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煤價格上漲對湖南的影響與思考——剖析湖南電煤價格的迷局
2008-3-26 16:0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7年湖南省共生產原煤5416萬噸,與2006年基本持平,比2002年增加1900萬噸。煤炭市場產銷兩旺,重點用煤得到保障。比2006年增加200萬噸,增長10%。2007年1-11月份,全省國有重點煤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3.92億元,同比增長13.1%,實現主營銷售收入28.54億元,同比增長7.5%,補貼后實現盈利8340萬元,同比增加7878萬元。2007年全省實際消耗原煤約6600萬噸,其中電煤消耗約2300萬噸,但由于國家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煤礦工作的進行和煤炭產業政策的調整,合法煤礦僅為1120家;年生產能力為5000萬噸左右,而需求約為7000萬噸/年,我省煤炭總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煤炭價格持續走高。2005年每噸電煤價漲到350—380元,2007年每噸電煤價漲到450—480元,漲幅為20%,2008年3月每噸電煤價比去年年底又上漲20元。電煤價格猛漲且居高不下,電廠負擔因此而加重,解決電廠用煤的問題已迫在眉睫,亟待解決。
一、湖南電煤價格上漲的影響
2007年實際從外省調煤3200萬噸,外銷省外約1600萬噸,實際凈調入1600萬噸。2007年全省實際消耗原煤約6600萬噸,其中電煤消耗約2300萬噸,而省內僅供電煤1200萬噸,缺口1100萬噸。由于價格一路上漲,電廠難以承受,望煤興嘆,電煤的問題已對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安定產生影響,電煤已由經濟問題逐漸演變為社會問題。
(一)煤炭價格上漲,電廠難以承受。據調查,我省8大電廠每年按用煤3200萬噸計算,2005年與2007年比,電廠生產總成本550 —690元,加上運輸費用累計生產總成本600—700多元,國家以脫硫電價給電廠帶來的好處,因煤價上漲和脫硫裝置運行費用而抵消,電廠負擔反彈,電廠多發不但不增收反虧。
(二)偷搶煤時有發生,企農沖突已露端倪。在調查中,據某電廠干部反映,由于煤價急劇上漲,電廠周邊農民偷搶電煤時有發生企農雙方時常發生沖突,甚至出現群斗群毆事件。如某電廠,2006年發生周邊農民攔截電煤運輸車車輛搶煤和深夜扒電煤運輸列車搶煤的大的事件有4宗,一般的每年有十來宗。
(三)煤炭價漲連動作用,影響價格總水平。由于煤價上漲,以煤為主要燃料的產品成本增加、在企業難以消化煤價上漲因素的情況下,對下游產品和市場產生連動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價格總水平上升,導致電廠所需生產、基建原材料價格上漲。
(四)“合同電煤”與市場煤存在價差,影響電煤質量和價格。由于煤價上漲,“合同電煤”與市場煤存在15%的價差,一方面一些煤老板以次充好,摻加實假,使電廠設備損壞嚴重,危及電廠安全運行;另一方面煤老板囤積煤炭,拒絕將煤炭買給電廠。
(五)增大補貼支出,財政難堪重負。2008年初的冰災,從1月28日到2月29日,對省內相關市州和省屬煤礦組織供應省內火電廠電煤的,按每噸20元進行補助,以確保電煤供應;截止2月18日財政補助1050萬元。據了解,單這次冰災省財政用于電煤運輸補助和對省內重點發電企業補貼就達億元之多,長此以往,使我省財政將難堪重負。
二、湖南電煤價格上漲原因分析
(一)關閉煤礦多,影響煤炭生產總量。湖南過去2216對礦井,平均年產量只有2.3萬噸,2007年實施全面關閉,關到只剩1120家,實際公告關閉煤礦516處;根據省政府文件精神,到2009年,70%以上礦井將通過技術改造達到6萬噸/年及以上,30%達到3萬噸/年及以上,然后突出把瓦斯治理抓好。據了解,制定這個方案時,省政府考慮了方方面面的因素,當時說了這么幾句話:“貫徹國家政策,結合湖南實際”,就是從湖南實際出發,拿個“一攬子”方案,給我們兩年喘息的時間來技改,這里面就有加快技術改造,促進產業升級的問題。。
(二)湖南煤炭行業先天不足,資源條件差,都是雞窩礦、伴生礦,安全投入少,欠帳多。礦山數量多,我省現在保留1120個礦,全國大概10000多一點,我省礦井數量即使減了49%,仍占全國的10%,但是,去年全國煤炭產量29億噸,湖南才5400萬噸,只占了0.16%。 據省煤炭局負責人介紹,國家安監總局彭建勛副局長曾到湖南考察時,說了六個“想不到”,其中他最想不到的就是資源賦存條件這么差,再加上從業人員素質低,盡管我們百萬噸煤死亡率下降,但跟全國比,跟國外先進水平比,我們壓力還是很大。湖南煤炭工業走的基本上是一條低層次的發展道路,亟待調整結構,促進升級,要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加大安全投入的力度,加大資源整合的力度,來構建新型的煤炭工業體系。
(三)煤炭需量猛增,供需矛盾突出。近年來,我省先后上了一批火力發電廠,電煤需求量猛增。截止到2007年11月底,全省已建成發電裝機規模2116萬千瓦,其中火電1227.9萬千瓦。預計2008年省內電煤需求量為2700萬噸,占全省2007年煤炭生產量5416萬噸的50%左右。如包含化肥、水泥等工業企業用煤和城鄉居民用煤,全省現行煤炭產量供應電煤缺口增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四)煤炭價格放開,供求決定煤價。由于國家已經放開包括電煤在內的煤炭價格,由市場供求決定煤價,加之缺乏對放開煤炭價格的有效管理辦法,使煤礦多少帶有一定的壟斷性,當需求增大時,煤老板們憑壟斷手段推動煤價上漲成為必然。
(五)煤礦成本增加,生產費用增大。由于國家對煤礦安全的高度重視,對安全設施建設有嚴格的要求和規定,煤礦對安全設施投入增大,加上電、油、運等價格上漲因素使煤炭生產成本有所增加,生產費用有所增大,包括電煤在內的煤炭價格隨之上漲。
三、湖南緩解電廠用煤的措施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電煤問題。以這次冰災為例,從1月28日到2月29日,對省內相關市州和省屬煤礦組織供應省內火電廠電煤的,按每噸20元進行補助,以確保電煤供應,單這次冰災省財政用于電煤運輸補助和對省內重點發電企業補貼就達億元之多。省委省政府把解決全省電廠用煤問題作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一件大事,作為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生活,為群眾辦實事,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件大事來抓緊、抓好、抓實,采取六條長期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電廠用煤問題: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電廠用煤,要求各市州政府加強對電廠用煤工作的領導,將解決電廠用煤問題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副省長徐憲平為首的領導機構,落實工作措施,明確具體責任,確保問題妥善解決。
(二)部門配合,齊抓共管。全省各級經委、煤炭、安監、物價、監察、稅務等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在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把解決電廠用煤中涉及的有關工作在各自的分管范圍內做實、做深、做細,全力以赴解決電廠用煤。
(三)調查研究,著力解決。各產煤市、縣組織有關人員認真深入電廠進行調研,根據實際制定供煤計劃和方案。尤其做好邊遠、無煤炭資源市、縣的電廠用煤調劑和供給工作。
(四)協調配合,制定方案。省經委為了做好電廠用煤供應工作,加強了統籌協調工作,按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制定了符合實際的、切實可行的供煤方案措施,保證電廠用煤供應。
(五)組織供應,合理協調。在調研的基礎上,政府合理協調,電廠用煤基本上由省內煤礦負責供應,各產煤市、縣政府根據當地煤礦的布局和生產能力,結合實際需要,合理確定供應電廠用煤煤礦的供應范圍,實行定點、定時、定量供應的辦法。對于無煤礦市、縣的電廠用煤,由省經委就近調配,統一做好協調供應工作。省內煤礦難以解決的電廠用煤,則由省經委上報主管副省長,由省委省政府上報國務院各有關部委,由有關部委協調解決。
(六)盡其所能,實施補貼。省政府結合實際,盡其所能,對電廠用煤實行補貼。據了解,補貼來源一是將省財政收取的煤炭價格調節基金,用于電廠用煤的補貼;二是從省級可支配財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電煤補貼。三是動員煤礦業主保本供應一定的數量煤炭,對其保本供應的部分,實行稅費優惠政策。
四、解決湖南電廠用煤問題的思考
盡管我省采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電廠用煤問題,但電廠用煤問題仍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煤價上漲主要是由于國際能源供求形勢變化帶來的,加上國內需求增加,煤價上漲已成必然趨勢。如何解決電廠用煤問題,應從長計議,從政策支持上認真思考,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為有效解決我省電廠用煤,省經委負責人認為應在已采取的措施基礎上,通過以下途徑予以解決:
(一)整合資源,發展生產。要認真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市場供求,大力發展煤炭生產,一是加大宣傳和招商引資力度,爭取項目,爭取資金,加大投入,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點,將“十一五”期后三年需要關閉的煤礦提前到2007年底全部關閉,全省煤礦總數控制在1120處以內。保留下來的煤礦要通過資源整合、技改、擴能等方式,使其規模在2009年底以前70%達到6萬噸/年,其他煤礦達到4萬噸以上,以確保全省經濟發展對煤炭的需求。二是引導地方煤礦的技術進步,改善安全裝備、合理集中生產。按照 “整合資源、提高規模、安全高效”、“改小、建大、求精”的總體思路,“有下、有保、有上”的原則,從資源、技術、管理三方面對煤礦資源進行整合,解決布局不合理問題。三是通過聯合改造,提高單井規模效益。堅決淘汰技術落后、浪費資源、環境污染和由地質災害隱患、沒有安全生產保障的小煤礦,達到減少煤礦數量,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水平及合理生產布局的目的,努力消化矛盾。四是積極創造條件,全力支持外煤入湘鐵路建設。積極爭取國家規劃的外煤入湘鐵路建設,千方百計開辟水路交通為外煤入湘排憂解難。努力促使外煤入湘鐵路按時建成,實現湖南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解決我省電煤供應緊張問題。
(二)實施大公司、大集團戰略。 堅定不移地實施大公司、大集團戰略,推廣山西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試點政策的成功經驗。針對我省國有煤礦市場份額小,自身能力較弱的實際,在繼續鼓勵國有煤礦企業兼并、改造、托管小煤礦的同時,要在郴州、婁底、衡陽、邵陽、株洲等重點產煤市、縣組建一批煤炭企業集團,鼓勵大集團兼并重組煤礦企業,實現多元化發展。要扶持、鼓勵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集團通過股份制改造,整合工藝落后、能力偏小的小煤礦,使其走上做大做強的發展道路,實現煤炭工業由數量擴張型向效能提高型轉變。
(三)建市場,保供應。在整合資源,關閉非法小煤礦的同時,規劃建設一定規模的煤炭市場,通過煤炭市場不斷滿足電廠用煤需要。
(四)發展替代燃能,減少煤炭需求。我省在符合國家煤炭產業發展的規定、努力增加煤炭產量的同時,還應大力發展新能源。我省是農業大省,可利用農村大量丟棄的秸稈大力發展秸稈發電,同時大力推廣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一方面緩解電廠用煤需求,另一方面節約有限的煤炭資源。
(五)加強煤價管理,納入定價目錄。當電廠用煤價格急劇上漲,嚴重影響經濟發展時,政府應采取必要的價格干預措施,限制煤價或者動用煤炭價格調節基金予以補貼。據報道,近期國發改委稱,如果今年煤價急劇上漲,可能會采取必要的價格干預措施。
(六)增強節約意識,珍惜煤炭資源。樹立節約用煤意識。煤炭資源屬于非再生資源,但目前,我國電廠用煤效能較為低下,各電廠應加大技改力度,在職工中牢固樹立“珍惜資源、科學開發、合理使用”的意識。
總之,當電廠用煤價格大幅上漲,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近期無緩解下降的可能,煤價如持續在高價位運行,將嚴重影響經濟的發展和電廠生產,而要抑制過高的電廠用煤價格,必須政府重視、社會關注、標本兼治,立足長遠,采取綜合措施進行解決,才是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