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維權系列報道??快遞電腦丟失 該誰負責?
2008-3-6 0: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導語】廣告回來,精彩繼續。“315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我們《18點新聞》從今日開始推出315維權系列報道。如今走在大街上,快遞員身影隨處可見,快速服務為我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不過,快遞物品被丟失的事件也是時有發生,消費者追討損失就相當困難。做電子生意的趙女士就遇到了這樣一件煩心事。
【正文】做電子產品生意的趙女士,在去年7月通過“中通”速遞公司,快遞一臺售價11500元的手提電腦至蘇州,未料電腦一去無蹤。趙女士說是這間快遞公司熟客,當時只交了50元快遞費,并沒有交費作“保值”。如今過萬元的電腦丟失,趙女士想追討損失相當困難。
【同期聲】趙女士:他們態度惡劣,說叫我簽一張單給他,然后給兩千元意思一下,我怎么可能接受,來找他們,他們還說要打我。
【正文】追討無門的趙女士,向羅湖區工商局和消委會投訴,今天執法人員來到速遞公司協調處理事件,不過無法達成和解協議,現場更加一度發生激烈爭執。
【同期聲】(現場聲)
【正文】速遞公司負責人表示,按照速遞單背面的“契約條款”,顧客不交費要求“保值”,不可能賠償全部損失。
【同期聲】速遞公司負責人:我們會處理,但不可能全部賠她……
【同期聲】楊劍昌:那是國營郵政,你們是私營的,不符合,只按工商、消費……最后要交給工商處理,不行就交給法院。
【正文】近年來快捷便利的速遞服務,越來越受到市民歡迎,由于入行門檻低、獲利空間大,這個行業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深圳有大大小小的正規速遞公司數百家,無牌無證“黑”速遞公司更是無數。由于這個行業管理欠規范,消費者快遞物品被丟失的事件時有發生,追討損失更是困難重重。雖然深圳去年成立了廣東省郵政管理局深圳辦事處,負責監管快遞市場。但是,目前沿用的《郵政法》屬1986年頒布,顯然不合時宜。有業人士分析指,要改變速遞市場良莠不齊的現狀,還有賴于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