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政策對鋼鐵行業的影響
2008-4-1 13: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 楊建龍
說到最近宏觀經濟,最牽動人心的是三個指標:
第一是物價。尤其是在CPI出現了出乎異常的高速增長讓大家感到憂心忡忡,按照這樣的增長態勢,通貨膨脹如果得不到好的抑制,會對后期經濟運行帶來巨大壓力,會在相當程度上影響政策取向,也會影響在座每一位企業家的經營。
第二個是出口。出口出現快速回落是出乎意料的。
第三個是資本市場。包括地產市場過去高速增長態勢出現明顯回落,甚至股市出現恐慌性的暴跌。
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幾個問題?在面對這種錯綜復雜局面時最重要的是要從這幾個指標、這幾個短期問題中跳出來,看一下現在到底處于什么樣的狀態,后面的路該怎么去走?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點,2008年中國經濟將出現周期性的調整,出現轉折性的調整,是高位調整。原因是,技術進步推動生產效率提高。
2008年高位調整的出現跟2004年的調整是遙相呼應的,他們之間有非常相似的機制和背景。這個機制就是以前曾經跟大家多次交流的經濟周期或者說景氣周期。
這個周期超越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短期因素,超越了人民幣升值、超越了宏觀調控等很多因素,是一些更基本的經濟運行的脈搏和力量。2008年我們走的是高位調整,還是深幅調整,需要回顧一下上一輪調整。
2004年調整時大家悲觀的預期很多,有些人認為中國的房地產、中國經濟有可能會出現像日本廣島協議之后長期回落的現象,但后來的情況表明我們的擔心是多余的。現在回過頭來看,把當時經濟生活的各種因素歸納在一起時會發現,幾乎所有短期因素都是負面的,但形成這種高位調整的依據在哪里?不約而同地找到一些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中長期力量,當時真正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是中長期力量。
現在又面臨著一次調整,這次調整的性質可能就需要做一個基本判斷。如果中國經濟增長的中長期機制和力量發生變化的話,這一輪調整有可能是深幅調整。如果中長期力量依然堅實、穩健,我們的調整很可能仍然是高位的調整。
接下來看一下先行指標美國經濟的回落。美國已經進入了降息區間,但降息并沒有讓美國經濟產生明顯的恢復狀態,大家越來越擔憂次貸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像。不管怎么樣,我們看到美國經濟在今后一兩年內恢復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傳導影響繼續向其他國家蔓延,影響會不斷薄弱,但是效果卻不可能被排除掉。
還有行業方面的傳導。過去幾年的先行和滯后是相當清晰的,國民經濟的先導行業汽車、房地產,已經進入明顯的回落通道。
出口的回落,包括鋼鐵出口的快速回落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但是我們看到這種因素有它的短期性,更重要的是長期因素提供給我們更多的信心和依據。
長期因素分析:過去在分析長期因素時更側重的是需求面的因素,從各個方面的需求增長來判斷經濟增長。需求因素是不需要討論的,我們要看分析供給面的因素。過去幾年整個中國裝備能力快速提升,多數行業的裝備規模都提高了一倍以上。伴隨著裝備規模的提升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生產效率會因為這些原因而快速提升。
當裝備規模提高一倍,生產能力就會提高近4倍。這在過去幾年快速增長行業里表現的非常清楚。我們不能把2008年鋼鐵快速增長簡單歸結為其他的短期因素,而是因為有長期生產力的因素在發揮作用。
帶著技術進步的觀念看一下鋼鐵行業短期指標。出口增幅回落擔憂進一步被強化,出口短期回落的同時有一種增長的長期力量在發揮作用。格外強調的是一些跟短期力量相對的長期力量。短期力量比如說需求的回落、人民幣匯率的升值、不斷加力的出口政策等在鋼鐵行業顯現得非常清楚。鋼鐵工業有沒有長期力量在支撐呢?
在過去幾年技術進步的背景下,中國鋼鐵生產結構狀態在發生重要變化。隨著鋼鐵生產規模的擴大、規模經濟的提升,單位產出成本下降、單位利潤率提升,尤其是技術進步帶來的產品結構升級等,使得中國鋼鐵工業不僅僅在全世界規模最大、能力最大,而且技術進步速度也是全世界最快的一個國家。最終都要表現成為競爭力的提升和全球產業的深度轉移。
目前全球在鋼鐵行業中的兼并重組其中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是中國因素。鋼鐵業長期競爭力的提升對短期波動產生了很好的抵抗作用。
中國真正前十大出口商品受到國家調控政策影響的很少。因為我們沒有給有線電話、電報設備、IT產品施加關稅壓力,包括對他們出口退稅的支持依然保留著。鋼鐵業受政策影響比較大,但是它自身的技術進步、結構調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沖著這樣的影響。
綜合考慮了這幾個因素,制約出口增長的各種不利因素短期效應明顯,但已經逐步被產業消化和吸收。考慮到各種積極力量,預計2008年出口增長回落幅度有限。
再看投資增長。鋼鐵對投資的依賴是比較強的。最近國家不斷嚴控,又調高了儲備金率,今后還會有幾次調整,預期都很不好。真正影響投資的不僅僅是貨幣層面、政策層面,還有實體經濟等很多原因。在經濟波動的背景下,過去我們認為當經濟進入周期性回落時大家一看回落了就不愿意投資了,投資是收縮的。
但現在回落收縮的機制外有另外一個機制在發揮作用。越來越多的企業注意到收縮時往往是行業的生產結構、產品結構和技術進步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面對市場的回落,通過加大投資、引進新的技術和設備,往往讓我們有了更好抵御回落的能力。于是就形成了一個機制,你越回落我越有新的投資熱情來促進競爭力的提升。
有了這幾方面因素的考慮,今年的投資增速跌不下去。鋼鐵出口由于政策和國際因素影響短期回落了,但是國內需求依然在旺盛增長。去年下半年時,我確定地說鋼鐵需求已經進入了增長通道,這個增長通道是有周期性的,這種增長能夠在相當程度上弱化出口回落的負面影響。而且出口現在的快速回落也是暫時的,后面還要有回升。鋼鐵整體的增長態勢我是確信的。
這時我覺得判斷鋼鐵行業,就應該換一個角度。在鋼鐵需求穩步快速增長的背景下,今年的鋼鐵新增產能的投放則進入了一個低谷,使得市場供求結構發生了變化。現在我們說鋼鐵漲價是因為鐵礦石漲價、是因為各種各樣的預期。那么,請問,如果鋼鐵需求往下回落,上游鐵礦石漲價,能傳導下來嗎?或者說人家漲一塊錢,你這里也只能傳導兩毛錢,你能傳導多少?現在的情況是什么?是鐵礦石漲了多少鋼鐵價格就漲了多少?難道真的是鐵礦石嗎?為什么企業都漲價呢?還是有一個良好的需求環境,而且市場供求結構在向有利于企業的方向變化。這就是我對現在鋼鐵為什么漲價的觀點,而且我覺得這種狀態還會延續一段時間,因為國家的宏觀調控控制了供給面的增長。
最后還要說一句話,在這個時候也不敢有太盲目的樂觀,因為整個經濟已經進入回落通道了。會從目前的水平繼續往上走,但是底部已經很清楚了。如果從周期的角度分析,我們預計可能就在2008年,或者是2008年年底,鋼鐵行業周期性調整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那時是國內周期調整。
所以說我對鋼鐵行業下一階段的走勢是:頂部在2008年,當然頂部會延續更長一段,效益會變化的更好一些。從資本市場投資來說還有一個值得挖掘的投資價值和空間。2009年和2010年可能會出現周期回落,到時是誰都不能幸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