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夢斷ERP為哪般?
2008-3-9 1:4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以為ERP能夠對企業管理模式、業務流程、作業方式和作業習慣進行系統整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內耗。沒想到在ERP上線幾個月后,溫州的這家制造企業卻因為上線了ERP而遇到了更多的煩惱:
訂單錄入,由于系統要求錄入科目過多過細,給銷售人員帶來諸多不便,以前1分鐘可以搞定的訂單,因為要增加錄入,如今卻要花上10分鐘!
生產環節,原料生產依賴工人經驗無法進行系統控制,因此ERP自動計算出來的數據往往與實際數據相差過大!
決策支持,根據系統數據計算得出來的決策支持信息,卻因過于龐雜如同天書,而無法發揮作用!
ERP帶來的這一切不僅沒有像預想的那樣提高管理效率,反而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溫州的這家企業的ERP美夢不得不在越來越多的煩惱中而破裂。
實際上,不僅溫州的這家企業,許多國內企業都遭遇到了這樣的尷尬。本來想通過ERP來實現自己企業管理的提升,降低管理成本,卻反而被ERP把企業搞得一團糟?不僅沒有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卻把以前的管理秩序也打亂了!這究竟是為什么?何以令人神往的ERP卻變成了企業的荒涼美夢?
ERP雙刃劍斬美夢為那般?
ERP在中小企業的應用中,像一把雙刃劍,不僅會提高企業工作效率、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更會為企業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弄不好,不僅ERP美夢會隨之破滅,更會為企業帶來滅頂之災。以下總結ERP失敗的原因如下:
1.中小企業ERP軟件實用性、靈活性、擴展性嚴重不足
“不是我舍不得花錢使用金蝶、用友、SAP這樣的‘大牌’軟件,實在是他們不適合我們這些民營中小企業!”前不久,吉爾達CIO鄭國超坦言中小企業選擇ERP軟件的尷尬。大軟件無法選,而小軟件又由于技術不成熟、服務不到位、產品無法滿足客戶實際需求,而造成沒完沒了的二次開發將企業實施ERP拖入泥潭。
2.只關注顯性成本,忽略隱性成本
在上ERP系統的過程中,企業往往只關注一些顯性成本,如硬件、軟件、外部專業咨詢費、內部人員的工資福利和軟件的安裝、維護、升級及業務流程的系統優化等,而忽略了諸如人員培訓、人員轉換、數據移接、集成測試等隱性成本。這使得企業的預算投資往往在實施ERP項目中捉襟見肘,從而遏制了項目的實施。
3.只看優點忘了缺點,忽視選型、盲目上馬
出現這個問題的企業不在少數,我曾和幾位業內人士談論過這類問題,我們的一致觀點是企業對待選型不夠重視,對自身的需求與基礎也缺乏整體認識;選型工作以IT部門為主導,計算機技術人員為骨干,業務部門漠不關心,高層領導遲遲不表態、不參與;對ERP項目的實施抱以過高期望、規劃過于全面而脫離實際……等等,都是造成項目盲目上馬的重要原因。
4.過分強調管理規范和員工素質
規范企業管理往往是中小企業上馬ERP的重要原因,然而,過分強調企業的管理規范和員工素質,不但不會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反而會適得其反。中小企業處在社會經濟環境中發展,而隨著這個環境是不斷變化,勢必造成對環境采取及時適應性措施,而被ERP固化了的運營體系,很難協助中小企業快速,靈活的轉變。
5.對實施顧問的作用期望過高
實際上,對企業來說,自己的老板、自己的員工最了解企業,盡管實施顧問可以很細致的進行調研,但都不足以掌握企業管理的所有細節,沒有哪個實施顧問會比自己更了解企業。 本以為ERP能夠對企業管理模式、業務流程、作業方式和作業習慣進行系統整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內耗。沒想到在ERP上線幾個月后,溫州的這家制造企業卻因為上線了ERP而遇到了更多的煩惱:
訂單錄入,由于系統要求錄入科目過多過細,給銷售人員帶來諸多不便,以前1分鐘可以搞定的訂單,因為要增加錄入,如今卻要花上10分鐘!
生產環節,原料生產依賴工人經驗無法進行系統控制,因此ERP自動計算出來的數據往往與實際數據相差過大!
決策支持,根據系統數據計算得出來的決策支持信息,卻因過于龐雜如同天書,而無法發揮作用!
ERP帶來的這一切不僅沒有像預想的那樣提高管理效率,反而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溫州的這家企業的ERP美夢不得不在越來越多的煩惱中而破裂。
實際上,不僅溫州的這家企業,許多國內企業都遭遇到了這樣的尷尬。本來想通過ERP來實現自己企業管理的提升,降低管理成本,卻反而被ERP把企業搞得一團糟?不僅沒有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卻把以前的管理秩序也打亂了!這究竟是為什么?何以令人神往的ERP卻變成了企業的荒涼美夢?
ERP雙刃劍斬美夢為那般?
ERP在中小企業的應用中,像一把雙刃劍,不僅會提高企業工作效率、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更會為企業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弄不好,不僅ERP美夢會隨之破滅,更會為企業帶來滅頂之災。以下總結ERP失敗的原因如下:
1.中小企業ERP軟件實用性、靈活性、擴展性嚴重不足
“不是我舍不得花錢使用金蝶、用友、SAP這樣的‘大牌’軟件,實在是他們不適合我們這些民營中小企業!”前不久,吉爾達CIO鄭國超坦言中小企業選擇ERP軟件的尷尬。大軟件無法選,而小軟件又由于技術不成熟、服務不到位、產品無法滿足客戶實際需求,而造成沒完沒了的二次開發將企業實施ERP拖入泥潭。
2.只關注顯性成本,忽略隱性成本
在上ERP系統的過程中,企業往往只關注一些顯性成本,如硬件、軟件、外部專業咨詢費、內部人員的工資福利和軟件的安裝、維護、升級及業務流程的系統優化等,而忽略了諸如人員培訓、人員轉換、數據移接、集成測試等隱性成本。這使得企業的預算投資往往在實施ERP項目中捉襟見肘,從而遏制了項目的實施。
3.只看優點忘了缺點,忽視選型、盲目上馬
出現這個問題的企業不在少數,我曾和幾位業內人士談論過這類問題,我們的一致觀點是企業對待選型不夠重視,對自身的需求與基礎也缺乏整體認識;選型工作以IT部門為主導,計算機技術人員為骨干,業務部門漠不關心,高層領導遲遲不表態、不參與;對ERP項目的實施抱以過高期望、規劃過于全面而脫離實際……等等,都是造成項目盲目上馬的重要原因。
4.過分強調管理規范和員工素質
規范企業管理往往是中小企業上馬ERP的重要原因,然而,過分強調企業的管理規范和員工素質,不但不會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反而會適得其反。中小企業處在社會經濟環境中發展,而隨著這個環境是不斷變化,勢必造成對環境采取及時適應性措施,而被ERP固化了的運營體系,很難協助中小企業快速,靈活的轉變。
5.對實施顧問的作用期望過高
實際上,對企業來說,自己的老板、自己的員工最了解企業,盡管實施顧問可以很細致的進行調研,但都不足以掌握企業管理的所有細節,沒有哪個實施顧問會比自己更了解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