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莒南從科技高地變經濟高地
2008-3-3 15:2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國家免檢產品頒獎大會上,山東莒南縣三方集團的“三方”牌復合肥及“紅獅”牌復合肥雙雙榮獲國家質量免檢產品。總經理張海濤說:“企業要想有前途,必須創名牌、抓質量、搞管理,我們生產的復合肥遠銷美國、日本等10多個國家,2007年的產值達到4億元。”自此,山東莒南縣國家質量免檢產品已達到6個。
加強科技創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提升莒南新一輪工業競爭力的“發動機”和“孵化器”。針對工業門類較全、企業規模偏小的狀況,該縣在壯大企業規模和培育支柱產業上下功夫,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新開工了總投資18億元的鑫海鎳鈦科技以及福隆再生鉛、永泰紙業等6個投資過億元的大項目。通過集中整治,關閉淘汰了倒焰窯、隧道窯和固化窯生產線330多條,53家磨料磨具企業開工建設了大型隧道窯,增強了產業競爭力。同時還支持企業建立科研機構,全力推出區域產業品牌,精心塑造“莒南制造”的產業群體形象,通過鼓勵企業搞好科技創新來創建大品牌。目前,該縣共實施各類科技計劃42項,國家863計劃3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1項。市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發展到11家,其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0家、高新技術產品7個。全縣產值過億元的企業達1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8億元。
該縣不斷加快工業結構優化升級進度,聚力打造臨沂東部濱海工貿中心、魯東南制造業基地,實現臨港與物流的“無縫對接”。同時堅持區域化布局和相對集中的原則,把城西澇洼地規劃成工業經濟開發區,先后投資近3億元,完善了園區基礎設施,使園區中心區達到“九通一平”。在軟環境建設上,該縣成立了開發區管委會,出臺了優惠政策,融入“沿海經濟圈”,并與臨沂國際物流城實現對接,增強了工業競爭力和吸引力。工業經濟呈現出項目向園區聚集、產業向支柱聚集、產品向高端聚集的良好態勢。短短幾年時間,該縣就培植起了綠潤、金勝、四海、豐盛、阜豐、宇達等16家產值過億元的企業。目前,縣域經濟開發區進一步升級擴容,49家島城企業落戶莒南,60個投資過千萬元的項目先后開工建設,總投資額達到41.9億元。該縣還與立晨物流簽約了總規劃面積2800畝的臨沂(莒南)臨港國際物流園項目,以生產加工、包裝、貨物集散,倉儲物流、網上交易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配套鐵路專用線、港口直通車,商品電子、交易平臺,第一期投資2億元,項目建成后可提供就業崗位6000個。(付金偉 葛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