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的農業食品供應鏈和供應體系
2008-3-9 2:0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現在的世界農業食品市場以不斷發展的貿易一體化為特征。國際市場的發展注重節約。它為我們提供了越來越多樣化的食品生產,和高持續性的供應。它仍好像是勢不可擋的,有時又不可逆轉并充滿風險。和不同的地區攜手像是“一支隊伍”那樣面對這種風險的能力是最根本的:全球化的進程以不斷地撤消對貿易的管制為基礎,這并不同任何具體的管理策略相符。正相反,我們的公民消費者在該進程中既是受益方又是受害者,但同時,他們還不能影響市場的發展:少數個別的尖銳問題卻在整體水平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市場隨極大的食品恐慌—瘋牛病,禽流感而做出反應)。全球的情感現象使留心的消費者認識到依賴緊密的、有組織的、合理的和值得信任的地區性生產系統的重要性。
我們費盡心思地對食品進行管理以保證消費者的健康,但其實簡單地注意一點就足夠了,即:不偏不倚地在控制系統上進行投資以避免損失。然而,所發生的情況所導致的損失遠遠超過了所得的任何經濟利益,而且,這些經濟利益也常常只有個別人獲得:使用肉粉喂牛、降低用于挽救社會損害的獸醫服務成本、減少用于清潔的花費、摧毀英國大部分養牛業等,這樣能節省多少錢啊?
我們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了。我們的目的是在地區發展中尋求解決辦法。這些地區的發展應能夠和諧共存并結合在一起,以實現整個歐洲的食品供應。
歐洲有不可思議的具有地區特色的文化,生活方式,知識和傳統。食品是該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歷史的結晶,也是高超的的智慧和手工能力的成果。的確,看看超市的貨架就足夠讓我們注意到食物產品的豐富多樣。這些食品只是我們成千上萬食譜中的一種,而且常常是用新穎的原材料或使用沒聽過的技術生產出來的。這些食品具有越來越多樣化的外觀,形式,和色彩或典型的地區特點,因此,它們自然而然地擁有了該地區巨大的吸引力。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的目標轉為促進可靠的產品的銷售和保護真正的文化特征的價值。
消費者要求保證食物產品在種植和加工方法上的可追溯性。在歐洲委員會定位的基礎上,已經有了許多保證農業食品質量的新措施。瘋牛病這件事加快了這些措施在全國范圍內的擴散。履行新的、目的在于保證產品可追溯性的法律義務也是如此。
可追溯性,不管是強制的還是自愿的,都是管理食品安全的必要工具。它被普遍認為是食品質量發展的基礎和保護消費者的基本要求,因為它包含食品鏈中顧客/供應者等不同連接點在功能上的聯系。這些都是通過紀錄、控制和了解整個流程中的數據(數量,質量和時間)來實現的。
歐洲各地區在該舞臺上扮演的角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是部門政策制定者;是不同的甚至是相互沖突的意見之間的仲裁者;是系列食品和真正的飲食文化的推動者;它還把保護消費者放在第一位。地方政府應該和食品公司共同努力以保證信息的高度真實性和透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