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2008-3-26 16:3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由于中小企業經營狀況持續好轉,信息化投資能力不斷增強。據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中小企業法人單位營業狀況良好。全國中小企業法人單位中,正常營業的法人單位為205.68萬戶,占企業法人的88.6%,非正常營業的法人單位占11.4%。 
半數企業開展信息化應用 
中小企業需求特點表現為:第一,中小企業迫切需要通過信息化了解市場信息和擴大銷售能力。(如圖1)第二,在客戶管理方面,與大企業普遍把如何保留優質客戶看得更重要相比,中小企業最關心的是如何發現更多的客戶。(如圖2)第三,在生產和研發方面,與大企業更多關心創新等長期發展要素相比,中小企業把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作為信息化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圖3)第四,在企業管理方面,與大企業重視加強集團管控能力和提高決策水平相比,中小企業列在首位的是及時掌握企業經營情況,其次是提高工作效率。(如圖4) 
超過半數的企業已經開展信息化應用,一半左右中小企業認同信息化的正面作用。中小企業網站以信息發布為主,其次是開展電子商務。已經應用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的中小企業僅為4.8%,86.2%的企業沒有應用ERP。9%的中小企業已經開展電子商務。 
影響中小企業行動的主要因素是投資回報,主要表現在:一是中小企業通過貸款投資信息化的意愿較低;二是在政府提供優惠貸款服務的前提下,企業愿意投入的自有資金仍然較少。 
在決定是否開展信息化和選型決策時,中小企業更加相信專家和政府的意見,并且比較接受典型示范的方式。多數中小企業對信息服務表示不滿意,一半以上已開展信息化應用的中小企業對信息服務不滿意,未應用者滿意度更低。 
下一步中小企業擬建和完善的信息化應用呈多元化。在報稅、建設企業內部網、接入互聯網、電子郵件系統、會計電算化、生產過程的自動化、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辦公自動化、客戶關系管理/呼叫中心/銷售管理、電子商務/網絡營銷、信息化培訓等31個方面都有需求。 
價格和服務成發展瓶頸 
中小企業信息化不僅是中小企業自身的問題,與服務網絡建設及發展環境改善也有密切關聯。通過調查發現以下情況: 
(一)企業無力單獨把握信息化是信息化的主要障礙。在調查中發現,中小企業在信息化過程中,有一些問題雖然出在企業自身,但解決問題需要政府支持和社會推動。 
(二)信息化效果不明顯是排在第一位的建設和應用問題。調查顯示,20.1%的中小企業認為信息化效果不明顯。19.3%的企業反映是資金不足。此外,還有缺乏信息化規劃、業務與信息技術結合不緊密等,反映出服務平臺建設引導滯后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需要在服務體系建設中加以解決。 
(三)龍頭企業和社會服務平臺是主要帶動力量。34.7%的企業開展信息化主要采用掛靠本行業龍頭企業信息平臺的方式,29.6%的企業依靠社會服務平臺。 
(四)中小企業關注ASP(動態服務器)服務的實用性。中小企業在ASP應用方面首要關注簡單應用,主要擔心ASP的費用太高,以及實際使用價值不高。 
(五)價格與適用性是信息化產品和服務的主要問題。42.6%的企業認為市場上的中小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及配套產品過于昂貴,33.2%的企業認為當前的產品和服務不適合企業需求。 
(六)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存在五個主要矛盾:一是中小企業直接、有效的信息化需求與信息化服務產品供給單一、錯位的矛盾;二是中小企業信息化能力和資源匱乏與缺少社會服務平臺的矛盾;三是中小企業在信息化中的信任危機與政府有效引導不足的矛盾;四是中小企業分散孤立的信息化模式與社會化生產和產業鏈信息化要求的矛盾;五是中小企業對信息化的期望與當前信息化效果不佳的矛盾。 
(七)政府應當在營造環境上下工夫。對發展環境的意見主要集中在政策環境方面,包括財稅政策、網絡安全、技術政策、人才政策等。認為支撐環境(企業提供服務構成的發展環境,如支付、物流、信用、網絡等商業環境)顯著不足的比例明顯低于認為政策性環境顯著不足的比例,說明政府應當繼續加大營造發展環境的力度。 
政府應營造良好環境 
調查發現,中小企業開展信息化主要以投資回報為導向,具體信息化需求以市場開拓為主;服務商則長于技術引導,希望通過服務獲得更多利益;政府希望大規模普及能夠提高中小企業生存、發展和創新的能力。這反映出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是企業、社會和政府互動的復雜系統工程。需要在政策指導下,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社會服務力量廣泛參與,政府營造發展環境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體系。 
以服務體系建設為突破口,開創中小企業信息化新局面。 
首先,要高度認識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從調查情況看,中小企業信息化既缺乏資金,而且有資金也不愿投入,關鍵是自建信息化的投資回報不符合中小企業信息化的發展規律。中小企業信息化存在小生產與大社會的矛盾,需要通過社會服務體系實現資源共享,降低集群協調費用,均攤信息化建設成本。因此,信息化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是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突破口,需要從戰略上提高認識,從中探索出中國特色的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道路。 
其次,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應以中小企業需求為導向。中小企業信息化社會服務體系應從企業需求入手,以資金、市場、信息、人才和技術五大需求為主線,建立服務商、服務平臺、支撐環境相互協調的生態鏈,充分發揮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和優勢,利用市場機制調動社會資源。 
第三,支持和引導服務商建設規模化服務體系。應當大力推進規模化的信息化社會服務平臺建設,使之形成服務網絡。調查顯示中小企業較多依靠行業龍頭企業、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等實現信息化,應當鼓勵這種與中小企業業務聯系緊密的服務商規模化發展應用。 
第四,還要引導服務商以中小企業需求為導向,通過提供低價、簡單、適用的解決方案,取得中小企業信任,實現雙贏。 
加強營造中小企業信息化政策環境。調查顯示,中小企業特別期望改善政策環境。其中,政策支持、人才培育、規范服務、建立信息庫,是中小企業希望政府給予重要支持的主要方面。 
因此,建議政府資金投入采用“先評估后補貼”的原則,以保障對服務體系的投入真正以中小企業需求為導向。 
重點建設網絡安全環境和信用環境。從中小企業反映存在不足的支撐環境來看,電子支付、物流配送、電信服務等都是其中重要方面,需要持續改善;但是從調查來看,中小企業反映更為迫切的是改善網絡安全環境和信用環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