對配送中心的七項功能賦于新的內涵

  例如,"儲存"功能,連鎖超市的優勢之一是"統一進貨、集中庫存"。但它與儲存倉庫的功能截然不同。配送中心大客車原則是解決"供貨缺品"。我們的目標是:20商品的缺品率為0,而80商品的缺品率為5%。

  又如,"配貨"功能,我們的要求是快捷、準確、應變能力強。配送中心商品在分揀上的存放,大有學問。如何滿足整托盤、成箱和拆零商品的配貨;如何盡可能擴大配送中心的吞吐能力、滿足足夠數量的卡車同時進行裝卸作業;如何滿足配送中心24小時全天候作業。

  再如,"要貨、集貨"功能,如何實現自動補貨,我們在策劃新建桃浦配送中心時,反復研討和論證了這些問題。

  (2) 選址:

  新建配送中心選址在上海普陀區桃浦地區,緊鄰外環線、直接連接滬嘉、滬寧、滬杭高速公路。基地南貼滬寧鐵路南翔編組站。配送中心南北均為市政規劃道路,通向市區和向外輻射能力很強。

  (3)新建桃浦配送中心的規劃特點: 

  ①配送中心基地內部的環狀主干道路,南、北、東段均為20米寬;形成進出貨卡車裝卸作業停靠車位及四車道;

  ②在設計時,對新建配送中心的卡車運行路線作了合理的安排,實施分門進出、單向行駛。

  (4)新建配送中心在建筑上的特點

  ①新建的桃浦配送中心,其主體建筑物是高站臺、大跨度的單層物流建筑;為了充分利用理貨場上方的空間,配送中心的局部為兩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建筑物。

  ②配送中心的南北兩側各建有4米寬的裝卸平臺;站臺高出室外道路1米,當廂式卡車尾部停靠站臺時,抱墊板與站臺面基本上處于同一平面。將商品的裝卸作業變成水平移動,大大減少了裝卸作業環節和勞動強度。站臺作業線總長270米,可停靠80多輛卡車同時作業。

  ③站臺上方裝有懸挑8米的鋼結構雨蓬,保證配送中心可以一天24小時全天候作業;大大提高了配送中心的吞吐能力,使配送中心具有極強的發展能力。同時,由于站臺高出地面1米,從而大大提高了配送中心的防汛能力。

  ④大跨度單層配送倉庫的層高10米,可充分利用庫房空間;同時,由于該層高正好在消防法規的規定范圍,故大大地降低了消防設施的投資費用。 

  ⑤理貨作業場及上空的樓庫,層高5.5米,南北樓庫之間有連接通道。樓庫每平方米的承載能力為2噸,可使用1噸電瓶叉車作業。 

  ⑥南北東三個方向的底層全部采用防風卷簾門,作業時打開,非常方便裝卸作業。

  ⑦配送中心的中央空間,采用金屬網架結構,上蓋彩色夾芯保溫鋼板屋面;在貨架走道上方采用統長型采光帶。

  2、新建配送中心具有相當高的科技含量

  (1)倉儲立體化:配送中心采用高層立體貨架和拆零商品揀選貨架相結合的倉儲系統;大大提高了倉庫空間的利用率;

  (2)裝卸搬運機械化:配送中心全面采用叉車、托盤作業系統,配以蓄電池揀選搬運車,實現裝卸搬運作業機械化托盤作業。

  (3)拆零商品配貨電子化:近年來,連鎖超市對商品的"拆零"作業需求越來越強烈,國外同行業配送中心揀貨、拆零的勞動力已占整個配送中心勞力的70%;本配送中心拆零商品的配貨作業采用電子標簽揀選系統;以大大提高商品處理速度、減輕作業強度,大幅度降低差錯率。

  只要把門店的訂單輸入電腦,存放各種拆零商品的貨架上的貨位指示燈和品種顯示器,立刻顯示出需揀選商品在貨架是的具體位置以及所需數量,作業人員便可從貨格里取出商品,放入揀貨周轉箱,然后撳動按鈕,貨位指示燈和品種顯示器熄滅,訂單商品配齊后進入理貨環節。

 電子標簽揀貨系統自動引導揀貨人員進行作業。任何人不需特別訓練,即能立即上崗工作。

  (4)物流功能條碼化與配送過程無紙化:

  采用無線通訊的電腦終端,開發為了條形碼技術,從收貨驗貨、入庫到拆零、配貨,全面實現條形碼、無紙化。

  (5)物流流程的合理化:

  充分組織好"越庫中轉型物流"、"直送型物流"和"配送中心內的儲存型物流",完善"虛擬配送中心"技術在連鎖超市商品配送體系中的應用。

  3、 建立自動補貨系統(ECR)

  與大供應商緊密合作,建立自動補貨系統,實現"有效的顧客反應系統(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以削減整體成本、提升供給系統的整體效率。

  (1)供應商和零售商的共同努力,使之雙方共同成為市場的贏家;ECR力求將消費者、供應商和零售商拴在一根線上,接成利益的共同體。

  (2)關于自動補貨,有兩個問題需解決。

  ①自動補貨量的確定條件:

  *日銷售量

  *日庫存量(包括最高庫存量和最低庫存量)

  *要貨期(包括供應商的缺品情況)

  *每批訂單的最少數量 ②自動補貨的實施條件:

  *計算機聯網,實現零售商與供應商之間的銷售、庫存、進貨信息的交換;

  *接口問題。由于配送中心與眾多的供應商之間要交換信息,接口問題尤為重要;關鍵是采用EDI的標準格式。

  (3)以沃爾瑪(Wolmart)為代表的連鎖零售商,率先接受了ECR思想,通過"優化商品結構、有效的補貨作業、高效的促銷活動和有效地引進新商品",大獲成功。

  總之,配送中心的自動補貨系統,把供應商、配送中心、商場(POS系統)的產、供、銷三者組成網絡與ECR(集成供應鏈物流管理系統)。使傳統的點(企業內信息系統)發展到線(企業間資訊系統)、面(供應鏈上中下游垂直、水平整合),進而進入"體"(跨國、跨企業的供應鏈整合)的時代。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