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配送與連鎖論文

傳統百貨的連鎖經營之路

2008-4-10 3:0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據有關部門對北京近60家大型百貨商場的統計,2003年只有燕莎友誼商城、翠微大廈、當代商城3家百貨商場毛利增長。百貨業的衰落并非北京獨有。2000年全國零售企業50強的企業中,銷售增長幅度超過50%的有5家,全部是超市公司,而負增長的10家零售企業中,有9家是百貨公司,北京王府井百貨股份公司高居“榜首”,為-28.2%。還有數字表明:一直穩居中國零售業龍頭地位的上海第一百貨商店股份公司開始將“第一”的座椅讓給了上海聯華超市公司。

  百貨業利潤的整體下降,更多業內人士認為是百貨店數量太多了。從1996年起,每年百貨業都不同程度地出現銷售同比下降。從全國范圍看,1992年大型百貨商場僅為98家,而到了2000年,百貨商場已增長到了1000家以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李飛副教授談到,百貨商場經營越來越難,最本質的原因仍是百貨商店進入了成熟期。成熟期的標志是市場占有率開始停滯或下降,F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百貨商店占零售額的比重已從過去的80%以上降至40%-50%,而這40%-50%被越來越多的百貨店所分割。成熟期因價格競爭要求降低經營成本,但成熟期又要求提高市場占有率,這就必須加大經營促銷投入。這使百貨店陷入窘境:擴張找死,不擴張等死;促銷自殺,不促銷他殺。傳統百貨業轉型成為必然選擇。

  家電、自行車等原先“撐”起百貨店銷售業績的大宗生意可以說全部退出了百貨店。家居、家電專賣店的日益紅火對百貨業的擠壓嚴重。這是“外患”還有“內憂”:目前作為百貨店經營大頭的服裝銷售一直處于下降趨勢,同質化問題解決不了,精品服裝品種、花樣、檔次單一,不能滿足消費者越來越高的穿著需求,由于大部分商品相同,無法實現特色經營,不得不陷入打折怪圈。

  百貨業的現狀不容樂觀

  自1995年以來,百貨行業的經營日漸不景氣,百貨大店關門歇業不斷,一改其零售業的主導地位,其經營狀況與從前不可同年而語。2001年在全國社會的商品零售額僅僅占總銷售額的25%,比前期下降了15%。在商家必爭之地上海,700家百貨店處于虧損境地的占1/3。

  2002年上半年累計新批準外商投資零售企業八個,店鋪總數為28個。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家樂福、歐尚、吉之島和百安居不僅已在東部地區站穩腳跟,而且開始進入戰略發展、迅速擴張的階段。而沃爾瑪更是有風向性調整:2002年新開7店中,有4家已插足東北、西南。且深圳新開店鋪開始了社區店的首次嘗試。據悉,沃爾瑪2003年計劃新開20家分店,這相當于自過去6年開店數量的總和。傳統百貨業的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

  傳統百貨經營方式和營銷手段陳舊落后。傳統百貨采取的是出租柜臺的經營方式,即把角色從經營者轉變為“二房東”,從而導致同質化。而在同質化的市場中價格無疑是最有效的最簡單的進攻利器。由此,各大商場除打折活動外就似乎沒有別的高招了。同時,其店內的布局、商品的種類、服務的選擇等也極其相似,缺乏經營特色。

  傳統百貨企業包管消費者吃、穿、用的功能,在業態細分、網點增多、居民購物場所選擇余地增大之后已不復存在。如一度作為大百貨商店主力商品的食品、副食品、日用品類,在各種貨倉式商店、超市、便利店的沖擊下,已淪為配套商品;家電類也被各種專賣店、專業市場嚴重分流,市場份額越來越小,利潤低下。幾種主要的業態按銷售利潤高低應該依次是:大賣場、便利店、超市、百貨,其中百貨的利潤率是最低的,做得最好的,也不過是2%—5%。 

  百貨店是一種相對古老的零售業態,其單店面積通常為1萬—2萬平方米,百貨店對顧客提供的服務是比較全面周到的,因此勞動成本高,加上百貨業對地點的要求、品種的繁多、管理復雜程度,總成本很難度降低,商品價格較貴。相對于其他業態,百貨業既無價格優勢,又無顯著的經營特色,根本不能適應如今消費形態多元化的時代。由于外資零售業的沖擊,國內百貨業的市場占有率不斷下降。

  國內百貨業存在的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死守傳統經營模式和業態理念,經營方式很少創新,造成競爭力不斷下降。在經營的商品品種、價格和促銷渠道方面缺乏個性化的戰略組合,不斷加劇了同類型商場之間的競爭,使路越走越窄。在市場定位上,多數百貨商店定位在年輕白領消費者身上,特色百貨店還不多。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李飛副教授談到,百貨商場經營越來越難,最本質的原因仍是百貨商店進入了成熟期。成熟期的標志是市場占有率開始停滯或下降,F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百貨商店占零售額的比重已從過去的80%以上降至40%-50%,而這40%-50%被越來越多的百貨店所分割。成熟期因價格競爭要求降低經營成本,但成熟期又要求提高市場占有率,這就必須加大經營促銷投入。這使百貨店陷入窘境:擴張找死,不擴張等死;促銷自殺,不促銷他殺。傳統百貨業轉型成為必然選擇。

  傳統百貨業突圍之變

  白熱化的市場競爭已經讓各大百貨商場感到窒息,連鎖超市的興起和零售外資大規模的涌入又讓百貨商場失去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如何生存和發展,成為擺在大商場經營者面前的最緊迫的課題。

  百貨業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管理體制因缺乏創新。百貨店之間互相抄襲,造成了“千店一面”、“走一家知千家”,致使經營同質化嚴重,競爭力持續下降。因此,傳統百貨應采取準確定位、特色經營。在目標市場定位時,百貨業要避免同超市一味比拼價格的做法:3000平方米以下的中型商場轉為專業百貨店、主題百貨店,而大型商廈轉為購物中心。如對原有的顧客群進行重新篩選,縮小目標市場。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百貨航母”。傳統百貨采取的時單店經營的模式,粗放型的經營體制,導致經營成本高,商品價格競爭力不強。傳統百貨業要突圍,降低經營成本刻不容緩。而發展連鎖經營、發揮規模經濟效應時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結果,也時百貨業發展制勝的重要秘訣。連鎖經營、集約發展,不僅能克服傳統百貨業單店經營、勢單力薄的弊病,降低運營成本,形成規模優勢;而且還有利于開發商業集團的自有品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面對國際商業資本的大規模進入,小舢板必須盡快形成集團軍。

  消費者在選擇購物場所時,都很注重品牌、價格、服務三個層面。百貨業要突圍,實施品牌戰略是破題的要訣之一。品牌可以增進百貨商店與顧客的聯系,品牌能夠增強顧客對百貨店的忠誠度。圍繞品牌戰略,除了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外,還必須構建自己的品牌體系。實行自有品牌有兩個優點:首先,百貨企業根據自己能夠快捷、準確地把握消費者消費心理的特點,而設計出暢銷的商品,再選擇生產廠家生產,這樣,意味著商業企業將控制生產,控制價格,掌握商品生產與經營的主動權,并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不斷設計和改進自有品牌商品,從而贏得廣大消費者的信任。其次,自有品牌能獲超額利潤。發展自有品牌的可以減少代理商的中間費用和增加商品的附加值,獲取超額利潤。

  把握開進農村市場的先機。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觀念的改變,農村市場孕育著巨大的商機。當百貨價格戰打的難舍難分的時候,不妨跨越城市商業這座獨木橋,走向農村市場這條陽光大道。針對目前農村消費觀念、消費行為、消費習慣、消費環境及農村經濟特點,在業態方面,中小城市發展中小型、高品味百貨商店,填補市場空白;而縣以下的農村尤其是經濟欠發達農村市場首選的業態是折扣店。在市場開拓方面,要保證物流的合理化,降低成本;在貨源組織方面,要針對農村消費者與城市的差別,組織適合農村消費需求的商品,如家電類要以功能簡單、操作方便、能耗低、質量好的產品為主;在促銷方面,農村消費者具有居住、生活的群體性、宗族性等,所以要高度重視人與人之間傳播,把促銷融于服務之中,提高農村消費者對商品品牌及商號的忠誠度;在售后服務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消除消費者的后顧之憂。

  百貨也連鎖

  不太具備復制性的百貨商場是否能像其他零售業態一樣要實現連鎖,一直是業內爭論焦點。王府井百貨集團總經理鄭萬河認為,在外資進入中國百貨業之前,發展全國連鎖是民族百貨業生存的最佳途徑。連鎖有助于百貨業多年成功經營所形成的獨特的品牌優勢、服務優勢、營銷優勢迅速在多個城市的傳播,獲得促銷、分銷的規模效應,提升企業的品牌效應。目前,王府井百貨已經在北京、廣州、武漢、成都、包頭等地開辦大型的百貨商場,形成了以北京地區為核心,遍布中國華北、華南、華中、西南四大經濟區域中心城市的百貨零售網絡。

  上海連鎖經營研究所所長顧國建表示,由于企業體制的制約以及連鎖經營的導入打破了原有的利益平衡,百貨商店在連鎖經營方面還存在很多難點。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李飛談到西方百貨商店轉型時指出,以西爾斯、彭尼為代表的西方傳統百貨商店轉型的核心是做好加減法,具體地說是先減后加。減,即減少單體店的營業面積、經營品種,重點經營某一大類具有經營優勢的商品,如西爾斯突出五金工具,彭尼突出服裝、化妝品,諾德斯特龍突出鞋等等,走上了大型專業商店之路。成功還在于“加”,即多店鋪、連鎖化發展,突出規模優勢,以與規;l展的新型業態相抗衡。一“減”實現了現代化,一“加”實現了規模化,而專業化、規;乾F代百貨商店生存和發展的途徑。

  北京燕莎友誼商城原總經理萬文英在回答百貨業如何微利中求生的問題時,也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為什么都要做大的綜合性商場呢?”她認為,百貨業應錯位經營,發展新興形態,香港有專門經營化妝品的莎莎店,美國有很多專門的兒童用品商店,有專門賣辦公用品的office shop,有女性用品商店,體育用品商店,這些商店不僅商品更加細分,而且從店堂布置到貨品擺放都符合各自的目標顧客群。此外,國外還有主題商店,比如森林百貨店,一進去就是森林的布置和氛圍,百貨的種類非常豐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