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管理

中國企業供應鏈族群路漫漫

2008-3-4 2: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我國企業已開始注重建立自己的IT基礎架構,包括ERP系統。有的企業還把內部的供應鏈管理系統部署到IT架構中。但是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企業如何把供應鏈延伸出去,如何把整個供應鏈的上下游鏈接起來,形成供應鏈族群呢?我國企業在建立供應鏈族群時,將會遇到哪些問題? 

  GXS亞太區方案顧問總監楊偉亮近日表示:“隨著供應鏈網絡越來越復雜,供應鏈族群貿易伙伴增加,信息交換變得更加頻繁,供應鏈族群將變得錯綜復雜,因此將出現很多不明朗的因素。比如,合作伙伴是否能夠達到專業服務水平,供應鏈能否準時供貨等等,這些因素都將增加整個供應鏈體系的風險。因此,現在已不僅僅是企業之間的競爭,而往往是供應鏈族群之間的競爭。” 

  楊偉亮認為,不同行業的企業供應鏈都包含計劃、采購、生產、銷售和物流。這其中有的屬于企業內部活動,如計劃。而更多的是需要與企業外部貿易族群發生直接關系。例如,在采購過程中,企業如何與供應商聯系,如何把采購的流程自動化處理,如何進行采購的預測,從而不出現缺貨,都需要與上游的供應鏈伙伴聯系。在生產過程中,例如汽車生產線Just-In-Sequence的生產方式就需要強大的信息化能力才能夠做到,因為他們的生產活動要和上下游貿易伙伴有很密切的信息交換關系。 

  以前,中國制造企業往往通過集團方式運作,自己生產、采購、銷售等,僅有兩三家供應商有比較重要的客戶,但他們的供應鏈管理既單純又單一。如今,許多企業開始走向全球化經營。因為供應商往往位于其他地區或其他國家,市場和客戶也不限于本地,如海爾等大企業需要拓展國際市場。由此,采購、銷售等環節就延伸到國外。顯然,中國企業建立供應鏈族群迫在眉睫。 

  楊偉亮分析說,最初,很多中國企業急需內部信息化,都是以一個部門為中心,進行信息化管理,比如購買一些ERP系統,從財務部門、生產部門做起,基本上不與外部貿易伙伴鏈接,只是內部信息化,因此缺乏外部實時信息,不能及時看到市場反應,做出預測,難以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技術調整。 

  之后,企業漸漸地把系統延伸出去,從以部門為主變成以流程為主,而這個流程跨越不同部門。比如新產品開發,先要經過市場部門調研,提出市場需求,然后由研發部門研發,再通過生產、品質管理,然后推到市場,實現一個流程。這個流程牽扯到不同的部門信息,需要信息分享,所以這個流程能延伸到整個企業,通過集成,把不同的信息孤島連接起來。 

  再進一步發展,企業需要對外集成、協同,與第一線的貿易伙伴連接。比如,很多企業建立了供應商的入門網站,通過網站把訂單發出去,供應商進入這個網站,下載、打印,再通過網站確定訂單,通過網站做付運通知等。這種做法的問題是,如果每一家企業都去建一個入門網站,標準、規格等均不相同,就會對貿易伙伴造成很大的障礙。為此,很多世界500強企業所做的都是多層次的協同,有一個對外鏈接的平臺,提供不同的鏈接方式,與不同的貿易伙伴實現鏈接。以汽車行業為例,汽車公司建了一個對外鏈接的平臺,如果要跟這個平臺做生意,就連接到這個平臺,尋找所需要的信息、標準、報文、需求。這個樞紐平臺不是一個網站,而是一個集成的平臺,提供不同的鏈接方式。實際上,這是供應鏈管理的延伸,供應鏈族群的雛形。 

  楊偉亮強調,供應鏈族群不是一個企業的問題。采購、銷售等環節基本都已經分散開,分布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企業、不同的領域,關注點已經不在于系統本身有哪些功能,能夠進行什么操作、計算。關鍵是如何讓上下游的貿易伙伴能夠共享一個數據庫,并且保證企業的若干供應鏈族群基本上都可以有效運作,否則將出現一些風險和成本問題。可見,對中國企業來說,建立供應鏈族群還有很長的路。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