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構建價值驅動型供應鏈的五大關鍵步驟
2008-3-6 0: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定義規劃和預測流程。進行情景模擬和規劃,以更深入了解流程應該如何運行。事先列出執行供應鏈模式的步驟,可能發現需要關注的考慮因素。
第三,實現供應鏈成員之間的連通性與可見度。對供應鏈成員之間的溝通頻率與模式做出規定。對于那些時間敏感信息,比如有關生產或補充庫存的關鍵元器件運輸和交貨狀態等,有必要訪問實時系統。對于給物料流程造成不利影響的供應鏈事件,應該迅速有效地進行溝通。同時,如果供應鏈充斥過多的信息,也可能像在關鍵時刻不能傳達足夠信息一樣缺乏效率。
供應鏈的可見度就像連通性一樣重要。了解全部庫存位置對于所有供應鏈伙伴來說都是非常有價值的。跟蹤產品精確位置的能力可以通過導入一些系統來實現,這些系統能幫助廠商輕松適應客戶的需求變化,更快地對變化做出反應,并創造競爭優勢。連通性應該受到市場和供應鏈變化的驅動。
第四,制定應急計劃。出現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最萬全的計劃和策略。制定一個迅速高效反應計劃,將有助于防止供應鏈中的意外轉變成影響客戶的問題。
針對庫存消耗等潛在的可預測問題制訂應急計劃會使問題得到更迅速地解決,并防止供應鏈出現中斷。而且,這一方法還有助于預測可能影響供應鏈的事件,如原材料短缺、需求增加、港口擁堵或工人罷工等,幫助確定如何使業務繼續運行。
價值驅動型供應鏈主要根據客戶的滿意度來確定和評估所取得的成功。
此外,應急計劃也允許企業對意外事件做出迅速反應,比如對制造延期、需求突然增加或供應鏈中的其它變化等,將這些意外對總體供應鏈的影響減至最小,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對客戶的影響。記住一點,在任何中斷的事件中,目標都是使客戶能透明地看到這些問題。
第五,采用評估/度量工具。供應鏈中的每家公司都應該確定成功關系在其業務中意味著什么,然后共同開發一個程序,用于評估其自身及供應鏈的成功。典型的衡量方法應該滿足交貨期、質量指標、運營成本和響應等方面的公認標準。
不同的公司采用不同的衡量指標。因此,要考慮適應整個流程,而不是僅僅為目標設定的指標,這些指標是管理合作性流程的橋梁。共享指標不應該否定各公司特有的指標,后者可用于對內部流程進行測評和改進。
最終,企業可以通過協調一致和實現總體供應鏈目標使其自己的指標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這個程序應該是一個連續的流程,不斷地反復評估和修改,以滿足企業的需求。正確的指標應該增強整個供應鏈的戰略一致性。
上述步驟為價值驅動型供應鏈構造了一個路線圖。在每個具有價值驅動焦點的步驟上共享相關信息將使企業實現供應鏈的最終目標,這包括在整個平臺范圍內共享創意和信息,將供應鏈中的每個成員包括在內。
如果供應鏈中有缺失或割裂的環節,就會導致其總體效力的降低。承認每個成員所貢獻的價值并與供應鏈伙伴連接是一個動態的和持續的過程,理解和采用上述五項措施是具有挑戰的過程,同時也是值得嘗試的旅程,它可以使你的供應鏈投資回報實現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