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經濟催生國際大物流
2008-4-1 20: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3月27日上午8時,一份集裝箱貨物托單從杭州錢鴻實業集團發出。經蕭山國際物流中心操作部指令,一天后,集裝箱進入上海港區。這是錢鴻實業集團出口到美國洛杉磯的童車,從工廠到港口的一個流程。錢鴻集團進出口部副經理蔣燕說,在一年以前,這樣的物流效率是不可想象的。
“以前從工廠到港口的物流,沒有功能齊全的物流企業,只能找一些貨代公司來做。”蔣燕說,這些貨代公司功能不全,而且貨物進港時間比較遲,經常影響海關報關時間,耽誤了國內通關時間。
解決物流問題的,是我區專門為陸路口岸服務的惟一一個國際物流平臺——蕭山國際物流中心。
外向型經濟蘊育國際大物流
在我區,像錢鴻集團、富麗達公司等這樣的外向型企業星羅棋布。作為杭州乃至全省經濟發展的領頭羊,蕭山的外向型經濟為推動全區經濟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去年,我區的外貿進出口保持快速增長,全年實現進出口總值79.54億美元,其中進口總額24.69億美元,出口總額54.85億美元;全年一般貿易出口43.31億美元、加工貿易出口11.54億美元。
這其中,蕭山國際物流中心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目前,在外向型經濟發展迅猛的長三角地區,依托陸路口岸的國際物流中心遍布各地。這些國際物流中心采取“一次報關,一次查驗”的直通關模式,對物流業的發展意義重大。蕭山國際物流中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依托于蕭山陸路口岸應運而生。
蕭山國際物流中心運轉以來,給企業的貨物進口帶來的效益可觀。富麗達纖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貨物通過蕭山國際物流中心轉關,不但節省了在港口和船務公司的場地費用,還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中間環節。蔣燕算了一筆賬:與其它零散的貨代公司相比,錢鴻集團通過蕭山國際物流中心,節省的國內通關物流費用超過15%;單批次貨物在時間上還能節省兩到三天。
大物流促進外向型企業大發展
去年6月份以來,蕭山國際物流中心緊緊依托“無水港”優勢,搶抓蕭山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的機遇,大力開拓集裝箱堆場業務,集裝箱還箱與提箱業務,還將推行集裝箱運輸的“雙重”模式。
“中心集裝箱量的快速增長,一方面依托于蕭山外貿強勁的發展態勢,另一方面源自中心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蕭山國際物流中心董事長付子江說,今年上半年,公司的中心集裝箱業務以每月5%的速度遞增。
物流中心還積極采取措施,不斷優化作業流程,改進操作模式,提高服務質量。今年初開始,中心完善了集卡車運輸、國際貨代等服務部門體制,設立、健全了上海港、寧波港、乍浦港等港口網絡體系,增強了貨物的集散、中轉、倉儲及國際貨運代理等功能。同時,還積極配合海關、商檢等部門,把好進出口第一道關口,理順進出口流程,提高進出口效率,推進了物流服務平臺的高效運轉。
此外,物流中心加大投入進行軟硬件建設。與浙江省電子口岸合作開發了電子商務平臺,新建1.2萬平方米的國際物流倉庫,增購30輛重型集裝箱專用卡車投入運營。
物流新模式正在對接中
國際物流中心積極與寧波港務局商討,擬將港區功能延伸至蕭山。已與寧波港務集團達成初步意向,一起合作在該中心設立“還箱點”,輻射周邊100公里區域,吸收和消化寧波港過來的空箱,為周邊企業的還箱、提箱提供便利。該中心副總經理龔亞雄介紹:“我們力爭把寧波港口的功能延伸到蕭山,實現在蕭山直接提箱裝柜和簽發提單。”
“建成全球一個系統一張網絡”是蕭山國際物流中心的遠景規劃。為加快物流速度,為外向型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蕭山國際物流中心正在加強與浙江省電子口岸的合作,以陸路口岸內的物流中心為平臺,建立進出口集裝箱信息中心,整合地區內外的車、箱、貨物信息,減少“放空車”現象。
目前,蕭山至寧波物流運輸路線的進口和出口操作一般是“一重一輕”的模式。為節約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蕭山國際物流中心提出了集裝箱運輸往返的“雙重”模式。在實現“雙重”模式后,這兩條以往各不相干的物流線路就能串聯起來,把進出口整個物流運輸過程在蕭山內部消化。
2006年,蕭山進出口總箱量達30萬只,其中進出口比為1:2,不計地區內“雙重”直接帶來的經濟效益,以每個集裝箱節省200元為標準,如有5萬個的進出口集裝箱能通過“雙重”模式運輸,即可直接為區內進出口企業帶來經濟效益1000萬元,大大降低我區外向型經濟企業物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