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走向深入訪談之五:找準目標,協調好全局與局部
2008-3-8 20: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IFS中國市場與聯盟總監毛建忠博士
1、企業ERP系統的深化應用可以從哪幾方面著手?
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深度,體現在功能層面,比如目前應用了生產管理中的車間管理,但沒有實施成本管理,在日常運作中發現有潛力可以挖掘,從功能層面進一步深化、挖掘。
2)廣度,體現在應用范圍上,比如第一期做了物流、財務等,第二期開始做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等,與企業經營相關的資源管理都可以納入到ERP范圍中,比如資產管理、設備管理。擴展應用范圍的難點是企業信息化戰略如何吻合企業經營戰略,要有一個清晰的信息化戰略,明確企業每階段的信息化目標。
3)系統整合,企業除了ERP系統之外還有很多其它的系統,如PDM、MES等系統,在深化應用方面就需要考慮這些系統的整合。同時如果企業在實施ERP之前,就有部分系統在應用時,也用考慮這些遺留系統的整合。
2、您認為企業在ERP深入應用的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什么?應該如何規避?
毛:最大的障礙是對ERP整體思想或對ERP系統要達到的目標沒有明確的目標,以及由此所帶來的全局最優和局部優化之間的關系,比如企業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生產過程的優化,但這個最終目標的實現是各車間的優化為基礎的,同時需要生產部門付出很大的努力。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規避:
1)將目標分解,定義幾個階段式的里程碑。
2)講究方法,通過培訓改變以往既定的習慣。
3)對企業的項目組而言,還要通過對典型業務的模擬,讓相關業務部門了解流程優化所帶來的影響,了解系統整體聯動的影響,從而使員工在系統實施上、應用上給予充分的配合。
3、ERP系統上線后,企業信息部門如何可以保證系統的動態變化?
毛:從三個方面看:
1)實施ERP系統之后,企業還有很多數據需要錄入,在這時,企業需要有一套專門的制度來保證這些數據的正確錄入,避免“垃圾數據進,垃圾數據出”的結果。同時企業對數據的變更一定要慎重。這樣一方面保證了系統的動態數據變化,另一方面保證了企業的數據質量。
2)ERP實施項目組要繼續存在。項目實施組中的業務成員在ERP實施過程中可能需要花費90%的時間在ERP項目上,但系統上線以后,他們回到了各自的業務工作崗位,但這時企業要建立一個機制,讓這些項目組成員每周或每月討論一次,對ERP系統存在的問題進行商討并解決。
3)利用ERP廠商或合作伙伴的力量,做一些系統性的評估,看企業哪些方面仍可改進。企業在系統上線之后,會遇到一些技術問題、流程問題、新的需求,這時就可利用ERP廠商或合作伙伴的力量來解決這些問題。
4、很多企業在實施ERP的時候采取的方式是先固化后優化,上線后企業應該如何優化他們的業務流程,您對此有何建議?
毛:這種方式對國內企業而言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但上線后如何補上這一課,我們有一個USA原則(U 理解,S簡化,A自動化),其核心是廠商、企業、實施顧問等人員一塊就企業現有的業務流程、系統的流程處理、標桿企業的流程等進行討論,從而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優化。IFS目前已經有成形的工具和方法論可以幫助企業做到。同時隨著ERP系統的發展,系統已經逐漸柔性化,可以讓企業根據業務流程的變動而作出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