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理解--我國物流企業步入ERP時代已不是夢想
2008-3-9 15: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當今世界,商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周期大大縮短,多品種、小批量的商品需求大幅度增加,商品的交貨期限也被盡可能壓縮。這對于正處于發展期的物流行業,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促其發展的機遇,物流企業必須采用現代管理手段、模式和技術,才能提供優質的物流服務。事實證明,ERP的合理運用有助于物流企業實現操作和管理的便捷化、合理化、現代化。
ERP中文意思是企業資源規劃,它是把企業與客戶、供應商和經銷商等因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企業供應鏈系統,并對供應鏈上的所有環節進行有效管理,包括訂單、采購、庫存、計劃、生產制造、質量控制、運輸、分銷、服務與維護,以及企業財務、人事、實驗室和項目管理等諸多方面。
美國是應用ERP系統比較成功的國家。根據美國生產與庫存控制學會的統計分析,應用ERP系統給企業帶來的效益主要有:庫存下降30% ~50% ,庫存周轉率提高50% ,準時交貨率平均提高55%,采購提前期縮短50%。
隨著我國物流的蓬勃發展,許多物流企業成為ERP技術踴躍的需求用戶。海爾集團采用了SAP公司的ERP系統,對企業進行流程改造。經過近兩年的實施,海爾的現代物流管理系統不僅很好地提高了物流效率,而且將海爾的電子商務平臺擴展到了包含客戶和供應商在內的整個供應鏈管理,極大地推動了海爾電子商務的發展。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物流企業都因引進ERP而嘗到甜頭,沒有經過充分論證和測試的ERP非但不會成為企業發展的助推器,反而會成為制約業務流程的絆腳石,經歷了盲目跟風的企業都會有這樣的體會。也恰恰是這種盲目跟風,致使國內出現技術不成熟的ERP提供商,也致使許多物流企業對ERP的理解產生偏差,對ERP的評價急轉直下,ERP需求市場一度差強人意。排除個別企業缺乏現代化管理理念的因素,ERP登陸我國物流界擱淺,更多的原因是技術、價格和個性化需求不能完全滿足的結果。
在物流企業家苦惱于外國人的ERP和物流解決方案太貴,而對國內技術又不完全放心的時候,2006年5月,SAP公司與東軟集團宣布升級戰略合作,加大力度拓展面向中國企業的管理軟件市場,為中國企業客戶提供更加優化的管理軟件解決方案。全球最大的企業管理軟件商與我國最大的軟件與解決方案提供商聯合發出的強音,讓奮斗在企業信息化管理領域的精英們再次看到了應用ERP的技術和智力保障。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劉積仁在談到與SAP公司的合作時表示,東軟看重的不是SAP的資金而是SAP的經驗和技術。“SAP公司在ERP和解決方案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與之合作必然能夠提高東軟在此領域的技術水平。”個性化服務是客戶對軟件和解決方案商的基本要求,東軟明確表示能夠為不同的需求提供滿意的服務產品。“我們會首先在基地為客戶做出試用產品,客戶可以全面地進行測試,直到切實認定產品可行為止。”劉積仁說,“這樣做能夠滿足各種千差萬別的需求。”ERP在經過了被盲目使用和吹捧的火爆時期后,如今企業開始用更加理智的眼光看待它,不再炒作概念追求形式,對于實質內容與實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國內諸如東軟這樣的提供商技術和實力的增強,ERP不但不會走進低谷,而且會進入更加健康發展的時期,步入ERP時代將不再是我國物流企業遙不可及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