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論文

供應鏈管理(SCM)與信息技術(IT)

2008-3-7 0:0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SCM及其基本思想  



  供應鏈(Supply Chain)的概念在80年代末提出,近年來隨著全球制造(Global Manufacturing)的出現,供應鏈在制造業管理中得到普遍應用,成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簡稱SCM)提出的時間雖不長,但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國際上一些著名的企業如惠普公司、IBM公司、DELL計算機公司等在供應鏈實踐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使人更加堅信供應鏈是進入21世紀后企業適應全球競爭的一種有效途徑,因而吸引了許多學者和企業界人士研究和實踐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是一種新的組織結構模式,供應鏈的概念注重圍繞核心企業的網鏈關系。像豐田(Toyota)、耐克(Nike)和蘋果(Apple)等公司的供應鏈管理都從網鏈的角度來實施。我們可以定義供應鏈為:"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 在供應鏈中,每一個企業是一個節點,節點企業之間是一種需求與供應關系。對于核心企業來說,供應鏈是連接其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以及用戶、用戶的用戶的網鏈,在供應鏈中涉及到三個不同的流,即物料流、資金流和信息流。  



  供應鏈不僅是一條聯接供應商到用戶的物料鏈,而且是一條增值鏈,物料在供應鏈上因加工、運輸等過程而增加其價值。而且這樣的一條鏈在90年代全球制造、全球競爭加劇的環境下,它應該是一個圍繞核心企業的網鏈(如圖1所示),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從供應商到用戶的鏈結構。  



  供應鏈管理主要包括計劃、合作和控制從供應商到用戶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供應鏈管理的目標在于獲得高用戶服務水平和低庫存投資、低單位成本兩個目標之間的平衡(這兩個目標往往有沖突)。供應鏈管理關心的并不僅僅是物料實體在供應鏈中的流動,除了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的運輸問題和實物分銷以外,供應鏈管理還包括以下主要問題:  



  ·供應鏈產品需求預測和計劃  

  ·戰略供應商和用戶伙伴關系管理  

  ·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物料管理  

  ·產品設計與制造管理  

  ·節點企業的定位、設備和供應鏈生產的計劃、跟蹤和控制  

  ·基于供應鏈的用戶服務  

  ·企業間資金流管理  

  ·內部與交互信息流管理,等等  



  設計和運行一個有效的供應鏈對于每一個制造企業都是至關重要的。它對于企業適應新的競爭環境獲得提高用戶服務水平、達到成本和服務之間的有效平衡、提高企業競爭力、滲透入新的市場、通過降低庫存提高工作效率等利益。而IT在其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  



  信息技術的發展與企業管理   

    

  現代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的發展奠定和促進了信息時代的到來,它的發展以及全球信息網絡的興起,把全球的經濟、文化聯結在一起。任何一個新的發現、新的產品、新的思想、新的概念都可以立即通過網絡、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傳遍世界。經濟國際化趨勢更加顯著,使得信息網絡、信息產業發展更加迅速,使各行業、產業結構乃至整個社會的管理體系發生著深刻變化。現代信息技術是一個內容十分廣泛的技術群,它包括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感測技術、控制技術、顯示技術等。21世紀,企業管理的核心必然是圍繞信息管理來進行的。   



  最近幾年,技術革新成為企業改革的最主要形式。而IT的發展直接影響企業的改革和管理。不管是計算機集成制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CIM)、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CAD),還是執行信息系統(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EIS),信息技術革新都已經成為企業組織變化的主要途徑。制造部門可以通過在自動化和IT方面投資達到提高生產率的目的。  



  一些有用的IT工具,如多媒體、Internet、WWW、CAD/CAM等等,被集成到SCM中的各個職能領域發揮其作用。SCM和IT形成一個集成系統從而改善企業管理。簡單來說,通過IT的應用可以節省時間和提高企業信息交換的準確性,它的應用使得在復雜、重復的工作中人為的錯誤減少了,同時它可以通過減少失誤而節約經費,IT的應用還使企業得以獲得最先開發出新產品投放市場的競爭優勢。  



  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是供應鏈管理的關鍵。供應鏈管理需要來自各個節點企業的實時、準確的信息。有效的供應鏈管理不可能沒有IT系統提供準確可用的數據。為了實現信息共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為系統功能和結構建立統一的業務標準  

  ·對信息系統定義、設計和實施建立連續的實驗、檢測方法  

  ·在供應商和用戶業務之間的計劃信息的實時集成和可視性  

  ·運用合適的技術方法以提高運作速度可靠性和降低運行成本  

  ·確保信息要求與關鍵業務指標一致  



  IT在SCM中的應用模型  

  根據IT在SCM的主要領域的應用,可以歸納出如圖2所示的應用模型:  



    



從此圖中,可以很容易的看出,產品、生產、財務與成本、市場營銷/銷售、策略流程、支持服務、人事資源等形成企業供應鏈管理的主要領域。不同的IT應用在不同的領域中:  



  ·EDI是供應鏈管理的主要信息手段,特別是在國際貿易中有大量關于頻繁運輸文件的運用中。它是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相關業務數據的交換工具,它有一致的標準以使交換成為可能。典型的數據交換是傳向供應商的訂單。EDI的應用是復雜和昂貴的,最近的軟件包、遠程通訊技術使EDI更為通用。利用EDI能清除職能部門之間的障礙,使信息在不同職能部門之間通暢、可靠的流通,同時能減少低效工作和非增值業務(Non-Value Added Process)。同時可以通過EDI快速地獲得信息,更好的進行通訊聯系、交流和更好的為用戶提供服務。   



  ·信息系統如CAD/CAE/CAM、EFT和多媒體的應用可以縮短定單流的提前期。把交貨看作一個項目,為了消除物料流和信息流之間的障礙,就需要應用多媒體技術、共享數據庫技術、AI、專家系統和CIM。這些技術可以改善企業內和企業之間計算機支持的合作的工作,從而提高整個供應鏈系統的效率。  



  ·企業的內部聯系與企業外部聯系是同樣重要的。比如在企業內建立企業內部網絡(Intranet)并設立電子郵件(E-mail)系統,使得職工能在相互之間收發信息。像Netscape和WWW的應用就使得可以從其他地方獲得有用數據,這些信息使企業在全球競爭中獲得成功,使企業能在準確可靠的信息的幫助下作出準確的決策。信息流的提前期也可以通過E-mail和傳真的應用得到縮短。信息時代的發展需要企業在各業務流程中具備基于計算機的IT。  



  ·戰略規劃受到內部(生產能力、技能、職工合作、管理方式)和外部的信息因素的影響。而且供應鏈管理強調戰略伙伴關系的管理,這味著要處理大量的數據和信息才能作出正確的策略去實現企業目標。IT如電話會議、Netscape、多媒體、網絡通訊、數據庫、AI和專家系統,可以用以收集和處理數據。決策的精確度取決于收集的內、外部數據的精確度和信息交換的容易度。  



  ·產品設計和工程、流程計劃可被當作一個業務流程,產品本身需要產品、工程、流程計劃的設計,這些階段可以用QFD、CE、CAD/CAE和CAPP集成在產品開發中,考慮縮短設計提前期和在產品周期每個階段的生產中減少非增值業務。  



  ·市場營銷和銷售是信息處理量大的兩個職能。市場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IT革新的主要受益者。EDI的應用此時體現在采購定單、付款的處理。市場營銷和銷售作為一個流程需要集成市場研究、預測和反饋,目標是在用戶和銷售部門之間數據交換的基礎上進行生產,為用戶提供要求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多媒體和網絡系統可以用于進行數據收集和交換。  



  ·會計業務包括產品成本、買賣決策、資本投資決策、財務和產品組決策等。計算機信息系統包括在線成本信息系統和數據庫,這主要采用在線共享數據庫技術和計算機信息系統收集和處理信息。技術分析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 for Technology Analysis,ESTA)財務專家系統能提高企業的整體投資管理能力,而且在ESTA中應用人工智能(AI)和神經網絡技術可以增強某些非結構性的問題的專家決策,AI的應用可以提高質量、柔性、利用率和可靠性。EDI和EFT(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應用在供應鏈管理當中可以提高供應鏈節點企業之間資金流的安全和交換的快速性。  



  ·生產過程中信息量大而亂,如果處理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就有可能造成生產的混亂、停滯等現象,而MRPII、JIT、CIMS、MIS等技術的應用就可以解決企業生產中出現的多種復雜問題,提高企業生產和整個供應鏈的柔性,保證生產及供應鏈的正常運行。  



  ·客戶/服務技術可以應用于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以改善企業之間的服務水平,同時各種網絡新技術的應用也可以改善企業之間的信息交互使用情況,信息自動化系統提高分銷、后勤、運輸等工作的效率,減少紙面作業,從而降低成本和提高用戶服務水平。  



  ·供應鏈設計當中運用CIM、CAD、Internet、E-mail、專家支持系統(ESS)等技術的應用有助于供應鏈節點企業的選擇、定位和資源、設備的配置。決策支持系統(DSS)的應用有助于核心企業的決策的及時性和正確性。  

·人力資源管理當中,人類行為工程(Human Performance Engineering,HPE)也開始在企業管理當中得到應用,它組織、開發、激勵企業的人力資源,在定義工作、培訓、組織重構中應用HPE可以幫助企業提高從最高領導層到車間的人力效率。同時多媒體、CAD/CAM和Internet等技術的應用可以改善職工之間的合作與降低工作的壓力,提供更加可靠的通訊系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