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2008-3-20 16:3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天津港信息中心主任馬平文曾表示,引進國外的系統不但不能為集團節省成本,最關鍵的是適合國外港口的軟件也許并不適用于國內港、天津港。
因此,自上世紀末以來,天津港就積極推進港口信息化建設,研發與使用了多項應用系統,覆蓋了港口生產、管理、辦公自動化等各個方面。
十年間,天津港先后開發完成了天津港船舶調度管理信息系統、提高天津港經濟效益的決策支持系統、港口業務管理系統與海關監管系統信息共享等生產業務應用系統。其中,天津港船舶調度管理信息系統采用了國際先進的AMT技術,將EDP與EDI緊密集成,實現了船舶調度的無紙化辦公,滿足了港口調度業務和貨運管理的實時性要求。
集裝箱網絡自動化操作管理系統是天津港信息中心在2004年指導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集裝箱網絡自動化操作管理系統。該系統包括計算機網絡系統、無線數據通信系統、無線視頻監控系統、集裝箱碼頭操作管理系統等,集計算機、網絡、無線、信息處理等高新技術于一體,并按照地區集裝箱運輸環境特點,對碼頭業務流程進行重組,成功開發了EDI、海關放行等多種接口軟件,覆蓋了從集裝箱進場、裝箱、計費、出場、裝卸船等過程,具備碼頭雙箱作業、無線混頻通訊、無線視頻監控、高精度實時定位等多種功能,實現了對集裝箱動態數據的實時監控和管理,實現了港口集裝箱堆場的無人數字化管理與生產要素的動態配置管理。
2005年,天津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在該公司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生產體系的基礎上,又將全球衛星定位(GPS)、地理信息(GIS)技術引入港口集裝箱行業,成功研發出集裝箱碼頭生產過程控制可視化管理系統。該系統應用計算機、通訊、控制、GIS、GPS、導航、多媒體、DLP大屏幕等高科技,實施綜合開發,對港口集裝箱碼頭生產的關鍵要素船舶、堆場、集裝箱、裝卸機械、閘口進行數據自動采集、精確定位、動態跟蹤、實現生產過程精細化控制、司機三維可視化操作、調度三維可視化管理。
另外,調度指揮中心的建成實現了對天津港全港運營狀況信息系統的集中監控管理和自動化操作,引入新的信息管理方式,借助大屏幕展示方式,實現了信息系統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的同步提升。
據了解,天津港調度指揮中心功能包括: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衛星測時測距導航/全球定位系統(GPS)、智能交通系統(ITS)、碼頭、庫場視頻監控系統、視頻會議系統、天津港生產業務系統、氣象潮汐監控系統。
同時,后期開發的遠程監視管理系統,更實現了對港口情況實時監控、故障報警。系統通過無線局域網絡將遠程岸橋PLC的實時數據傳送到控制中心的服務器中,實現對遠程岸橋的實時監控。
值得一提的是,龐大的網絡體系和數據化、智能化操作管理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危機。馬平文特別表示,為了保障天津港集團的信息安全,公司對員工嚴格管理,防止通過網絡等途徑傳播保密信息。同時,天津港集團引進專業安全公司的產品,進行網絡信息過濾、防垃圾、防病毒、入侵檢測、安裝高性能防火墻。為了內網安全和網絡安全,集團采用加密管道技術,由內網擴展到外網。