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報兩會特別報道:文章之二 華西村:發展一體化物流
2008-3-7 15: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宋馥李
在華西村的經濟實踐中,一直重視著運輸流通行業。沒有運輸業、流通業,華西村每天幾百噸的原料輸入和成品輸出都將無法實現。華西村在鋼鐵制造業的興盛,得益于把握著從原材料采購到產成品輸出的整個鋼鐵供應鏈。華西物流中心的建立將把這個鏈條打造得更加緊密。
華西村,這個馳名天下的鄉村,時至今日,仍在不斷創造著奇跡。華西村工業化的發展過程中,企業物流管理走過了怎樣的歷程?給我們帶來哪些有益的啟示?
初涉大采購
1992年3月1日3點整,華西村南院賓館403會議室。華西村黨支部書記吳仁寶正在給黨委委員、正副村長、各廠廠長召開緊急會議。”
“根據我多年的經驗和最近搜集到信息分析,中國改革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講話了,經濟加速發展的浪潮已經到來。機遇的動態性很強,早抓和晚抓不一樣。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就是‘借錢吃足’,錢借得越多越好,原材料吃進得越多越好!同時,再把股份制大張旗鼓地搞起來,大量吸收個人資金入股。現在就行動!”
從3月1日至15日,短短半個月內,在吳仁寶的率領下,華西村從干部到群眾,從廠長到供銷員,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門路的找門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借款2000多萬元,吸收個人資金入股400多萬元,加上自有流動資金,一下子購進近萬噸鋼坯、1000噸鋁錠、700噸電解銅等原材料。
當華西人使盡渾身解數,吃飽喝足原材料時,一些人還蒙在鼓里。這時,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談話還沒有傳達到基層。3月11日,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談話正式傳達后,在全國掀起了一股加快改革發展的熱潮。隨之而來的是鋼鐵等原材料價格迅速上揚。這時有人向吳仁寶建議,把購進的原料賣出,大賺一筆。這樣做合理合法。可吳仁寶笑而不答。他把原材料用于企業的正常生產,保證客戶的需求,維護了華西企業的信譽。
這一次成功的集中大采購,讓華西村備足了生產原料,發起了新一輪經濟增長潮。而這次大采購,也使得華西村開啟了統一采購的實踐新篇章。更對一體化供應鏈管理形成啟蒙意識。
近水先得港
在享有“天下第一村”美譽的華西村境內,有一條穿村而過的“張家港河”,在華西村各項工業指標蒸蒸日上之時,張家港河逐步顯現出了航運價值。
“張家港河,是我們這一帶難得的一條‘黃金水道’,它為華西各個階段的快速發展,架起了騰飛的翅膀!”華西村黨委老書記吳仁寶曾經感慨地說:“我們華西村的交通,真正是‘水陸兩棲’,不僅有沿江高速、澄江大道等便捷的陸路通道,而且還有像張家港河這樣的水運大通道!”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當華西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時,正是得益于張家港河,為他們引來了源源不斷的“長江水”,使華西的農田從“兩熟改三熟”,實現了畝產“超噸糧”。由此,華西人也更加愛護“張家港河”,并在村內新挖了多條引水河道,與之形成一個“河道成網、田平如鏡、道路成行、樹林成線、村莊成群”的新農村美景。
在改革開放以后,隨著華西村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發達的水運為華西工業經濟的大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鋼鐵產業這一塊,華西村每年有大量的原材料和產成品從水路運輸,物美價廉的水運為華西鋼鐵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據統計,華西于1961年建村時,工業生產幾乎為“零”。到1978年時,工業產值為69萬元。到了2006年,華西集團的銷售收入已突破400億元,比建村時整整翻了5.8萬倍。今年,預計將要實現銷售超450億,向國家繳稅8個億。
華西村現任黨委書記、華西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協恩欣喜地介紹說,成立于1994年的華西集團公司,現在下屬12大公司、60多家企業,所生產的熱帶、扁鋼、彩板、西服、化纖、法蘭、針織等一萬多個系列產品,遠銷亞、歐、美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工業規模的逐年擴大,張家港河已滿足不了需求。得水運之便,嘗盡甜頭的華西村,又開始了尋路水運物流一體化發展,并在專業化港口上探索。
2007年以來,華西村先后投入大量資金,在江陰開發區的長江沿岸建立了5萬噸級的“誠信儲運”碼頭,也在張家港河的兩岸建立了護坡和多處標準碼頭。蓬勃發展的紡織業和鋼鐵業獲得了發達的水運物流系統的支撐。
統攬供應鏈
“調整經濟結構,發展第三產業”,這是華西村謀求變化將上演的一部重頭戲,而流通服務業也將扮演這部戲的一個主角。2005年4月,由華西村副書記吳鳳英組建的“華西物流中心”正式亮相。
華西物流中心夏主任對記者說。“在華西村產業結構中,鋼鐵等重工業一直是主導,過去沒有物流業這個概念。但在華西村的經濟實踐中,一直重視著運輸流通行業。沒有運輸業、流通業,華西村每天幾百噸的原料輸入和成品輸出都將無法實現。”
“華西村在鋼鐵制造業的興盛,得益于把握著從原材料采購到產成品輸出的整個鋼鐵供應鏈。物流中心的建立將把這個鏈條打造得更加緊密。”夏主任對記者說。“過去幾年,我們統一采購,統一組織物流的方式為我們贏得了極大的便利,我們將堅持這樣的物流管理方式,并不斷完善它。”
原料統一采購供應,始終被列為華西集團內部管理的“八統一”之內,而減少產品庫存,加速資金周轉,則一直是吳仁寶治下的華西村堅持的經營原則。這可以從華西集團市場營銷的“四要訣”看得出:薄利多銷現鈔,厚利欠款不要,勤進多跑快銷,庫存積壓減少。
質樸精準的概括,正好映合了現代供應鏈管理的理念。此外,華西村還在日本、伊朗、俄羅斯等國建立了原材料采購基地,與國內外大型船公司合作海運。目前,華西村打造出從鐵礦石進口,到煉鐵煉鋼再到軋鋼等完整的鋼鐵生產鏈。
目前,華西村已經形成了“南有錢莊(工業經濟區)、中有天堂(村民生活居住區)、北有糧倉(農林科技示范園區)”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格局。而整個個華西村集團,仿佛是一個大的物流園區,統一的物流系統組織起了所有與生產相關的物流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