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信息產業戰略轉型 第一步怎么走?

2008-3-21 2: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編者按:3月1日,國家發改委與信產部聯合發布的《信息產業“十一五”規劃》正式出爐。那么,“十一五”期間,信息產業面臨哪些重大發展機遇?國家對信息產業的扶持將會有哪些重大舉措?企業應該如何把握政策和機遇?本刊記者對軟件和集成電路領域部分企業高層進行了專訪。

  婁勤儉副部長指出:《信息產業“十一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十一五”全行業五年發展的宏偉藍圖和行動綱領,是“十一五”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是加強行業管理、組織實施重大工程的依據,也是信息產業各專項規劃和職能規劃的總綱,對我國信息產業發展至關重要。據了解,與以往不同,信息產業“十一五”規劃第一次不再稱“計劃”而改稱“規劃”。本規劃既不像以前的國家行政指令性計劃,也不同于已有的五年計劃更強調宏觀指導,而是突出重點,更好地將規劃的指導性與可操作性結合起來。從加強行業管理、規范政府行為出發,提出了八大任務、十二項重大工程,使規劃更具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在客觀分析我國信息產業面臨的形勢的基礎上,信息產業部認為:加快推動產業的戰略轉型,提高產業競爭實力已經成為未來五年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十二個重大工程

  推動信息產業“由大到強”轉變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十一五”時期是打基礎的重要階段,是建設信息產業強國的重要起步期。“十一五”行業規劃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及政策措施均基于這一判斷而制定。

  本次規劃的重點之處是,提出了集成電路、軟件、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數字視聽、寬帶通信、先進計算、新型元器件、電信普遍服務、網絡與信息安全、郵政服務設施和無線電監測等十二個重大工程。

  在這些重大工程的遴選過程中,信息產業部與國家發改委進行了充分的溝通,是經過嚴格、科學的程序確定下來的。這十二個重大工程不僅是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對產業發展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而且很多與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息息相關,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這些工程的實施,既需要充分發揮政府作用,通過國家資金支持或政策引導來實現,也需要得到各級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等社會資金的投入,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

  七個方面政策措施

  為將“十一五”規劃落到實處,《規劃》從體制機制、自主創新、監管體系等七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政策措施。

  完善體制機制:《規劃》從加快產業立法、完善產業政策、深化行業體制改革,加強行業監管機構等角度,提出了制度環境建設的具體措施。在法律法規方面,規劃提出“十一五”期間要盡快出臺電信法,加快無線電立法,力爭出臺促進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條例和信息技術應用條例等的有關法律法規,同時,根據行業發展現狀,及時修訂、完善一批法律法規。在產業政策方面,圍繞數字電視、新型顯示器件等行業地位突出、產業帶動作用明顯的領域,制定有關產業政策。

  加強自主創新:為奠定信息產業“由大到強”轉變的基礎,必須著力自主創新。《規劃》提出要從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出發,通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若干配套政策》,制訂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鼓勵運營企業加強對新業務的自主開發。根據信息產業目前的發展水平和階段,“十一五”我國提出了“支持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強集成創新,鼓勵原始創新”的總體創新思路。在政策措施、重大工程、標準制定等多方面給予鼓勵和支持。

  健全監管體系:營造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場環境是實現電信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順利推進電信業轉型的關鍵任務。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管理和規范,健全法律法規,完善電信市場管理體制,把行業監管的關注點放在企業與用戶、行業與國家的兩個界面,加強對服務質量、服務水平監管。首先,要活躍增值業務市場,調整基礎電信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退出機制,優化電信市場格局。其次,要從法律監督、經濟調節、利益保障和技術支撐等多方面入手,繼續加強話音網絡的互聯互通監管,形成符合國情的互聯網網間互聯管理模式,保障網間通信暢通。第三,要繼續推進資費管理方式改革,解決電信資費的熱點問題,完善資費的市場化形成機制。第四,要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和輿論等手段,強化服務質量監督,形成“政府監管、企業自律、用戶監督”的良好互動局面。第五,要科學規劃、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碼號、域名、頻率等電信資源,滿足新技術新業務發展的需要。最后,要規范通信建設市場和電信設備進網管理。

  加快國際化步伐:“十一五”規劃對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加快信息產業“走出去”提出了許多具體舉措。一方面要優化環境、加強引導。進一步優化對外開放環境,大力吸引國外資金、技術和人才,引導外資投向核心基礎產業,投向研發和營銷環節,投向中西部、東北地區。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政府、中介組織等多方面作用,提高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政府要將信息產業“走出去”納入國家發展框架中,加大對信息產業“走出去”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有關中介組織的作用,規范產業出口秩序。

  提供三方面保障:信息產業是國家重要的戰略性產業,產業的健康發展也需要國家在資金、普遍服務和人才上提供有效保障。一是要完善產業發展的財稅、金融環境。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信息產業的投入力度,建立國家對信息產業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核心基礎產業發展,鼓勵企業自主創新,鼓勵電子信息產品出口,支持郵政業發展。建立多渠道融資環境,促進核心基礎產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二是要落實普遍服務,盡快建立以郵政和電信普遍服務基金為核心的普遍服務長效機制。三是要在人才隊伍建設上突出對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實用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落實這三個保障措施需要加強與國務院各相關部委的溝通協調,共同推進。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